上至企業,下至個人,在物價節節升、景氣波動劇烈的環境,「開源節流」不僅是一句口號,對企業來說,更可能攸關生存。台灣向來以製造業為重,當產業景氣好、成長性佳時,往往強調「營收規模」;至於「獲利」,非得等到市場飽和、削價競爭後,才意識到它的重要。
#@1@#經濟學家傅利曼的名言「企業最重要的社會責任,就是替股東賺錢。」只是,如何賺錢?如何賺更多錢?那就必須從「開源」與「節流」這兩大面向著手。本刊專欄作家中華毅業公司總裁葉益成的新書《飆出利潤──企業推土機與堆高機》於本周上市;鑑於企業、個人的開源節流日益重要,本刊特以紙上新書發表的形式,邀請葉益成、AIG友邦國際信用卡公司總經理唐正峰、台灣經濟研究院主任秘書曹玲玲、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教授陳恭等4位專業背景橫跨金融、管理、資訊的產、官、學專家代表,針對新書中的精華論點進行深入探討。《理財周刊》問(以下簡稱「問」):「開源」與「節流」究竟何者較能反映在企業的獲利表現上?為何多數企業容易忽略「節流」的重要性?葉益成答(以下簡稱「葉」):基本上,「開源節流」這句話本身,就已經隱含了priority(優先順序),足以解釋企業為何總是將節流擺在第二順位。我認為,節流會比開源更能反映在獲利上;原因很簡單,提升營收,雖然帶有規模經濟的優勢,但相關的成本、費用還是會隨著營收的增加而增加;因為,開發新客戶必須額外投入人事成本、管銷費用;但如果能從費用項目去著手,一方面是因為省錢幾乎沒有額外成本,而且所節省的開銷,也能直接反映在淨利上,正好說明了為何「省一塊錢比賺一塊錢容易」。不過,無論節流或開源,我常形容,一個是推土機、一個是堆高機,都需要投資,而且,最終結果必須能夠呈現在獲利上,以前我們常說,「 Show me the money!」但我要強調,「Show me the Profit!」更重要。唐正峰答(以下簡稱「唐」):根據我自己在本土與外商金融業工作的經驗,本土企業關心業績,外商公司卻重視成本。舉個例子,同樣一個案子,到底要不要接?本土公司通常會從業績觀點出發,只要認為這個案子能夠增加業績,就做;但是外商公司卻會從成本著手,先評估如果要做這個案子,要花多少成本?平均成本又是多少?倘若成本過高,不符合效益,反而會選擇放棄這個案子。要節流,我覺得有一個不錯的做法,就是每個月將各部門的費用支出透明化,讓各部門主管了解該部門的費用是否過高?是否需要改善?大家都會心生警惕。
#@1@#曹玲玲答(以下簡稱「曹」):其實,我覺得會造成重開源、輕節流這種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宣傳不夠」;因為,大家談得比較少,也缺乏有系統的方式來執行,而且企業也通常比較不願意花錢去投資在看不見的東西上,因為省錢很多時候都是無形的,才容易被忽略。而另一個原因則在於心理層面,大家認為,賺來的錢才是錢,留在口袋裡的錢就不是錢;如果能夠扭轉這種觀念,仔細研究該如何省下原本會被花掉的錢,省錢應該能成為一種專業吧!陳恭答(以下簡稱「陳」):我們常常談創意,但很少有人會認為「省錢」也需要創意,反而會認為省錢是無聊、負面的。特別很多時候,都覺得能賺錢的投資才叫投資,但卻忽略了很多必要的投資可能是無形、不能直接產生收益的,我們必須先去將各項費用拆解,才能妥善管理。以企業的資訊系統為例,可區分為「基礎建設」與「應用系統」兩大類,前者是每個員工都會用到的,例如電腦、網路、防毒軟體;後者則是特定部門所需,例如業務人員需要訂單管理系統、倉管人員需要物流進出系統,這些系統的設計開發,都需要成本;但是,成本歸屬於哪個單位?如果都算在資訊部門頭上,軟體研發費用一定又高又沒有效益,因為其他部門都覺得「不關我的事」。我認為,省錢的精髓不只在於「省」,更在於「有效率」。
#@1@#問:當企業處於不同階段,開源與節流的比重是否應隨之調整?曹:我記得有一位業界的資深前輩曾告訴我一段話,令我覺得非常受用:「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廉,人廉我去」。企業大抵上不外乎是從創立、產品研發到產品上市的一次次循環,而這16字箴言,就已經道盡了每一次的產品生命周期循環,不論是要開源或節流,我認為其核心都在於「創新」兩字,能持續創新的企業,才有辦法在一次次的循環中挺立下來。唐:與其說開源節流的比重要有階段性的調整,不如說應該要有規畫地投入成本。假設今天要開餐廳,你認為投入100萬元的成本,就能創造1000萬元的營收,因此從一開始就將百萬成本全數投入,但是,真的就能創造千萬營收嗎?或者,即使能夠創造千萬營收,會不會在還來不及回本之前,餐廳就倒了?另外一種做法,先投入50萬元或60萬元,看看能夠達到多少營收,再陸續將應投入的成本補足(例如補強裝潢、擺設、人手),量力而為也許更可長可遠。陳:規畫的確很重要,也就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資訊科技)常說的「延展性」:初期規畫時就必須考量未來的擴充空間。例如當網站流量從每天2000人,成長到每天有1萬人,甚至10萬人時,網站容易就掛掉;當人們生活越倚賴電腦、網路,企業就更應該去思考:如何在服務不中斷的前提下,維持服務的品質?
#@1@#葉:我認為節省成本沒有所謂階段性,打從企業成立之時,就是核心了;但絕對不是什麼都省,而是要省得smart。通常,我會將成本區分為兩大類:策略性成本與非策略性成本,前者是指成本一旦投入,就可直接產生收入,例如業務人員費用;後者則是指投入成本並不會直接產生收入,例如後勤人員費用。假如將企業所有的成本支出列出、分類,會發現原來企業在非策略性的成本上,花了這麼多錢,既然花了很多錢,就一定要問:這錢花得有沒有效果?要先釐清的是,「花得多不代表成本控制做得不好」,企業要節省成本,也不是像大家所想的那樣,直接從花費最高的地方開始砍,因為成本高的地方反而複雜,往往牽涉到跨部門的問題,所以,我們反而建議:從少了也沒差、最不會有感覺的地方開始省起,我的經驗是,就算只是電話費,要省下30%也不難。問:在企業節省成本的過程中,最容易遇到的問題是什麼?如何解決?陳:國際研究機構Forrester Research曾做過一項調查,發現倘若以「是否及時完成」、「是否超出預算」、「是否符合原本規畫的功能」這三項標準來嚴格檢視,大約有七成的軟體開發專案是失敗的,失敗的主要原因在於「參與度」,並不是指程式工程師不投入,而是其他部門的人沒有共同參與,導致寫出來的軟體系統不合用、一改再改,都造成成本浪費。
#@1@#葉:沒錯。根據經驗,我們總是能找出可以節省成本的空間,但是不是真的能夠省下來,卻得看整體員工的參與與認同程度。因為企業往往都是到了無利可圖之時,才會開始想到要省成本,通常這時候,因為業績不振,士氣就已經低落,再加上原有的福利開始被限制、削減,員工當然會反彈,甚至人心惶惶。我認為,這種做法是最不智的。企業必須在賺錢的同時,就應該做好節省成本了,這樣一來不會引起員工反彈,二來如果節省成本做得好又做得巧,員工還會感激老闆,更願意效力。舉個例子,有些公司會給高階主管高級俱樂部的會員卡,問題是高階主管通常根本沒時間去使用俱樂部的設施,結果公司花了成本,卻沒有創造價值,那還不如將俱樂部一年20萬元的年費,打點折扣換成現金,當作績效獎金發放給這些高階主管算了,員工可能還更開心。還有一點也很有趣。員工為什麼對於節省成本會反彈?因為擔心就算想到辦法、省下某些開銷,結果不但不會被讚賞,還可能會被老闆教訓。因為很多老闆會覺得:因為原本是太浪費,所以才會有成本可省,在這樣的思維下,省錢反而是來自於之前的「失職」,會被扣分;所以我們一直必須跟企業主溝通一個觀念:節省 成本是基於「好還要更好」的出發點,如果員工能夠想出節省成本的方法,不但不應該扣分,還應該要加分才對,因為這是績效的展現。問:科技的進步,對於企業在提升獲利表現上,有沒有幫助?葉:這其實是非常弔詭的現象。科技帶來了效率,卻也帶來了複雜化,你看電子郵件這麼方便,但究竟是提高了效率、還是降低了工作效率?
#@1@#陳:台灣的CEO始終不能理解,IT為什麼得花這麼多錢?而且好像花在IT上面的費用每年都越來越高?事實上,當企業越倚賴資訊科技,IT費用跟著提高,並沒有不合理。中小企業如果預算有限,除了可將硬體外包,也能進一步將軟體外包,現在有不少提供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服務的廠商,專門提供標準化的系統軟體,供小規模的公司採用。我相信善用IT,可以幫助企業順暢、有效率地處理許多例行工作,不論是名片管理、電子郵件系統或是會議管理,就像很多企業會用軟體來管理每天的大小會議,包括會議時間、主題、與會人員、場地、所需器材等等,一方面不會出錯,二方面也可了解員工的進出狀況,因為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採用「行動辦公室」的做法,沒有IT的配合,很容易天下大亂。問:近年來,企業倒閉、經營不善的案例實在是屢見不鮮,既然談了企業如何從開源、節流兩方面來創造獲利,最後能不能從各位的經驗出發,提供一些方式,讓社會大眾都能觀察、判斷出有問題的企業?唐:我以消費性金融為例,倘若GDP(國內生產毛額)與放款比率的走勢呈現背離,就應該要注意。就像在卡債風暴未出現前,銀行拚命在衝業績、拚發卡量,但實質的需求並沒有那麼大,當實質經濟力與消費力不同調,經營績效就會有問題。
#@1@#曹: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企業主的心態,因為有太多老闆都抱持著「把股票換鈔票」的心態在經營企業,除了財報上的數字之外,像這幾年開始受到注意的企業倫理、社會責任、慈善公益等議題,反過來看,也可以視為企業主對於企業經營的態度。葉:財報大家都會看,但問題在於你看到什麼?除了要連細項都不放過之外,更應該把財報上的數字跟同業比,甚至跟其他產業比。雖然有人會說,產業結構不同,不能一概而論;但我認為,跟其他產業相比的最大好處是:你可以清楚看出哪些產業正在走下坡,而哪些產業正在起步,投資人想知道的,不正是這個?說實話,很多公司其實是人謀不臧,公司明明賺錢,卻被老闆搞到不賺錢,所以,不只是財報要看仔細,老闆的人格、經營團隊的道德,都要看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