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在八月上旬經歷連續下挫走勢,造就了新一代股神的「航海王」驚覺迷航、「鋼鐵人」驟見疲軟,去年一路高歌猛進的股民突然找不到投資方向,市場熱度減退。此時,許多投資大師再度跳出來示警,指出目前應居高思危,全球主要指數或將面臨大回調。過往乏人問津的老調重彈,卻也能再次引起媒體注目,諸如美股估值過高,熱錢派對即將結束等評論不絕於耳,市場出現些許雜音。
究竟在此時點,有什麼較佳的投資策略?能否繼續錢進股市?成了多數投資人心中的疑問。本文就從「全球趨勢」與「台灣自身環境」兩大面向和讀者解析當前的狀況與應對策略。
不分國界凝聚共識 綠能政策萬箭齊發
近年各國政府紛紛加大對於環境保護的關注力度,2019年歐盟執委會規劃提出的歐洲綠色新政(European Green Deal) 已於2019/12/11正式發布,揭示2050年碳中和,2030年減碳50~55%。美國在拜登上任後即宣告重返「巴黎協定」,並在高達一兆美元的基礎建設計畫中置入多項推行綠能的政策,加速潔淨能源推動。中國則在「十四五計畫」中重申減少碳排的決心,計畫2030年達到「碳達峰」意即出現碳排放量的拐點,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
之所以各國政府會不斷疾呼「碳中和」並加大政策推行力度,主因為全球暖化步伐不但沒有因為環保意識抬頭放緩,反倒有了日益惡化的跡象。世界氣象組織今年四月發布全球氣候現況指出,2020年全球增溫已達攝氏1.2度。考量到2020年為反聖嬰年氣候本就較為涼爽,再加上新冠疫情肆虐使經濟活動一度停滯,在這樣的環境下仍無法有效控制溫度,顯示情況嚴峻,可預期未來各國勢必加大推行綠能的力度,並成為長期政策目標!
政策大力扶植 台灣加速發展能源自主權
台灣天然資源匱乏,絕大多數能源需仰賴進口,易受原物料價格波動影響。以2020年為例,能源進口比例高達98%,一旦發生供應中斷,對整體台灣產業影響甚鉅!再考量到台灣為「獨立電網」,若出現尖峰用電時段供電缺口,無法透過聯合電網進行電力調度,因此我國發展能源自主的必要性更顯得刻不容緩。
受天然條件環境影響,台灣自主能源以具良好風場的「風電」與夏季日照充足的「太陽能」較具經濟效益。據統計,截至2025年,太陽能成長預計達到2020年三倍規模,離岸風電更可達到十一倍。而作為政府主要協助推行的能源政策轉型計畫,可望加速再生能源的成長。能源局預估整體再生能源將於2025年達到占比兩成的目標,也讓相關產業有了更高的市場估值。
為鼓勵再生能源的推動,近年政府積極推行再生能源躉購電價優惠政策,民間參與積極性有了顯著提升,並帶動整體產業鏈發展。不論是上游的原物料、零組件,中游的相關模組與場域維護,下游的設備、營運等,都將可望受惠,隨著政府政策的傾斜獲得更多成長空間。
台股整理進入末端 提前布局年底旺季
台股在八月遭逢一波亂流,但很快在一萬六千點站穩腳步,雖然近期仍處於調整階段,但隨著傳統旺季來臨,距離年底多頭發動時點將日益逼近。在這步伐調整階段,投資人應審慎評估投資標的,避免在整理期間的上下起伏中受傷。較佳作法可以具有長線題材的產業做為核心持股,逐步建立部位,靜待發動時機來臨,再增添周邊的短線部位,而具有政府政策加持的再生能源或許會是不錯的選擇。
具體操作上,可藉由個股期貨布局相關標的,藉由個股期貨「低成本」與「資金靈活」兩大優勢,建立合適的投資組合。若想一次性參與相關產業鏈的成長,省去逐一挑選個股的麻煩,亦可考慮具有一次持有一籃子股票特性的ETF,如中國信託臺灣綠能與電動車(00896)等,也能幫助投資人在即將來臨的年底行情中快速卡位,靜待多頭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