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商業大學張瑞雄校長(右)來訪,關心校友(筆者)之發展及分享其著作!
「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在香港讀書時最常見到的作文題材,直到這兩年的中秋節都和父親分隔兩地,才深刻體驗箇中滋味。因為分離,讓我們更珍惜團圓及當下所有。
今年夏天疫情解除後,我常帶家人走訪宜蘭,感受鄉土之美,再三品嘗到蔥油餅的滋味,讓女兒欣喜若狂,久沒到戶外活動的母女兩人喜出望外,面對龜山島和海岸美景捨不得離開,真希望能在頭城的大溪、外澳等消暑海灘旁買一間小房子,讓家人可以時常來去自如!也為自己建構「第二故鄉」,把所有節日伴隨而來的思念都寄存其中!
上一期「理善大家來」文章介紹的主角賴樹盛秘書長,長年在泰緬關心弱勢,許多朋友都表示很敬佩他,我們近期也作了許多交流,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日前他來信:「Sam的文筆真好,我把文章和朋友及家人分享,母親看到你的文章,相當感動,並以兒子的工作為榮!」我看完這回應,也相當的開心,從來信中也發現自己文字更有力量與意義,每個月兩次透過這千餘字和大家互動,分享的不只是別人的故事,更是感動的行為和對某些人事物的稱頌。
寫作豐富了我的生命,尤其在邁入中年後,透過回憶和對話,更發現自己在社會和人群的意義,這成果最感謝的是《理財周刊》洪寶山董事長的邀請,讓我有機會一直深耕這塊園地,認真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想,也促使筆者加強擴大關心的範圍和議題,讓人間善美的事觸動人心!
教育部開放外國學生九月如期入境升學,但大家入台後立即被安排至少隔離十四天,希望大家都能平順的開展新的人生!其中部分同學入境較晚,在隔離期間就開始線上學習,希望相關單位可以注意他們的網路頻寬需求!另外融入校園方面也需要學校格外關心,以免影響到他們的學習效果!
願「中秋」成為天下人溫暖的節日
據最新統計,外籍移工在台也達七十萬人,他們擔負起許多台灣人不願意做的工作,補充經濟發展中各領域人力需求,疫情期間國際間移動不便,他們更難和家人見面,廣東有句俗語:「人心共為肉所造」,希望今年的中秋節,我們可以多關心弱勢團體和留台的移工們,互相扶持共同度過這低迷的歲月。
日前筆者到聖多福天主堂拜訪修女,她特別分享如何協助移工與越南留學生的種種困難,面對人間的苦難,我們能改變的不多,只能保持能幫多少算多少的心情投入,其後邀請她到我們學堂參觀,討論因縮減規模而釋出的桌椅提供其團體運用。
筆者收集了心得也和相關單位建議,希望政府能夠媒合一些在近年沒有受疫情影響的科技產業公司,促使他們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連結一些資源給在台就讀因疫情無法打工而經濟困難的五萬多位留學生,也為台灣的國際教育多盡一份力!(作者李三財為「國立台北商業大學東協經營管理實驗場域」暨「就諦學堂」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