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邁向超高齡社會的腳步愈來愈快,根據國發會推估,我國將在二○二五年邁向超高齡社會。隨著高齡人口愈來愈多,青壯人口負擔也愈來愈重,預估到二○四○年,每兩個壯年要扶養一個老人,到了二○七○年,則是每一.二位青壯年扶養一位老人。
過去養兒防老的態勢已然反轉,新一代年輕人在薪資停頓、房價高漲的經濟環境下,已推升了不婚、不生的趨勢,造成少子化現象,退休養老,不能靠孩子。
只靠勞保及勞退給付 所得替代率太低
靠政府?根據最新國庫署資料,中央政府債務未償餘額達五.八五兆,平均每人負擔債務二十五萬元,已經快到舉債的警戒線。而且根據國發會資料,自二○四三年開始,預估至少長達二十三年時間,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會維持在七百萬人以上,因應未來大量高齡照護需求,以及社會保險給付費用,包括勞保、健保等,都是大問題。
那麼,只能靠自己。但從目前的數據看起來,面對退休後的生活,一般勞工如果只仰賴勞保及勞退給付,所得替代率大概都不到三成,跟世界銀行所建議,所得替代率應該至少七成才能維持退休生活水準,還有一大段距離。
世界銀行與國際勞工局曾提出「避免老年危機」三層式退休金結構,也就是社會保險、企業退休金、個人準備,是目前多數國家採用的三支柱模式。例如美國的401(k)就是最好的例子。
美國在一九八一年時創立了延後課稅退休帳戶,也就是401(k)計畫,勞工每月提撥薪資的1~15%來存退休金,而雇主為了留住優秀員工,可配合提撥,員工提撥的金額可由申報所得裡扣除,等到年老提領時再納入課稅。
台灣的勞退新制與其相比,不但提撥比例相較為少,在退休金的操作上也是大不相同。
美國人投資股票為退休金加碼
美國人退休金多是自主規劃,其超過80%的資產都委外給專業經理人經營,例如資產管理或顧問公司。不但如此,根據外媒報導,二○二一年四月美國家庭金融資產當中的股票(包括401K退休帳戶)佔比報41%,創一九五二年開始統計以來最高紀錄,這也呼應了美國股市之熱,吸引投資人進場為退休金加碼。
但台灣勞工的退休帳戶卻是交給政府管理,按照政府目前的勞退新制政策,民眾無法自選投資標的,雖然政府承諾報酬率有兩年期定存利率,但這遠遠不夠。
金管會去(二○二○)年推動信託2.0「全方位信託」計畫,將「鼓勵企業辦理員工福利信託」列為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要提高勞工退休金的所得替代率。
所謂員工福利信託,可由員工自提自選,包括「員工持股信託」和「員工退職金信託」兩種,員工持股信託是每個月提撥一定金額投資自家公司股票,員工退職金信託則是由員工每個月加碼提存一定薪資,公司也相對提撥獎勵金,兩種信託都是於員工離職或退休時,可取回信託財產。
舉例來說,中鋼在一九九八年推出員工持股信託,就有員工指出,自己在中鋼工作四十一年,參與信託出資認購公司股票,今年退休後將持股賣出,所得比原工作退休金還高。
員工福利信託 彌補退休準備不足
但要員工自行提高退休金提撥比例又談何容易?
根據央行金融穩定報告指出,二○二○年台灣家庭借款餘額相對可支配所得總額之倍數上升至一.四八倍,債務負擔增加,家庭借款還本付息金額對可支配所得總額比率則由46.42%略升至47.03%,光是房貸負擔就佔據可支配所得近一半,如何為退休拉高投資比重?
儘管不易,從台灣人口結構來看,更積極的退休規劃還是刻不容緩。除了公辦的勞退、勞保、軍公教退撫外,是否能透過員工福利信託彌補不足的退休準備?想「好好退休」,民眾自己要有警覺外,更有賴政府、企業、銀行共同來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