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覺察未來幾年中國經濟成長的方向,最簡單的方法之一,就是回溯台灣經濟發展的歷程,路線可說幾乎一致。過去的台灣與今日的中國,都是全球製造業的工廠,而當台灣人民所得增加,溫飽不再成為問題之後,便有更高的消費需求,零售業、百貨業、娛樂業、觀光產業就此蓬勃發展,中國目前也朝此方向快速前進,然而,13億人口的消費潛力之大,更足以撼動整個世界。
#@1@#中國人的消費力,到底有多麼可觀呢?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05年全年,中國全國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29兆新台幣,較2004年成長了12.9%,到了2006年,中國全國消費品零售總額已突破33兆新台幣,又較2005年成長了13.7%。而且,過往中國給予外界的既有印象是,城市突飛猛進、鄉村原地踏步;但是,若從近幾年的數據觀察,可發現鄉村消費力的成長速度,已慢慢追上並逼近城市,足見中國經濟發展已從點,逐漸拓展至面,中產階級也逐漸擴大、穩固,成為消費市場的主力。在2005年的29兆消費品零售總額,若將城市、鄉村分開來看,城市消費品零售總額將近20兆,較前一年成長13.6%,鄉村消費品零售額約為9兆,較前一年成長11.5%,如果以行業進行區分,批發零售業營收約24.2兆,較前一年成長12.6%,餐飲業營收約為3.9兆,較前一年成長17.7%,其他相關行業營收約為7399億元,較前一年成長0.4%。在2006年中國消費品零售總額的33兆多中,若將城市、鄉村區分來看,城市消費品零售總額約為22.4兆,較2005年成長14.3%,鄉村消費品零售總額則約為10.8兆,較前一年成長12.6%,與城市已幾乎不分軒輊。如果以行業別進行區分,批發與零售業營收將近28兆,較前一年成長13.7%,住宿與餐飲業營收約為4.5兆,成長16.4%,其他相關行業營收則約為7478億元,增長約2.3%。
#@1@#「現在,在中國13億人口之中,收入超過100萬人民幣(約新台幣435萬元)者,便超過1000萬人,他們是中國社會金字塔的頂層,由此可知中國擁有高消費能力的人,其實比我們想像中的多很多。」長年觀察中國百貨業的建弘投信研究部協理王裕豐估算,中國消費力成長速度大約等同於其經濟成長,1年大約10%,也就是說,2007年中國消費品零售總額,可望突破36.3兆新台幣。然而,中國消費力大幅成長,台灣投資者不需要乾瞪眼,也不需要乾著急,只要懂得投資台股中與娛樂業、博弈業、百貨產業相關的「中國收成股」,即使不到中國經商,一樣可以賺到中國人逛街血拼、唱歌作樂、購買禮品的鈔票,與進軍中國的全世界商人,雨露均霑中國經濟成長的利益。
#@1@#台灣人流行哈日、哈韓、哈美、哈歐,但中國人卻哈台,他們不只愛聽周杰倫、蔡依林的歌,台灣百貨公司如遠百集團旗下的太平洋SOGO、遠東百貨,量販店如潤泰投資的大潤發,也成為他們時尚的新地標;統一超、麗嬰房在中國的布局,也逐漸從一線城市擴展至二線城市;博弈類股的伍豐則靠著澳門賭場的訂單,占據台股股王寶座好一段時間,生產高價自行車的巨大、美利達,中國也可望成為它們電動腳踏車的重要市場,備受法人看好。「國內百貨業在中國布局比較完整的,當屬遠百、潤泰、麗嬰房、益航等4家,很多人會忽略益航這家公司,因為它本業是散裝航運,然而今年散裝航運景氣如此之好,但卻只占益航總營收的3成,因為它轉投資的大洋百貨表現更佳,占了益航營收的7成。」王裕豐表示,百貨業不像電子業,營收不會有20%、30%以上的超高成長,但卻較為穩定,年成長維持在10%左右,是穩健投資者可以考慮的標的。「台灣百貨公司對中國消費者最大的吸引力,不單只是產品的品質較好,還包括場地規畫、服務態度,這些都是台灣百貨業的優勢,中國本土的百貨公司,其實就是把一大堆雜貨擺到一棟建築裡而已,根本沒有服務可言。」王裕豐笑著說,很多中國人把大潤發當成高檔百貨公司逛,有點像10幾年前大賣場剛出現的台灣,不過他們很快便會轉到真正的百貨公司消費;他也澄清,在中國的台灣百貨公司,主要的客源是當地中國的高消費族群,而非台商或外商,「台商與外商要買東西,大多回到台灣時才購買。」
#@1@#「2006 年,光是太平洋SOGO百貨在中國的業績,已達到200億新台幣,較2005年成長約13%。」太平洋SOGO百貨營運長李光榮,曾是遠百集團在中國市場開疆闢土的大將;他指出,這10多年來,中國人消費力大大增加,而台灣百貨業在中國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遠百集團未來在中國布局的策略,便是從一線城市進軍二線城市。目前,遠百集團在中國共有12家百貨公司,其中太平洋SOGO有10家,遠百有2家,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李光榮認為,台灣百貨業的商機在於,中國人雖然有錢消費了,卻不知道自己想要些什麼,對於時尚、流行仍然模模糊糊,台灣百貨業可將他們的需求具體化、清晰化,而一線城市已逐漸接受台灣產品,二線城市正急起直追,不少二線城市百貨業營業額成長更為驚人,讓他們對進軍二線城市更具信心。「遠百、大洋、大潤發等百貨公司與量販店,目前在中國的市場,主要還是在一線城市,短時間內還沒有能力前往二線城市設點。」王裕豐的看法與李光榮並不相同,他評估這些企業在一線城市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加上百貨業回收成本的速度較慢,雖然前進二線城市擴充版圖,是未來必然的趨勢,但應該是好幾年後的事。
#@1@#「什麼是中國的一線城市?一般通用的定義是,直轄市與上班族月薪超過5000人民幣(約新台幣21750元)以上的城市,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廣州等城市。」王裕豐解釋,這些城市的市民也負擔得起百貨公司的消費,二線城市居民還在為溫飽而奮鬥,百貨業尚難立足,而二線城市指的是省會級、上班族月薪在2000到5000元人民幣(約新台幣8700到21750元)間的城市,例如廈門、青島、成都、重慶等城市,「要等他們收入再高些,台灣百貨業才有市場。」王裕豐提醒投資者,投資台股百貨業中的「中國收成股」,必須有長期投資的準備。他點出,太平洋SOGO百貨在中國的業績雖達到200億,但盈餘卻只有2億,「百貨業是服務業,不像製造業、電子業,可以買了機器、建了廠房,找幾個台幹去管理,訓練中國員工如何操作機器,就可營運、獲利。服務業是人面對人的行業,中國員工與消費者普遍都還不懂得,什麼叫做服務,光是改變他們的觀念,就需要花很長的時間,至於訓練員工,得花的時間就更多了,沒那麼快就獲利!」「唯一的例外是麗嬰房,目前,它已深入中國的二線城市。」王裕豐說明,因為麗嬰房是較為特殊的百貨業,專賣嬰幼兒與孕婦產品,所以賣場所需面積,比綜合性百貨公司小得多,因此也更加靈活。而與麗嬰房同樣深入中國二線城市的台灣業者,還有堪稱「電腦百貨業者」、賣場也不需太大的聯強,「聯強去年每股賺3.5元,今年每股可望上看6元,靠的便是在中國市場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