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繼去年十二月八日與今年三月十九日分別祭出兩波打炒房措施之後,9月23日理監事會再度決議推出第三波打炒房,加碼房市信用管制措施,主要規定為新增規範自然人特定地區第二戶購屋貸款不得有寬限期,至於特定地區則包括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新竹縣及新竹市,此外,再度調降購地貸款最高成數為六成,並且保留一成動工款。
去年下半年以來,央行連續三次祭出抑制房市措施,尤其仍處新冠肺炎疫情三級警戒情況,雖然今年上半年整體房市交易略有降溫,惟如就二、三年來完銷新建案數量加以追蹤觀察,似乎沒有達到壓抑房價的預期效果!
其次,根據媒體報導,央行祭第三波房市管控,非打炒房,目的是提醒財務槓桿,顯然態度太過軟弱,為何不能直言打炒房!
九月二十三日央行理監事會決議,為避免過多信用資源流向不動產市場,遂再度祭出第三波控管措施,並自九月二十四日起實施(詳請參閱附圖) 。
儘管如此,如就央行所公布之購置住宅貸款與建築貸款數據加以對照,前者在2020年十二月央行祭出第一波打炒房措施之後,當月購置住宅貸款金額8兆423億元,及至今年八月,更大幅增加至8兆4,834億元,後者則自2020年12月之2兆4,613億元,驟增至今年八月之2兆6,826億元,由此顯見央行連續三波信用管制措施並未發揮預期效果!
根據住展雜誌之統計,2020年北台灣完銷建案(當年公開並完銷的建案)數量高達269個,較2019年暴增185個,年增率高達約220%。
其次,依住展雜誌之統計資訊加以彙整分析,2017年北台灣推案量654個,完銷占比6.73%,2018年推案量1020個,完銷占比7.26%,2019年推案量946個,完銷占比7.51%,2020年推案量1256個,完銷占比21.42%(詳請參閱附表一)。由以上之數據加以比較分析,即可充分了解自從2017年台商逐漸回流迄今,不僅土地交易依舊熱絡,房市買賣投機始終居高不下之主要原因何在?
根據財政部財政統計資料庫之全國實徵淨額數據顯示,個人房地合一稅實徵淨額106年為11.91億元,107年27.91億元,108年60.49億元,109年119.09億元,110年1-8月134.60億元(詳請參閱附圖);另外,營利事業房地合一稅106年13.77億元,107年8.39億元,108年20.57億元,109年32.19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一至八月個人房地合一稅實徵淨額已高達134.60億元,竟然比去年的119.09億元還高(詳請參閱附表二),其次,營利事業房地合一稅也從106年的13.77億元逐年提高至32.19億元。以上數據如與前述2020年北台灣100%完銷建案占比高達21.42%相互對照,益加證實當前整體房市投機炒作之嚴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