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股市即將泡沫化?」這是今年以來,全球的財金重量級人士都在關心的議題。但是,一年快過去了,大陸股市非但沒有泡沫化,反而愈燒愈旺,上證指數突破6000點關卡,而且,還沒有退燒的跡象。要談大陸股市會不會泡沫化,先談個基本的問題。首先,21世紀是什麼世紀?簡單地說,21世紀是「人與天然資源的世紀」,為何近年來,中國、印度及俄羅斯能在世界經濟舞台上急起直追,主要就是擁有廣大的人口數及豐沛天然資源。很多人說,中國股市正在走台灣的路,這可不是說台灣股市成長的路,而是說走台灣曾經有過股市泡沫現象的那一段路,也就是台灣股市狂奔至萬點,最後形成泡沫的那一段。
#@1@#今年4月中及5月底,我分別參加江西財經大學「金融創新、金融發展及風險防範國際學術研討會」及上海復旦大學「上海金融論壇」(2007 Shanghai Forum),眼見當時陸股本益比過高、成長率太快,專家學者咸認為陸股隨即有泡沫化的危機。大陸股市泡沫的立論之一在於:本益比過高,比日本及台灣股市,本益比曾經分別在60~70及80左右產生泡沫化崩盤。國際知名財經人士咸認為,大陸股市本益比已臨屆高點,有崩潰之慮。包括前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葛林斯班、香港首富李嘉誠、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香港富豪李兆基及前摩根亞太首席分析師謝國忠等人,皆紛紛提出「大陸股市即將泡沫化」的警訊,提醒投資人審慎投資,如今,半年過去了,大陸股市非但泡沫化未形成,深圳、上海股市還迭創新高,此現象顯然不能以一般國家股市發展的合理性來說明解釋。有別於其他學者專家的觀察,幾次爭辯,我皆以較樂觀的態度,看待大陸挾經濟成長之優勢而直上狂奔的陸股表現,認為陸股短期泡沫化形成不易。究其原因,除了正視2008北京奧運、甚或2010上海世運的政策護盤外,主要有二項根本因素:一、人口數眾多;二、缺乏金融專業知識的人口太多。
#@1@#中國大陸由於人口太多,儲蓄率高,雄厚資金後盾產生推升股市上揚的一大動力;另由於人民投資觀念的健全度不夠,投資行為不理性,在一片高經濟成長的景氣榮景下,龐大資金搶進股市,成為民眾初嚐金融甜食的一股盲目投資行徑,誇張的是,即使是處於財務嚴重虧損的ST(special treatment)股,股民仍爭先搶買。全國各地證券公司門庭若市,號子裡鬧哄哄的,統計每天有30萬人排隊開戶。13億大陸人口,窮人雖多,但隨著所得的增加,中產階級以上的人變多了,龐大的游資苦無出路,為金融市場流通性大增的一股動力,過剩資金一波又一波進攻股市,猶如二次世界大戰時,盟軍由艾森毫將軍率領的「諾曼地登陸」一般,第一波先遣部隊登陸之後,第二波海軍陸戰隊持續挺進,或許前波已彈盡援絕,或攻堅無力,但另一波軍事攻擊又隨即湧上。股市中,大家看到前波可能有泡沫化的現象,但其後還有其他不知死活的後續推力,資金一波波湧入,推升股市再創新高。各種經濟金融數據在在顯示,陸股「泡沫化危機即將發生」。然而,中國大陸金融市場有其特殊性,以人民幣為例,自國際貿易失衡角度分析,早該升值,國際聲浪亦促其升值,然卻死守不升,撐了兩年,才於2005年7月打破固定匯率僵局,緩步提升。
#@1@#其實,陸股泡沫早已存在,唯此危機發生時點為何?嚴重度如何?全球金融市場都在關注。因此,即使目前陸股仍穩健成長,我們仍得注意,「大陸股市泡沫化終將發生」。只是,讓中國金融市場一夕崩潰(crash)的可能性不大。日前在烏茲別克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會議的中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針對近來震盪幅度明顯擴大的滬深股市,於11月5日接受香港鳳凰衛視專訪指出:防止資產泡沫和防止市場波動同樣重要,更特別強調大陸官方會採取一些措施對股市調控,防止股市出現大起大落。認為,政府的責任是要建構一個公平、健康、透明的市場秩序,股市的健康在於企業的質量,在於市場的公開透明,既要保護企業的利益,也要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因此,以我的觀察,上有政府政策的股市穩定機制,下有民眾龐大資金的雄厚後盾,在當今經濟動能甚強的大陸景氣現象下,股市泡沫化即使產生,其嚴重度應不致過深,其持續性也應不會太長,尤其2008北京奧運,甚或2010上海世運之前完全崩潰的可能性應該極微。
#@1@#中國大陸儼然已成為全球新經濟重心,一旦泡沫化,影響所及將遍及全世界,但其龐大經濟體告訴大家,「Do not worry」,如同一顆子彈打在一個小孩的身上,往往不堪一擊,但若打在巨人身上,頂多將子彈取出,疼痛過後,又是一尾活龍,短暫復元後一樣能健步如飛。從投資角度來看,短時間內,一波波的暴跌現象,都將是最佳的買點。歸結起來,我認為大陸股市在明年北京奧運之前不會泡沫化,首先,大陸官方不希望在國家重大慶典之前,產生經濟問題,成為國際笑柄;另一方面,人民對於政府穩定金融也有所期待,除非有像索羅斯一樣的國際作手狙擊股市,但可能性不高。最重要的是,大陸對全球金融市場具有絕緣性,也就是說,當全世界受到短期的重大衝擊(shock),如1997亞洲金融風暴、911、美國次貸事件,當全世界都恐慌時,大陸通常都撐在那裡,足見其對國際金融市場產生突變的絕緣性是很堅實的。
#@1@#台灣對大陸投資,不管是實體投資40%上限,或是金融投資上,設限均十分嚴格。金融管制有利有弊,若預期陸股即將泡沫化,風險將產生,對於國內投資人,有保護措施,比較不會受到傷害,未嘗不是好事一件。 但是,從世界金融投資、資產管理的角度來看,台灣對大陸投資的諸多設限,是一種綁手綁腳的「鎖國」行為。中國大陸金融市場之投資機會,猶如一大塊香甜可口的美味大餅,不斷有人大啖,全世界正爭「鮮」爭食著,吃得飽足舒適;反倒是極具地緣、文化、語言等諸多優勢的台灣,想吃,卻猜疑此塊大餅有劇毒。不敢吃,待全世界都飽足,台灣投資人不會被「毒死」,但卻可能「餓死」了。 台灣對大陸應不完全設限,在政府有效管制之下,適度開放民間業者對大陸的投資機會與管道,讓台灣資本市場更活絡,經濟更堅實、企業獲利更為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