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 今年6月,台中市一名22歲的蔡姓大學生沉迷股市,以父母給他的50萬元買賣股票,不料後來不自量力,以融資融券交易,且利用銀行間的債權證明,向幾家銀行貸款300多萬元。6月間連續3天違約交割達2400萬元,損失了40餘萬元。11月時蔡父接獲證券公司來電,才知兒子捅了樓子,逼問他跟銀行貸款及向地下錢莊借款情形……。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舉起整個地球。」然而,對很多大學生來說,以為支點是可以以小搏大、萬無一失的工具,例如毫無節制的使用融資融券,就想要賺大錢的天真心態。「其實在投資交易的過程中,並不只是交易金錢而已,而是在交易自己的人格。」寶來曼氏期貨副總經理賴聖唐剖析,因為這個過程裡,人的劣根性都會跑出來,尤其是對於年輕氣盛的大學生來說,很容易因為貪心而一敗塗地。所以,他奉勸大學生最好給自己一些戒條,來控制自己,例如:輸一定比重就暫停交易、連續錯兩次就暫停交易、虧錢的時候不要再加部位等,以免自己一直錯下去。而大眾證券副總經理張智超對於大學生使用融資融券投資,是持鼓勵的態度,只不過,交易前要先考慮清楚自己的風險承受度,要先設定清楚、堅守紀律。假設只能承受50萬元的虧損,融資就不宜超過100萬元,以免被斷頭時,超過自己的虧損限度。
#@1@#現象 大部分學生的第一筆投資基金,多半來自於父母資助、壓歲錢,或是打工賺來的錢。他們擔心自己一畢業,就淪落為M型社會的左肩,所以就急於投入股市,也玩起期貨、選擇權,希望可以藉由快速致富的方式讓自己翻身。這個新校園運動的風潮下,有不少學生每天積極研究盤勢,甚至比念書還要認真,也有人賠上近百萬元,損失慘重。M型社會,這個大前研一的社會趨勢觀察結論,成為目前台灣社會的顯學。從左肩到右肩的距離,在過去,是靠讀書出人頭地,而跳躍過去;現在,大學生把「投資理財」,視為「翻身工具」了。在M型社會的威脅下,現在的大學生真的很焦慮,莫不思考翻身的機會。「勿把投資當成翻身的工具,搞不好,就翻到地獄去了。」華信證券投顧總顧問陳偉城表示,很多大學生資本小卻膽子大,想要把投資當成一夕致富的工具,卻可能一夕間,就把錢賠光了。陳偉城表示,這種大學生急於致富的心態,短期來說,是和對方的零合遊戲;長期而言,是和自己的零合遊戲。「投資是一個長期的歷程,沒有點點滴滴的努力,就是拿自己的未來在賭。」陳偉城語重心長的說,心態不對,就不會致富。禮正投顧總經理毛仁傑也提醒,有兩筆錢千萬不要拿來當作投資基金。第一,是自己的留學基金,第二,是父母的退休金;前者是培養自己核心能力的本錢,後者是讓父母可以安度晚年的資本,一旦賠光了,自己和父母的未來都堪憂。
#@1@#現象 「主修股票,副修讀書」-這是目前很多香港的大學生的寫照。香港最近出現全民瘋狂炒股的熱況,很多大學生也投身其中,根據香港《文匯報》報導,有學生將近一個月都不上課,或是利用上課時間掌握巿況;也有不少學生動用學生貸款或借錢來炒股。根據《大學線月刊》的報導,不少大學生甚至還動用全家人的儲蓄來投入股市,令人擔憂。除了香港外,其實一些台灣的大學生也是把投資看得比書本還重要。大學生錄取率破97%,失業率卻屢創新高;難怪人家說,大學生真的是愈來愈不值錢。許多大學生也因此開始懷疑,既然職場沒有釋出那麼多職缺,起薪也節節下降,不如增加「實戰經驗」,還給自己肯定自我的答案。所以有愈來愈多的大學生,拋開書本、投向股海。政大商學院院長周行一表示,一個人真正的財富在於他的核心競爭力,而不是他擁有多少錢。以他的例子來說,如果他一天到晚盯盤,回家把所有的時間都拿來研讀投資的書籍,那麼他絕對無法扮演好行政、教學和研究的工作,也就無法在學術界擁有受人尊敬的地位。「索羅斯曾說,我終其一生都在力求受人尊敬。」陳偉城說,想要投資的年輕人,一定要記住在致富的過程中,要被人肯定的是核心競爭力,而不是金錢本身,所以千萬不要丟掉本業,還是要念好本科的學問。
#@1@#現象 從2003年的夏天起,台大、政大和淡江等證券研習社,和世新、師大、東吳和台北大學的證券研習社,合作組成七校聯合社團。這幾年來,證券研習社的規模是許多大學排名前五名的社團。在過去,社團之於大學生,是在校園中認識朋友和滿足興趣的重要管道,而現在,很多大學生加入社團,以為只要投資股票,就可以迅速發財。為什麼要投資股票,當然要發財!這個答案,是,也不是。因為,如果沒有享受投資過程的快樂,並且長期維持紀律,與積極研究相關資料的話,投資股票不是發財之道。否則,為什麼大部分的散戶都是賠錢的命,就是因為資訊不對稱,還有很多無法自我克服的貪念與恐懼。初入股海的大學生,就像是散戶中的散戶,是最容易被犧牲的一群。賴聖唐說,很多大學生投入股海,參加證券研習社都是為了要發財;但是這種心態需要調整,如果你沒很多的投資經驗,隨便看幾本書就想要大賺一筆,那麼人人都可賺錢了。「我認為最正確的心態,就是認為自己畢業後將考慮到金融界服務,而把『投資經驗』當成了解市場的方法。」賴聖唐分析。
#@1@#張智超也認為,學生時代是投資的跌跌撞撞、充分學習的機會,重點在於多嘗試,而不是多賺錢。他指出,要多把握學生時代多嘗試各種新的金融商品,甚至大膽建議,只要設定可承受的風險,可考慮期貨和選擇權;而且選擇的方式最好多空交易都要學習。他指出,正常的學院訓練並沒有教人怎麼放空,但是其實多空的實力同等重要,而放空要從市場上的實戰經驗去學,沒有其他捷徑。張智超之所以這樣建議,並非指學生可從期貨和選擇權快速賺到大錢;相反的,學生應該趁年輕多嘗試、多犯錯、多學習,「沒有經過空頭的洗禮,是沒有辦法真正學習到操作的心法。」
#@1@#現象 根據10月份文化一周民調中心對大學生所做的投資理財觀念調查發現,如果擁有第一個100萬元,有51.2%的大學生認為擁有100萬元拿來投資才是王道,34%會選擇出國進修,11.7%的大學生想拿來血拼購物。這個調查中顯示,目前大學生若有閒錢,與其出國,不如先用錢滾錢,再作打算。「大學生要從事股票投資時,先問自己一個問題:我為何投資?」賴聖唐提出,如果職涯就是確定要走操盤的方向,從事投資對自己未來的工作和財富都很有幫助,否則,就不需要盲目躁進。毛仁傑也不約而同的指出,如果未來不想要走投資這條路,切記部位要小一點。毛仁傑認為,如果大學生想要從事金融相關的行業,投資股票是一種必要的「職前訓練」。因為買賣股票是涉入金融市場最快,而且最簡單的方式,但是要注意的是,若是在大多頭的時候,幾乎買什麼股票都會賺,所以大學生千萬不要以為自己很行,那可能只是幸運而已。「要享受投資的過程。」毛仁傑強調。張智超認為,想要確認自己未來是否適合操盤,要看自己的「人格特質」,第一,抗壓性要強,面對輸贏能以平常心看待;第二,反應靈敏,盤中遇到特殊狀況可以快速反應,做出對的決策;第三,不會過度主觀、逆勢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