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商最讓後人稱奇的是,他們常不是發跡在魚米之鄉,而是致富於苦寒之地。相較之下,今日部分台商總愛抱怨,台灣除了少數大都會之外,其他縣市鄉鎮幾無商機可言。其實大謬不然,不少晉商乃從比台灣中南部荒涼萬倍的蒙古、新疆,發現其他同業所看不見的藍海,躍居一代富商,例如清初大盛魁商號的創始人王相卿。清代2百多年間,大盛魁一直是蒙古、新疆最大的晉商商號,其豪富程度恐怕連皇家親王、貝勒都望塵莫及,其經商範圍遍及內蒙、外蒙、南疆、北疆、西伯利亞、俄羅斯,在最極盛時期,據說其所擁有的資產之多,如果全部兌換成50兩的銀元寶,可以從烏魯木齊一路鋪到北京,綿延不絕達數千里。許多看似只此一家的獨門生意,原都是沒人想做的冷門生意。康熙皇帝曾說,戰爭打的不只是兵力,更是錢糧的戰爭。然而,康熙對厄爾特蒙古噶爾丹用兵,兵力深入新疆準噶爾盆地,若要動用政府力量運送錢糧,不但勞民傷財,更可能緩不濟急,因此開放商人隨軍貿易。不少山西商人一路以扁擔挑著貨物,跟著清軍進入新疆經商,其中便包括王相卿與2位同鄉張傑、史大學。
#@1@#一開始,王相卿等3人只是小販,所攜貨物不多,不過由於對軍人服務周到,因此生意相當興隆。清軍擊敗厄爾特蒙古後,為了維持對準噶爾的長久統治,依然派遣大軍駐紮在河套附近的陰山山脈,以便隨時馳援新疆,應付蒙古族爆發民變。王相卿也從新疆東移,在陰山與新疆之間的烏里雅蘇台建立商號,即日後的大盛魁;不過,烏里雅蘇台目前已不在中國國境,今日乃是蒙古國扎布汗省的省會扎布哈朗特。後來,由於新疆久無戰事,清軍錢糧運輸量日漸減少,因此大盛魁將營運總部南遷,移至陰山附近的呼和浩特,即今日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王相卿經商的方式與其他晉商差異不大,乃將漢人所產的菸草、茶磚、布匹、冰糖、鐵器、藥材,以駱駝運至蒙古聚落販賣,換取蒙古人的羊馬、皮革,再將這些牲畜、貨品販往漢人城市。由於大盛魁紀律謹嚴,絕不跟客戶講價,一旦發現客戶提供次級品,便列為永久拒絕往來戶,因此獨霸蒙古族貿易網絡,許多蒙古王公都是其債權人。
#@1@#大盛魁之所以崛起,有段神奇的傳說。據傳,大盛魁創業之初,生意十分慘澹,在家家戶戶大魚大肉慶祝過年時,王相卿、張傑、史大學連乾飯都吃不起,只能喝米湯果腹。他們正感嘆命運不濟時,卻有一位背著包裹的蒙古壯漢敲門入店,而且不是來買東西,而是乞討食物,王相卿3人不但沒將他掃地出門,還將剩下的米湯送給他吃。這個蒙古漢子吃完米湯後,向王相卿說要辦一件急事,快步匆匆離去,卻把身上的包裹留在店內,3人等了又等,還是沒等到包裹的主人回來,只好將包裹打開,沒想到卻是一整包白銀。王相卿等人不敢私吞這包銀,四處打聽這位壯漢的下落,不料卻毫無消息,因此他們認定此人必是下凡拯救他們的財神爺。於是將這一大筆錢,當成擴大商號規模的資金,大盛魁生意從此一帆風順,成為塞外第一大商號,更在蒙古、新疆、俄羅斯各大都市廣設分號。
#@1@#大盛魁為此特設「財神股」,作為商號護本的本金。更特別的是,王相卿除了分紅給股東外,還讓一隻忠犬入股,蔚為傳奇美談。原因是,有一次,新疆烏魯木齊發生大災難,糧價大幅飆漲,大盛魁烏魯木齊分號經理將信綁在一隻狗的腿上,派牠前往千里之外的呼和浩特總部報訊,狗兒不負所託,讓大盛魁賺得巨額利潤,王相卿為了感謝這隻忠犬,於是也送牠一些股份,稱為「狗股」。王相卿等人為大盛魁打下深厚的基礎。不過,由於大盛魁做的是邊疆生意,其命運也繫於清帝國的興衰。到了20世紀初,俄國變成拒絕商人的共產國家蘇聯,外蒙古更獨立建國,大盛魁失去了2大市場,已不復當年風光,到了1929年,終於因經營不善而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