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前,我在全球傳播集團任職台灣執行長時,目睹程序化購買、DMP數據運用、廣告科技自動化、雲端大數據的概念在台灣市場快速發展。
數位轉型,行銷面臨的共同課題
短短幾年下來,整個傳播操作機制幾乎顛覆傳統廣告媒體代理業長久以來的操作慣性與獲利模式。比方說,FB廣告下單金額透明化衍生服務佣金的結構改變。廣告主也可以自行操作廣告投放,但是即使花大錢投廣告也不見得贏過社群的綜效,更重要的是顧客經營所對應的數據運用。
從過去每花一筆廣告費用,我要問客戶,賣得好嗎?來客數如何?到現在則是直接從系統、數據儀表板,呈現每一個操作手法、溝通渠道的績效。
行銷生財,事不同
行銷傳播,從長期單純透過代理商服務來管理運用大眾媒體,到社群平台衍生的自媒體傳播力成為顯學。消費者洞察從抽樣市調,到大數據的應用。第一方數據的興起成了不可逆的事。行銷的方式、手法、工具多了,paid media進入門檻大不相同,不花大錢也有行銷動能,關鍵在誰會?
行銷能力,人不同
小編:經營自媒體小編為王。
自操:客戶可以直接在社群平台操作廣告投遞,無需全部委託代理商。
數據分析師:系統、後台數據判讀分析,找對應策略。
系統工程:自有媒體網站前台後台經營維運與發展。
專業人才五花八門,檢視公司內部,好像這個也缺那個也缺。以上都有別於過去的較為單純的人才背景與能力。
財從哪裡來?先問才從哪裡來?
我們分別從甲方(企業客戶)跟乙方(行銷科技廠商)的觀點來看:
甲方的人才力,企業主面對數據的龐大、系統的推陳出新、科技應用的快速發展,怎麼選用廠商或自建能力?怎麼找出新的獲客模式?可能面臨跨部門的協作?
乙方的人才力,組織力是否能持續對企業的行銷傳播需求提供更新更好的服務? 服務價值產出與收益可以找到平衡點嗎?
以上一切均涉及人才既有能力的提升或轉換。新技術人才市場的探索、領導組織管理能力的變革、企業文化的動能,無一不是跟人才有關。
承先前AMT理事長在DQI(Digital Quotient Index)企業數位力調查報告所提及的觀點,數位轉型的關鍵不在「數位」,在於組織部署及人才不足,也就是企業要從調整體質、補足(或培養)數位人才開始,再來執行數位轉型。
數位變遷對企業是衝擊,還是機會?關鍵在人才。而人才造就在於教育機制。未來教育機制對企業發展只會更為重要。
企業選才,始於人才既有條件與潛能的認定。只是現今,人才更新需求加速,原因無他,世界的變化太快,今日的人才,缺乏能力的精進,也可能成為明日的障礙。企業唯有透過培訓,持續人才賦能(enable),增進企業競爭力。AMT亞太行銷數位轉型聯盟協會,使命之一即是培育行銷科技數位轉型人才。因為我們正在面臨一個前所未有的變革。
談人才的取、育、用、留,其中的育,不管在產、官、學界都意義深遠。
企業,育才,必能用才。
政府、學校推動行銷科技人才養成,必有助企業取才。
行銷數位轉型教育功能,基本上就是為了以上的價值主張而存在。
期待在這個平台與大家與時俱進。為企業創造價值,從教育開始。
(本文作者為AMT亞太行銷數位轉型聯盟協會教育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