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密、完整的產品線,是威達電(3022)最大的特色。「只要台灣沒有人做的,我們都要去做。」董事長郭博達的這句話,透露出威達電打造今日成果之基礎。威達電於民國1997年成立時,資本只有6千萬元,早期以傳統的OEM/ODM代工為主,生產產業電腦主機板及銷售,經過多年的努力,現主要產品包括了工控介面卡、工控主機板、產業電腦產品、產業電腦周邊產品等,逐漸成為國內工業電腦(IPC)大廠。
#@1@#工業電腦的產品特性通常是少量多樣、客製化產品,專門設計給特定行業使用,講求高穩定度,低故障率,重工製造業、娛樂業、自動化機台等各行各業都會涉及,實體產品如高解析度LCD電腦、LCD電腦工作站、整合型監控系統、各類工業用主機板卡等等。由於技術門檻高,所以本身產業特性即無法大量複製產品,例如同樣的博弈機台主機板,專門設計給A公司產品,就不一定能在B公司既有其他設備環境下運作。「但是在工業電腦產業中,我們是第1家將產品導入生產線的。」郭博達驕傲的說,這意味著規模效應的達成,還有強而有力的技術支持。此外,在客戶服務上,威達電的服務並不會在投產後即告結束,接下來還會協同客戶進入到產品生命周期評估,協助客戶了解投產過程中的變化,並適時因應市場環境的需求,這種整個製程的服務,讓許多客戶持續和威達電做生意。
#@1@#更重要的是,威達電有研發能力,連主機板上的IC都是自行研發,使得自主創新能力更上一層樓,這要歸功於在2001年決心創設IC設計團隊。2年後第1個自行研發的IC開始量產,這一步,領先國內泰半競爭對手。而成效在接下來2年陸續發酵,2003年營收達28億元上下水準,較2001年成長65%。當品牌銷售狀況漸好之後,威達電和國內許多電子大廠有同樣的問題,由於同時具有品牌產品與代工業務,讓客戶開始擔心。郭博達分析客戶的心態說:「想找人代工,但是會擔心代工廠會不會把同樣東西自己做或者賣給其他人。」郭博達當機立斷,2004年,董事會正式通過分割成立威強電腦,隔年威強電子正式營運,「因為固定資產在母公司,所以代工留在母公司,而品牌給子公司。」郭博達表示:「從此威達電成為EMS專業代工廠商,威強打自有品牌,剛開始財務、廠房管理都變成兩套系統,很痛苦,可是這樣子可以增加整個集團的彈性與速度,況且競爭對手若要做到分家,也得花上一點時間。」但是剛開始決議分割時,得不到投資人的信任,郭博達回憶說:「連會計師都問,這樣好嗎?」那段期間股價狂跌,幾乎打了對折,有一批股東每天在樓下等董事長,要質問為何股價跌得那麼慘。
#@1@#如今,陣痛期已過,威達電又重新活躍起來,2007年拿到全球第1大樂透彩券設備商Gtech的3年36億元大單,帶動第4季營收挑戰9億元,創歷史新高紀錄,不但使營運呈現跳升的狀態,同時也讓威達電正式躋身國內主要博弈概念股,讓市場刮目相看。今年1月,威達電宣布投入4億元新台幣,在六堵工業區進行大規模興建新廠的工程,預計打造定位為醫療產品專業製造廠的新建工程,完工時程定在今年底,將於2009年首季投產。「其實2年前就決定要做醫療的領域。」指著高解析度螢幕的郭博達說,醫生在解讀X光片、核磁共振影像,若需要3D空間的旋轉畫面協助病情判斷、同步醫療開刀教學等等,那麼就需要更高階的產品,而威達電有能力提供。郭博達補充說:「選擇在這個領域發揮並不是基於它的利潤有多大,而是台灣目前還沒有人做這塊。」目前國內很多使用者花了好幾倍的價錢,只買到8bit速度的產品,而威達電的產品已經到達12bit的水準,不但已經有實質研發成果並且取得多項專利,國內義大醫院已經採用公司產品。面對競爭對手,郭博達表示,這幾年來,網路應用改變了人們使用資訊的習慣,而且Google讓知識的成本大幅降低了。他以自己為例子,以前要找到生意對象,必須跑到圖書館翻閱國際雜誌,找尋上面的廣告,再寫信給對方,接下來就是靜候回應,有時候一等就是2個月,網路的改變,也意味著十倍速變化的時代來臨。
#@1@#郭博達以美國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歐巴馬為例,他會領先希拉蕊,就是因為其競選口號為「Change」,郭博達強調說:「你的客戶、員工每天都希望改變,所以你要比競爭對手動作更快,每2年要找到一項利基產品,唯一的重點就是生存下來!」研發、創新、領先對手出招,是威達電運行不息動力的來源,「我們力求差異化,追求技術,要在國內成為第一名。」郭博達不諱言威達電的企圖心,打算在紅海市場之外,走出藍海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