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新加坡經濟表現不錯,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他們以國家的力量創投。」對手是全世界投資界精英的林宗聖直言,台灣政府不應該再用行政院開發基金與四大基金來護盤,因為愈護盤損失愈大,受害的是全國的老百姓,「國家的錢應該用來生財,新加坡成立主權基金的方式,便相當值得學習!」林宗聖指出,在經濟政策上,新加坡過去也有慘痛的失敗經驗,例如其在90年代大力推動電子產業,但因為新加坡面積實在太小,無法形成產業聚落,根本沒有競爭力,後來新加坡政府領悟到,「小國的生存之道,就是要投資全世界。」「新加坡政府成立了好幾個主權基金,包括GIC、淡馬錫基金,這些基金除了投資新加坡國營企業,包括新加坡航空、星展銀行,更投資全球最具潛力的公司,包括中國國企企業、產油國家企業。」根據自己的投資經驗,林宗聖認為如此不但可除弊、又可興利,「把錢投資在全世界最好的公司,再壞也不可能太壞!」在台灣,「兩岸咖啡」這個品牌,也許很多人感到陌生,但是,在中國,這個品牌卻是知名度頗高的的咖啡西餐廳與鐵板燒品牌連鎖店,目前在兩岸共計擁有400多家分店,經營績效相當優異。因為好的獲利加上高知名度品牌,引起高盛集團的注意,在今年4月獲得「兩岸咖啡」董事會的首肯,同意高盛集團入股「兩岸咖啡」並進入董事會,高盛集團在國際投資界赫赫有名,被他看上的公司當然也能因為高盛的加入,而更具知名度與競爭力。
#@1@#但是,「兩岸咖啡」4月份開放給外資入股的卻不只單一的高盛集團,另外還有1家名為「華生資本」的公司,取得跟高盛一樣的待遇,合計以3000萬美元入股,並獲邀參與「兩岸咖啡」的董事會。讓高盛集團加入董事會,不外乎有點挾高盛國際知名度以自重的味道,但是,華生資本如何獲得與高盛集團相同待遇,進入了這個很多集團都想搶進的董事會?而高盛集團與華生資本公司為什麼都看上「兩岸咖啡」的股權呢?因為,兩岸咖啡希望到2010年時,可將分店數量增加至1000家,並在該年第2季,完成在上海A股上市的目標。高盛、華生資本現在都在當「King Maker」。在國際投資界赫赫有名的高盛集團,擊敗眾多創投、私募基金,成功入股炙手可熱的「兩岸咖啡」,外界並不意外,但華生資本能與高盛集團聯袂合作,卻讓台灣、中國媒體大感驚訝,不但很多人沒聽過華生資本,更不知道談成此投資案的,正是年僅37歲的華生資本暨執行合夥人林宗聖。雖然華生資本董事長,乃台灣商界聞人胡定吾,林宗聖之前也完成併購鼎新電腦、投資榮成紙業中國廠,但台灣媒體對這家公司依然十分陌生,甚至將其誤寫成「生華資本」。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未來在大中華區的內需產業,都將可見華生資本扮演關鍵角色,其影響力勢必不容小覷。「現在,全世界投資公司的主力戰將,大概都在35到45歲之間,年紀都跟我差不多。」1年大約得出差40次,很難在台灣辦公室待上幾天的林宗聖,神情顯露出超齡的自信與幹練,他認為這個年紀的工作者已有10到15年的工作經驗,經驗夠多,而且還有體力繼續衝刺,「華生資本出差次數最多的,就是我這個總經理。歐美成功的企業,都是由最有經驗的人站上最前線,但台灣剛好顛倒,常讓最有戰力的人待在辦公室!」
#@1@#出身專業經理人世家,祖父林永樑歷任華南銀行、彰化銀行、中華開發董事長,但林宗聖卻一直選擇最具挑戰性的工作,在英國取得博士學位後回到台灣,先進入中華開發負責投資美國高科技產業,與全球最具侵略性、資本最雄厚的投資家同場競爭,之後更創業成立華生資本,管理基金達1億美元,目前鎖定投資大中華區的內需產業。「華生資本的資金,主要來自國外的保險公司與退休基金。」林宗聖解釋,台灣普遍以為創投乃是收購未上市公司的股票,但其實「直接投資」才是國際主流,「在大中華區,跟其他大型投資公司比起來,華生資本只不過是間小公司,打起仗來非常辛苦。」「公司取名為華生資本,乃取與大中華區經濟一起成長之意,華生指Born in China。」林宗聖微笑著說,這個名字與發現DNA結構的諾貝爾獎得主華生(James Watson)無關,所以也非專門投資生物科技,公司英文名字也不是Watson,而是諧音White Sun,「White Sun意為白色的太陽,其一,代表我想打造一間透明而有活力的公司,其二,指台灣國旗中的白日,代表華生資本來自台灣。」
#@1@#在家人的期許下,林宗聖高中畢業後,便負笈前往英國讀書,一路從大學讀到了管理學博士;2000年,29歲的他回到台灣,也答應了家中的要求,進入了爺爺曾經任職的中華開發,而非他原先想待的外商或學術界。「家裡支持我在英國讀書超過10年,在經濟上沒有後顧之憂,所以我得顧慮他們的意見。」林宗聖的家人希望,他最起碼到中華開發工作3年,林宗聖也對投資深感興趣,而中華開發是台灣最大直接投資公司,「之前,中華開發曾經投資過宏碁、華碩、世大積體等公司,獲利相當豐厚,這讓我決定進中華開發。當時的董事長劉泰英、總經理胡定吾,都相當歡迎我的加入,而我一待就是4年。」雖然進入中華開發,林宗聖卻選擇最艱困的美國投資部門,此時正值全球網路公司泡沫化的頂峰,不只索羅斯(George Soros)的量子基金損失慘重,中華開發也慘遭波及,人人視美國部門如畏途。「中華開發在台灣是家大公司,但到了美國,擁有的資金不足為道,大部分的企業主也根本沒聽過這家公司。」林宗聖代表中華開發,前往美國尋找投資標的,與其他大投資公司相比,資金、知名度都遠遠不如,「我的競爭對手不是投資過Google,就是投資過Amazon。但這也激起我的鬥志,因為如果在劣勢下還能擊敗對手,成就感會更高。」
#@1@#「在美國,我並非沒有優勢,優勢乃是台灣擁有具龐大影響力的IT產業聚落,全世界的廠商都得跟它們打交道,我可以提供別的公司沒有的『附加價值』。」林宗聖找到了以小搏大的生存之道,這也成為華生資本在大中華區投資的最佳利器,只不過台灣的優勢,由技術轉為文化,「許多大投資公司的人,不一定願意來台灣走一遭,因為他們手上多的是投資案,此時我便可以代勞,只要成功一次後,這些大創投便會找我一起合作。現在,最常與我合作的投資公司,就是高盛集團。」「所謂的『附加價值』,其實就是幫美國公司跑來台灣,幫忙找尋可能合作的廠商。」林宗聖對台灣IT產業的成就深感驕傲,因為台灣擁有完整的零組件、封測等生產鏈,其他國家對這些廠商的熟悉度,絕對比不上本土的中華開發,「所以,不少大型創投都願意跟我合作,我跟著大創投一起投資,投錯的機會便相對低得多。」在中華開發任職的4年當中,林宗聖成功替中華開發在美國投資獲利,其中讓他印象最深刻的個案,當屬投資QUAKE這家零組件設計公司,「QUAKE員工約有450人,總公司設在加拿大渥太華,但行銷部門則設在美國,中華開發投資QUAKE約5、600萬美元,2年之後將股份賣出,獲利超過1000萬美元。」
#@1@#2004年,林宗聖決定離開中華開發,除了中華開發受限於政府政策,不能投資中國,中華開發賤賣在美國的投資、與新的經營高層理念不同,也讓他萌生離意。此時,過去曾經與他合作過的創投公司如NEA、Walden、MDV,都希望找他合作,「我於是前往上海,幫美國創投公司考察中國的企業。」2006年初,中華開發前總經理胡定吾邀林宗聖共創華生資本,他決定回到台灣,「我們的目標是,打造一家具國際水準的投資公司,初期設定以投資大中華區為主。」「跟中國人做生意,的確與美國人做生意大不相同。」林宗聖表示,全世界都知道中國是個淘金天堂,然而歐美國家的投資者,卻很難了解中國的商業文化,台灣投資者擁有相對優勢,「中國企業裡,存在許多西方人無法理解的現象;例如,多數企業缺乏專業經理人,家族企業裡權力結構錯綜複雜,誰才是真正能做決策的人,歐洲人、美國人根本搞不清楚。」「更麻煩的是,中國企業根本沒有透明度可言,你向他們要帳目,他們會問你要外帳,還是內帳,連國家育成中心也在作盜版,完全沒有智慧財產權的概念。」林宗聖坦承,在中國投資的挑戰、風險都更大,但投資要獲利卻非得在全球經濟成長最快速的地方,「如果有一天,中國的經濟成長停滯了,俄羅斯卻快速往前衝,我就會轉往俄羅斯投資。」
#@1@#「2000年,是台灣創投最興盛的時候。」林宗聖笑著說,1997年之前,台灣創投管理的公司,大約只有30多家,2000年時,家數成長到約180家,而現在2008年,家數只剩下不到100家,「其實,投資不外乎看產業趨勢,還有這家公司的發展潛力、經營團隊,而最具投資價值的,就是實而不華的公司。」「至於投資要成功,也只有2個重點。」林宗聖表示,最真實的道理通常最簡單,「就是兩個D,一是Discipline,堅守原則,二是Dynamic,即懂得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