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日,美國唯一有資格判定經濟循環周期的半官方機構: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對美國經濟做出最終宣判,NBER表示,美國經濟自2007年12月就已經進入衰退周期,並且認定本次衰退可能是二次大戰以來最嚴重的一次。自1929年以來,加上本次,美國經濟共經歷14次衰退期,最短歷時為6個月,最長則為43個月,該次出現在經濟大蕭條期間。以目前經濟衰退已經13個月的情況來看,期間長度僅次於1973~1975年和1981~1982年因為2次石油危機所導致的衰退,該2次期間皆為16個月(見下頁附表)。既然美國經濟陷入衰退,已經化暗為明,成了不爭的事實,到底會有多嚴重、歷時會有多長,相信會是投資人很關心的議題。這些問題或許沒有明確的答覆,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本次的經濟衰退程度會是1982年以來最糟的狀況。
#@1@#以ISM製造業指數來看,於11月份的數據來到36.2,距離1982年時最低的35.5相差無幾。該數據是以50做為基準,越小於50表示景氣越不佳。因此,美國當前製造業環境是相當低迷的。另外,美國11月失業率為6.7%,已經較2007年3月的4.4%,增加了2.3%。不過,美國民眾的失業噩夢恐怕難以結束,高盛證券預估在2009年底,失業率會攀升至9.0%,這也將會是1982年以來的最高水準,當時失業率曾至10.8%。企業裁員、房價下跌、年終獎金和退休金都縮水,都讓美國人不能再像過去過著寅支卯糧的生活。觀察美國的儲蓄率動向,根據美林證券的資料,在2007年第4季時,美國個人的儲蓄率曾為0%水準,在2008年第3季時,已經略微攀升至1.1%;美林證券預估,2009年美國人民的儲蓄率會攀高至3.4%,而到了2010年進一步上揚至4.2%。生活的不確定性增加,讓美國民眾開始儲蓄了,這對於美國經濟長期來說,是一個正向的發展,民間債務的減少,會有助整體經濟體質的健全度。不過,短期而言卻是個壞現象。美國市場研究公司Spending Pulse表示:「即使各大百貨公司在年終大打折扣戰,試圖吸引消費者回籠,但2008年11月和12月的消費者支出仍可能大幅萎縮4%,並且2008年美國耶誕假期消費,可能會創下1969年來最大跌幅。」
#@1@#在消費者支出減少之餘,美國企業和消費信貸的違約率都逐漸在攀升當中。依據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資料,美國高收益公司債違約率由2008年10月的3.3%,上升至3.4%,預估年底將攀高至4.6%,而且未來12個月恐大幅上揚至10.7%,意味美國企業未來1年恐怕將面臨不小規模的倒閉潮,而且2009年上半年將會是最兇險的6個月。在個人消費性貸款方面,也呈現同樣的狀況。根據彭博資訊,在2005年12月,美國消費性貸款違約率僅有2.68%,到了2008年9月,該數據一路攀升至3.69%(圖1)。單以信用卡違約率來看,惡化程度更加劇烈,高盛證券在2008年12月16日的銀行業報告即指出,統計美國前6大信用卡發卡公司的資料,至2008年11月為止,信用卡違約率平均為4.95%,相較2008年6月的4.05%,增幅高達22%。美國民眾償還債務能力下降,對於銀行資產品質的確構成極大的壓力。
#@1@#基本上,美國當前的經濟情勢的確是相當惡劣的,來自基本面的利空訊息難免會在未來持續發酵,因此,也有投資人會擔心美國經濟是否會掉入無盡的深淵。不過,統計目前重要機構或投資大師的看法,大致對於美國經濟並不算太過悲觀。美國聯準會前主席葛林斯班於12月中在經濟學人撰文表示,金融市場可能在未來6到12個月內回春;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卡恩在接受西班牙報紙採訪時指出,美國經濟可能在2009年底或2010年初開始復甦。另外,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的報告認為,美國經濟衰退將持續18個月,2009年第3季可望復甦。另一方面,就外資券商的看法,大致也是傾向美國經濟在2009年下半年可能好轉,以一向最為悲觀的美林證券首席總經分析師羅斯伯格之總經預測,「預期在2009年第4季,美國GDP成長率就有機會至少回到零成長。」
#@1@#為何當前的經濟看法,都是相信美國經濟不致重演日本在1990年代失落10年的歷史?我們可以幾點來做觀察:1. 日本股市和房市在1989~1990年時,發生崩跌式下滑,經濟也同步陷入衰退,不過在數年後,日本銀行才開始打銷不良資產的損失,這點是最大的關鍵。2. 在1997年時,日本政府終於為銀行業注資,提供其資金。3. 日本政府雖然有啟動擴大財政政策,但大多年份直接刺激的需求效果占GDP都在1%以下,規模不夠龐大。4. 直到了2001年,日本央行才開始貨幣數量寬鬆政策。顯見日本官方慢動作的拯救行為,是日本發生失落10年很大的因素,導致呆帳在銀行停滯過久,信用環境有如一灘死水,金融體系沒有發揮該有活絡實體經濟的功能,這和當前美國銀行積極打銷呆帳,而且聯準會積極釋出貨幣,和歐巴馬上任後可能即將推出高達1兆美元的經濟振興方案,來刺激經濟景氣的情況大不相同。倘若要用一個數據來做為指標,以聖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所公布的貨幣乘數為依據,如果代表貨幣數量的M1之貨幣乘數能從現在的1倍,回復到先前正常的1.6倍水準,就可以代表美國銀行體系已開始恢復正常的借貸功能,並能大幅避免美國經濟重蹈日本當年覆轍之機會。
#@1@#德國股神科斯托蘭尼曾表示:「股票市場的趨勢由貨幣和心理所決定,當貨幣和心理都呈正面時,股票才會上揚。2個因素都是負面時,指數就會下跌。」的確,觀察歷史上各國股市走勢,股票的本益比有時可以高達30、40倍,甚至更高,不過有時卻會來到僅有5到6倍。股票價格可以很高,有時只能很低,決定的因素不外乎就是貨幣是否寬鬆和投資人的持有信心。至於貨幣數量是否相對寬鬆,可觀察貨幣市場基金的總資產占史坦普500指數之市值比重(圖2),在市場資金瘋狂湧入貨幣市場基金避險,和聯準會大幅釋出貨幣基數之下,該數值已接近50%,高於30年來平均的18.2%甚多,且為30年來最高水準。倘若再加入現金及銀行存款的資料,相對於史坦普500指數的市值,可以高達74%。根據彭博資訊資料,先前8次該比重來到相對高點時,接下來半年史坦普500指數平均上揚24%,在1974年和1982年時,美股更分別半年大漲31%和36%。葛林斯班於12月中旬在經濟學人的文章裡同時提到,雖然當前的市場恐懼情緒是經濟大蕭條以來僅見,不過他認為人性都是偏向樂觀和貪婪的,這也是他相信信貸市場有希望在半年至一年間反轉而上的主因。目前市場上並不缺資金,只不過礙於恐懼心理,投資人朝風險趨避的方向移動,不過隨著各國將利率紛紛向0%靠攏,預期追求更高收益的欲望,還是有機會回到風險性較高的市場,也為股市提供更大的推升動能。
#@1@#回顧2008年一年來金融市場的變化,應該能讓許多投資人畢生難忘。值此股市看似充滿風險之際,巴菲特和有「歐洲彼得.林區」之稱的安東尼.波頓都表示,倘若投資人一直等待經濟到了底部才打算進場,恐怕會錯過股市開啟牛市的第一個階段。的確,以過去的歷史經驗來看,美股往往提前經濟衰退期結束3到6個月,如果美國經濟在2009年下半年復甦有望,那麼2009年的第1季,會是投資人長線不可錯過的進場機會。(本文作者為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副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