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風暴下,台灣經濟受全球化影響而動搖不已,景氣非為拋物線下垂,反而垂直下降;同時,國內目前正有高達50萬人失業,更隱含多少社會問題。行政院於是提出唯有擴大國內需求,才能維持經濟穩定成長的政策目標,同時打算以系列補助紓困方案「挺企業」。但即使是在如此人心惶惶,猶如災難來臨情況下,正是應該好好反省國內產業發展策略的時機。過去台灣經濟發展產業政策一向以出口導向為主,只要出口有競爭優勢,即認為有利可圖,政策上亦大大獎勵推動,在這種比較利益的考量下,幾乎認為台灣只要扶植幾個能賺取大量外匯和創造帶動效益的明星產業即可,如一、二十年來高度成長的半導體和面板產業。但這種只講究投資報酬的政策策略,一旦出口急速衰退,立刻對國內整體經濟造成負面影響,也相對顯現出政府在其他非以出口導向的產業政策和需求上的不足。2008年歐盟執委會在「2020年2個20目標─歐盟氣候變遷的契機」通訊中指出,歐盟27個會員國將在2020年前完成溫室氣體排放量20%減量及再生能源占歐盟能源結構20%的政策目標;經濟上產生的效果,就是再生能源科技產值將達200億歐元及100萬個職缺,同樣因應氣候變遷所運用的低碳科技將衍生超過3400萬個工作職缺及年產值超過2270億歐元。其意涵是非出口導向的環保能源產業也可以創造出非常大的產值和職缺,並促進相關經濟活動成長。目前經濟環境惡劣,當政府正打算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穩定,並且要救存那些過去動輒加發年薪倍數年終獎金的明星產業,如今淪為向政府要求紓困對象之際,是否也可趁機好好省視過去相對忽略的其他產業─譬如環境和能源政策。台灣要的不見得非得是一個純靠出口賺錢的產業未來,而是真正能達成台灣和全球環境改善目標的產業政策;台灣有的也不一定完全就是關鍵技術比較利益高的產業,而是一個真正達成能源多元化,不再完全依賴石油進口,避開高油價時代來臨的成熟社會。當一個政府能真正思考到人民要的生活型態和品質,分得清楚提供公共財和獎勵研發才是政府的角色所在,拋棄純粹市場報酬的偏見,才能真正由開發中國家進步到已開發國家。即使金融風暴和50萬人失業,若能以環境能源政策帶領相關經濟發展,不但能趁機調整產業結構,且創造環境高品質的社會,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