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買賣房子或是土地,最重要的是讓客戶感受到你服務的真誠,當他們信任你時,下次交易還會找你。」5年多前以38歲高齡投身房仲業,2008年成交金額至少超過5億元以上,台灣房屋青埔分公司業務主任王桂圓發出爽朗的笑聲說。
#@1@#從她開朗的言談中,很難發覺她揹負了全家的生計壓力。移民加拿大多年的她,因為先生身體不適,得待在家裡休養,兩人經過長達1年的討論後,決定由王桂圓扮演「女主外」的角色,回到台灣負責賺錢養家。在加拿大,她教古箏及中文貼補家用,2003年4月底回國,卻投身房仲業?王桂圓說得明白:「我那時已經38歲,不可能從基層做起,做業務,才有機會賺大錢。」她是很有計畫性的選擇房仲業,因為相較於保險及汽車銷售,她對房仲業較有好感;再者,她跟先生商量的那一年,已上網做足功課,回國前上網遞履歷,回國第5天就進入北區房屋(現改為台灣房屋)上班。而會選擇事業的起點從台灣房屋開始,主要是她在中壢買的第一棟房子就是透過台灣房屋。
#@1@#不過,她回國的當時,台灣正籠罩在SARS陰影,回國前,加拿大的朋友從網路得知台灣的和平醫院還封院,勸她延後回國,王桂圓卻認為,「都計畫好了,決定要做,就去做了!」就這樣拎著簡單的行李隻身返台。王桂圓似乎得到老天爺眷顧般,當很多房仲新人前3個月受訓期間還可能「抱鴨蛋」,但她第2個月就成交1戶3百多萬元的房子,且拜台灣房市自SARS之後,從谷底反彈,持續有案件成交。「很可能我傻傻的,反而讓客戶認為我很真!加上剛開始口才不是很好,他們反而覺得我不會騙他們。」王桂圓又發出爽朗的傻笑聲,絲毫感受不到她身上的經濟壓力。樂觀是她面對經濟壓力不得不自我打氣的方法。她又說:「我沒時間悲觀的,我最慘時,曾經1個月掛掉5個案子,真是欲哭無淚,請教長官怎麼辦?長官打氣說:『你要再更加努力!』我後來想,與其沮喪,還不如利用那些自怨自艾的時間多打幾通電話。」樂觀的她,從不知做業務一個月收入有多少,她想,比一般上班族的2、3萬收入,再增加到5萬元就好,結果,當年度就達成目標後,第2年她設定月入10萬元,結果,又達成。投身房仲5年多,年薪收入就像倒吃甘蔗般,即使面對2008年的房市急凍,但她的業績卻愈來愈好,由於在高鐵青埔站附近成交數筆上億的土地,2008年成交金額超過5億元以上的她,年薪可達4、5百萬元以上。
#@1@#相對於當初舉債過日子,她笑說:「我以前買一雙299元的鞋子,可以穿半年,現在可以買得起2999元的好鞋子,以前用的包包也是299元,現在也可以換名牌包,但我不奢華,3千元的就很好用了。」經過5年多的打拚,每半年要寄一次錢回加拿大養家外,她倒也幫自己買了間小套房棲身,而這些都是靠她早出晚歸,打拚得來的。早先,她在中壢市做房仲,最初以房屋買賣為主,後來接了些土地開發,但比重是房子:土地=7:3,2年前,台灣房屋首席總經理彭培業看準了高鐵青埔站的發展潛力,在此租地設分公司,她轉移陣地到人煙荒蕪的青埔,如今房子與土地成交比重為3:7。在中壢及桃園青埔地區,房子上千萬元就算大筆,但土地交易大都2、3千萬元以上,甚至是上億元,轉以土地為重心的王桂圓說,土地交易雖然比較費時,磨功較多,但果實卻是較甜美的。
#@1@#不過,她也曾因此差點被一位婦人扭送警察局。事情的經過是她獲知有一位地主要賣地,透過調出的地籍圖等資料,到某地址去找地主,但因地主不住在那裡,地址上的遠房親戚因為三不五時就有房仲業上門,不勝其擾後,怒氣剛好發在她身上,直拉著她要到警察局。第一次碰到這種情況的王桂圓,因為身穿台灣房屋的制服,且名片上也有照片,她非常委婉地解說,是透過地籍資料才找上門的,且一再為打擾到屋主感到不好意思。王桂圓一再的打躬作揖,才順利脫困,臨走前,硬塞了張名片給該屋主,希望轉給地主知道。她說:「我原本對該案不抱希望,沒想到,3天後,地主打電話來了,且經過2個月的帶看、價格折衝,最後以2千多萬元成交,所以,『塞名片』這個動作,真的很重要。」積極度之外,還要有敏銳度。從高鐵青埔站一出來,一眼望去,還是一大片未經開發的荒蕪之地,但相關的馬路已經開好了,王桂圓說:「如果看到區內有部車,慢慢地開,八九不離十,不是買方就是地主。」她就開著車,跟在後面,等車子停下來後,趕快上去遞名片。做土地開發,調地籍圖是必做的功課,以了解地主住在哪裡,好去登門拜訪做開發。此外,一有土地買賣,地政單位在做鑑界時,會通知鄰地地主一起來,就會看到某一空地上,有一堆人聚在一起,這時,就要像蒼蠅般圍上去遞名片,找尋機會點。
#@1@#王桂圓說:「土地買賣的機會點比房子多,因為地主透過你賣地,有餘錢的他,也許還想在市中心或哪裡買地,可以一而再、再而三,不像房子,可能一生才買那麼一次。」在服務的過程,曾有開撞球店的買方,只有半夜12點才有空付斡旋金,另有一貫道的買方,一早從台北到楊梅,指名早上6點就到現場看土地,王桂圓都秉持著「當客戶需要我,我就在!」心態,從不發怨言。即使2008年房市不景氣,但她歷年的業績卻是步步高升,她說:「時機再好,也有賣不掉的房子,再不好的時機,也有它的需求點。」因為密切拜訪地主或屋主,讓她能掌握到賣方及買方的需求點,像去年10月賣掉1戶中壢高中旁的2千萬元別墅,是她追蹤4年,每半年寄DM或打一次電話,最後屋主真的想賣後才成交,她笑著說:「還好我命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