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貸風暴引發全球景氣步入衰退,並連帶造成全球金融風暴。根據「2009年全球就業趨勢報告」預測,平均全球失業率恐衝高至7.1%,屆時全世界將會有5000萬人失去工作。
#@1@#亞洲失業人口將超過1億,台灣每月失業人口都在節節上升,為亞洲之最。根據主計處公布,3月份失業率5.81%,失業人口來到63萬人。同時,全台申請失業給付人數也創歷年新高。根據官方統計,2月失業給付申請人數衝破12萬人,是去年同期近5倍。根據1111人力銀行副總經理兼發言人吳睿穎表示,近半年3成1企業曾裁員,平均裁了12%,又以製造傳產業最為嚴重。只是,這一波失業潮又與以往不同,裁員對象已由傳產的基層勞工,進一步擴及到各行業、各階層、各年齡。青年、高學歷者和白領等正不斷加入失業大軍。其中又以45至64歲失業增幅53.05%最快。吳睿穎認為,中高齡失業問題惡化,白領的管理菁英也受到金融海嘯波及。除了中高齡的失業之外,大學以上學歷者的失業率也大增,平均更衝上9.33%,創下歷史新高,高學歷已不代表高就業力。早年在工研院電子所服務,在竹科人力資源界中舉足輕重、現任全元科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培光,深諳科學園區的人力現象,他認為,雖然短期受惠中國大陸「家電下鄉」的急單效應,無薪假狀況趨於緩和,但急單效應有限,前景尚未明朗,科技業至少一年很難擴編人力。真正要降低失業率、改善失業問題,仍有待經濟復甦。金融海嘯帶來失業狂潮,「裁員」與「失業」,已成為上班族最害怕的噩夢。很多上班族被迫失業,造成自尊心受損、自我否定或憤恨悲觀等負面情緒;失業潮已造成社會不安與恐慌現象。
#@1@#失業潮一波接一波,帶來負面影響,也反映在精神科門診。耕莘醫院精神科暨心理衛生中心主任楊聰財表示,「不論失業與否,都有失業恐慌,失業最大的衝擊,不僅是工作的失去,而是社經地位被剝奪與自我價值的失落。」因為失業壓力與對未來的不確定感,前往就診人數,最近有暴增的趨勢。楊聰財強調,金融海嘯以來,求診出現三大類族群。第一類族群是放無薪假與失業者,心靈受創、鬱悶恐慌,輕者會有環境適應障礙;重者會變成嚴重性憂鬱症。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第二類擔心被裁的上班族,面對工作量劇增與不安的心理壓力,出現「慢性疲勞症候群」者愈來愈多;第三類是一般病患,精神緊繃、心情易怒、腸胃不適、注意力渙散,引發所謂的「廣泛性焦慮症」,更是求診增加比例最高的族群。楊聰財指出,臨床上,80%尋求醫療協助者皆以女性為主,他強調,不分男女、失業或就業者,都該正視「情緒」課題,並指出情緒若無法適當管理,造成轉換不適應,會造成腦部(海馬迴)受到傷害,以致記憶力受損,嚴重會導致早發性失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