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時尚 正流行作者:恬忻.布蘭查德(Tamsin Blanchard)譯者:黃丹力出版社:山岳文化出版日期:2009年4月花花世界好萊塢一有什麼動靜,你就知道空氣中會有東西在蠢蠢欲動。綠色是最近受好萊塢青睞的故事情節,高爾的《不願面對的真相》引發這一波行動,李奧納多.狄卡皮歐成了這場戲的主角。他的電影《第11個小時》目的在讓全球暖化,嗯,繼爭議的鑽石之後,成為最熱門話題。在2007年勞勃.瑞福的日舞影展上,絕大部分都與綠色議題有關,影展上播放關於環境的短片,祭出名人論壇,參與的有再現嬉皮風的黛瑞.漢娜和蘿拉.鄧恩。坎城的美國館第一次實行碳中和,方法是向「天然能源」機構購買碳補償,甚至電影拍攝工作本身也正進行全盤考量。
#@1@#你一想到好萊塢,就想到大製作的電影鉅片,讓你驚心膽跳的爆破、花大錢,什麼都多。娛樂工業每年光是貨車、發電機和特效,就產生超過14萬噸的臭氧和柴油污染,私人噴射機、汽車房屋和直昇機之旅只是愈來愈擴大的冰山一角。不過這一行懂得從善如流,2004年《明天過後》成了被公布為碳中和的第一部影片,二十世紀福斯公司付了20萬美金給一項重新造林計畫,以補償其大約1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而且從《不願面對的真相》開始,標準做法就成形了,電影工作室實際聘用了專人負責回收、永續議題,以及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當然改變電影製作世界的主要力量來自明星,似乎已經有不少人開始認真看待環境。卡麥蓉.狄亞茲強烈要求她的電影《偷穿高跟鞋》要有「綠色環保標章」。未來她和其他像她一樣的人可能會起而要求他們的合約必須列出碳中和,還有「電影拍攝中不得有動物受到傷害」。對抗全球暖化而新成立的機構「全球冷卻」獲得名人支持打擊氣候變遷,它的目標是說服10億人一起降低他們的碳排放,1年只要1噸,總共持續10年,科學家因此希望這足以避免氣候變遷到達臨界點。喬許.哈奈特、凱蒂.彤絲朵、紅粉佳人、殺手樂團、激光樂團,以及席安娜.米勒等人莫不全力相挺。布萊德.彼特和奧蘭多.布魯更往前跨出一步,蓋起了綠建築,布魯說他位於倫敦的新公寓「已經盡我所能做到環保節能,屋頂上有太陽能板、省電燈泡──這是更新的科技,基本上是對生態環境無害的。不可能每個人都過完全的綠色生活型態,不過我們的舉手之勞就能幫助減緩全球暖化。」到處都有人從小地方開始發揮大影響,像莎莉.賽隆就要求她新電影的定裝要使用有機化妝品(據報導全都來自www.alchemistsapprentice.com);泰莉.海契被人瞧見在一個有機農場上開著太陽能環保休旅車度假;卡麥蓉.狄亞茲的環保指南《綠色手冊》(The Green Book)正進入完稿,裡頭集結了賈斯汀.提姆布萊克、史嘉蕾.喬韓森等多人提供經驗和點子。好就好在,好萊塢登高一呼,我們其他人就會起而仿效,管他什麼政治人物呢?真正改變人們的態度和生活型態的力量來自我們的名人,每出一個開著耗油的賓士和習慣收集整組手提包的芭黎絲.希爾頓,就有一個安潔莉娜.裘莉或史嘉蕾.喬韓森,這些都是又酷又有愛心的偶像。
#@1@#李奧納多.狄卡皮歐─李奧儼然已經是一個很有主見的環境保護論者,他的影響力大過許多政治人物,他是一個有使命的人,他的超棒環保網站(www.leonardodicaprio.org)提供新聞和短片,並且給予建議,告訴你如何盡一分心,他的紀錄片《第11個小時》接續高爾《不願面對的真相》未盡的部分。他說:「全球暖化不是我們今天面臨的最大環境挑戰,而是全人類面臨的最重要議題之一,我們都必須提高對全球暖化,以及我們人類面臨之問題的警覺,為了地球的未來,盡一己之力提倡永續環境的未來。」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基金會成立於1998年,成立以來透過與相關機構合作,積極培養對環境議題的認識,舉幾個例子,像「天然資源防護委員會」、「美國全球綠化」、「國際動物福利基金會」以及「國家地理雜誌兒童版」。娜塔莉.波曼─打從8歲起就是一個素食主義者(難怪她喜歡Beyond Skin的鞋),她長久以來就是環保的擁護者,12歲時還加入一個為環境奔走的歌舞團。2005年娜塔莉.波曼為「國際社會援助基金會」到烏干達、瓜地馬拉和厄瓜多出任希望大使,這個機構提倡小額借貸金援貧窮國家的女性事業。她在到訪前說:「我根本不知道世界上3分之2的人口是赤貧,一天的生活費不到1美金,那些人有百分之70是女人和小孩。在美國,學校裡不會教你這些事。」譚蒂.紐頓─譚蒂從小在英國西南的康沃爾郡長大,因而保有一些西部鄉村的美德,自己把BMW換成Toyota的油電混合動力車普銳斯(Prius),還建議她的名人朋友也這樣做。她具有環境和社會責任感,聖誕節時自己打毛線送給家人和朋友當禮物,又讓人對她的印象加分。黛瑞.漢娜─黛瑞一身有機丹寧布,金髮紮成豬尾巴,她讓鄉野生活變得很酷。她是一個十足的環境主義者,以身體力行遠離供電系統,在洛磯山裡蓋了間太陽能的環保屋。她的部落格(www.dhlovelife.com)提倡與地球和平共存,並尊重與所有生物之間的聯繫關係,她最近才說:「我不想買奴工製造的環保牛仔褲,或是被綁架的小孩收成的巧克力,更不想買刀耕火種法做成或大老遠從世界另一端運送來的生化燃料。」好棒,黛瑞!
#@1@#瑪姬.賈倫荷─她是一個反戰異議分子,也是一個全方位的酷妞,她的多變造型有那麼點隨意搭的味道,可能是從二手店來的,也很有可能是Prada來的,她把兩者都穿出一種悠閒的風格。茱兒.芭莉摩─茱兒與同為女演員的瑞秋.懷茲是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對抗飢餓的大使,她最近才從肯亞回來,正計畫到蘇丹的達佛。她說:「我想不出有任何議題,比看見世界上再也沒有一個學校孩童挨餓來得重要,要讓一個學校的孩子吃飽是一件多麼簡單的事──可是它卻需要奇蹟,我自己曾親眼目睹。」茱莉亞.勞勃茲─她位於濱海小城馬里布的家是個不折不扣的綠建築,用的是回收瓷磚和竹子地板,她回收嬰兒衣服高居榜首(可能有些是她自己的),她還在慈善二手店幫她正在學步的雙胞胎買遊戲服。勞勃茲支持「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並於2006年成為「地球生化燃料諮詢委員會」主席,推廣生質柴油和乙醇燃料。安潔拉.林德沃─這位美國模特兒和女演員,是個不遺餘力的環境主義論者和素食主義者,是推動綠色消費習慣的「拼貼基金會」創辦人暨董事長,在年輕人當中提倡做任何選擇時能帶入環保意識。她於2004年和2005年獲「永續基金會」的西雅圖總部提名為最會打扮的環保人士。這樣你就知道在好萊塢要和誰做朋友,話說回來,一個女生如果要走紅地毯或參加一場上流盛會,她要上哪兒治裝?狗仔隊的鎂光燈可是毫不留情的。
#@1@#當然高級時裝是一個心動的選擇──你走的時尚連鎖店愈高級,衣服就愈持久,一件范倫鐵諾的晚宴服只用品質最好的手工布料,由最精湛的手藝的高價位女裁縫師一針一針縫起來,甚至連8成在印度加工的珠飾,都有可能出自高身價的熟練工匠之手,一點也不馬虎。真正的環保激進分子可能沈迷於有一點回收材料的高級時裝,像英國設計師蓋瑞.哈維(Gary Harvey)的精心傑作。他不落俗套的報紙裝,採用了30份財經時報,保證一定登上頭版。還有一群炙手可熱的新設計師,他們用有機材料製作出絕妙的衣服,並採用對地球無害的染製技術和創新的商業手法。在洛杉磯,你不能不知道琳達.盧德米克(Linda Loudermilk),她走在環保時尚的前線,使用創新布料,舉凡樹和海藻為主的纖維,到回收的古典蕾絲、有機棉和絲質竹製纖維等不一而足。如同她的名人愛用者珍.芳達在《大衛.萊特曼秀》裡所形容的:「它是對環境無害的,上衣是牛奶做的,褲子是大麻做的,所以我的上半身可以喝,下半身可以抽。」果然美味!在歐洲有諾赫(Noir),這是一個「原料乾淨」的設計師品牌,由出身丹麥的彼得.印沃森(Peter Ingwersen)創立,彼得的市場主要在高消費群,有一群名人、超級名模和哈維妮可斯(Harvey Nichols)百貨顧客之類的死忠愛用者。他為有社會責任感的時尚注入性感,在烏干達經營一個有機棉花田,做得有模有樣,研究了最適合在蘇丹南部種植的棉花種子之後,他還得獲得聯合國首肯才能使用戰區來的種子!
#@1@#Noir的理念是投資未來,他們的棉花不便宜,可是如果一切進行順利,彼得將可以生產足量供應他自己的專櫃,並且賣給有意大量購買精選奢華有機品的高消費時尚公司,營收的百分之一捐給「諾赫基金會」,再捐回給迫切需要的非洲農人。買得起他的設計品的人,也為自己帶來滿足感。任何環保一線名人的購物清單首選,當然就是史黛拉.麥卡尼(Stella McCartney),她深受好朋友凱蒂、葛妮絲、瑪丹娜和娜塔莉.波曼的喜愛,也是我們其他人求之不得的名牌。「我們一直都採用有機棉和有機丹寧,」史黛拉對我說:「只要可以,我們就儘量使用有機布料、竹製纖維和回收材料。我們還沒做到最好,我們也不是一個捍衛環保的品牌,不過我們絕對關心環保,我們的業務運作是靠風力發電,我們還使用可生物分解的玉米粉袋子。時尚圈裡很少有人想到責任這回事,可是我們不是天使,我也不想說教或自以為了不起。你永遠不可能完美,永遠都有漏洞可以挑剔,只是我想盡一點心總比什麼都沒做好。」我們就這樣發現自己來到了盡頭,人類顯然對我們地球的環保生活方式有毀滅性的衝擊,因為還在等,因為我們轉過去不看自然發出的警訊,因為我們的政治、企業領導人始終忽略指證歷歷的科學證據,在在使得我們面臨更艱鉅的挑戰。不管我們喜不喜歡,我們正處在一個環保化的時代。
#@1@#作 者:平野友朗譯 者:黃瓊仙出 版 社:寶鼎出版出版日期:2009年4月網拍達人、部落客的春天……看到廣告大力放送,毫無經驗的素人誤以為只要利用網拍、寫寫部落格,就能和這些高手一樣賺進大把的新台幣,其實不過像是誤入叢林的小白兔,最終落得失敗的下場。網路世界的商機,不在於如何使用網路,而是活用網路,激發網路的潛在商機,找出網路的潛在客群。本書徹底解析電子報的特性及商業潛力,推翻大家對電子報的刻板印象,確實掌握電子報的特質,創造無限的商業契機。寶鼎出版總編輯林憶純表示:「電子報不只是廣告,它更代表發行者個人的Show Table!小至心情點滴的分享,大至商業策略的結盟或是企畫開展,樣樣都是發行者可以獨秀,甚至與網友分享的好東西……。」「發行者必須清楚知道:自己的電子報究竟缺少什麼?大家之所以點閱你的電子報,圖的又是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