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第三次江陳會落幕,雖然台灣與中國在金融市場開放上,備受外界期待的金融MOU(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並未如預期般簽定,不過,總算順利簽定了海峽兩岸金融合作協定,且激勵金融股股價以一根又一根漲停板的表現,大動作演出慶祝行情,甚至成為主導當前台股漲跌的重心。在此題材效應下,不難想見,單就一個合作協定便能為台股帶來如此成果,未來正式簽署MOU,甚至是確立市場准入相關條件與辦法後,金融股的表現勢必更加值得期待。從近期各家金控針對第1季營運狀況召開法說會的內容來看,幾乎每一家都把登陸的期待與策略掛在嘴邊,雖說趨勢所及,許多業者基於為了讓股價好的前提,哪怕根本就去不成也好歹要喊一喊,不外乎是人之常情,在所難免。不過,進一步評估目前中國金融業者在各方面條件上都已具備壓倒性的優勢,儘管當地市場商機無限,此時登陸到底有哪些競爭優勢可以一較高下,仍是當前最受矚目的考量要素。
#@1@#根據目前兩岸金融市場開放進程來看,在早前已經簽定兩岸金融合作協定之後,下一步便是著手完成個別項目的金融MOU簽署,過後才會談及市場准入等相關實際執行細節。值得注意的是,金管會內部高層人士指出,目前包括開放QDII(境內合格機構投資者)可投資台股,分別在MOU簽定前後可達基金募集規模的3%、10%比重,以及中國產業可以投資台灣99項產業等法令,現在僅止於台灣單方面的開放,中國的法令尚未正式許可。換言之,現在陸資其實還不能真正來台投資,實質利多效應還需等待進一步的開放才會浮現。「這就跟男女雙方的婚嫁一樣,現在男方(台灣)對女方(中國)有意思,女方也對男方有興趣,那麼男方先做出些動作表示誠意,接下來也得看女方的回應才能決定下一步該怎麼做。」雖然農曆年後至第三次江陳會期間,金管會局長職級以上多位官員曾前往中國,實地與中國官方就MOU細節進行磋商,甚至互相遞送合作草書作為參考依據,但自兩岸金融合作協定簽署至今,雙方官員便不再有往來交流,進度如同停擺,因此究竟能否在6月順利簽定個別金融產業項目的MOU,仍屬未知。一位不願曝光的中國金融圈重量級人士指出,以現階段兩岸金融市場開放態勢評估,雖然台灣方面希望優先開放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不過,中國政府則希望先開放二線城市作為試點,像是近期沸沸揚揚的海西特區,便是很好的例子。
#@1@#作法上包括開放區域型銀行讓台資銀行參股,比照富邦金控(2881)參股廈商銀模式,或是直接設立分行或子行等,都是可行的辦法。因為中國政府相當了解目前當地區域型銀行在管理、技術、人才、獲利等各方面均有待強化,若能透過台資銀行進駐,並帶來既有技術植入,不僅符合目前開放金融市場的規劃,同時也能達到提振區域型銀行金融水平的預期,可說一舉數得。有鑑於此,未來可能會朝向提供誘因的作法,像是提供一線城市設立子行、現行532條款(總資產5億美元以上、成立至少30年、大陸辦事處成立2年以上)的放寬等條件,吸引台資銀行前來。「只要政策開放了,去中國做生意這件事就再也不是個問題,但真正必須要評估的地方在於,台灣金融業者去了之後要做什麼?要怎麼獲利?」包括銀行公會理事長張秀蓮、證券同業公會理事長黃敏助、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杜純琛,以及期貨同業公會理事長賀鳴珩均不約而同指出,中國市場雖大,但今時今日才進入早已錯失良機,不但國際大型金融機構先行卡位已久,甚至中國當地業者規模亦已壯大,對台灣金融業者來說,還存有的競爭利基所剩無幾。在這樣的情況下,真正必須要思考的關鍵,應該在於未來到底要做什麼生意?
#@1@#中國四大銀行(中、農、工、建)個個都有上萬間通路據點,資產市值更位列全球銀行總排名的前段班,加上花旗、匯豐、渣打銀行等國際大型金融機構卡位多年,現今市場競爭之激烈已不輸台灣、香港,更凸顯台灣的銀行業者此刻前去腹背受敵的窘況。不過張秀蓮則認為,這些先天上的體質差異,台灣的銀行業者多數早就調查得一清二楚,特別是目前在中國設有辦事處的7家銀行,更已進行過完善的戰略評估,兩岸金融市場一旦開放,接下來該憑藉怎樣的利基點與對岸競爭,甚至應該以哪些地區作為主要起攻點,這些都已是了然於胸的事情。「以台灣銀行來說,便會著重於擁有嚴謹且完整的授信系統優勢,以及風險控管能力,鎖定台商客群,深耕當地市場。」張秀蓮認為,銀行主要業務項目還是在做存放款的生意,風險始終都要擺在第一順位,所以,善用現有台商客戶基礎的優勢,相對是較佳的作法。另外,儘管當前台灣的銀行業規模普遍較小,但公股銀行可透過提高釋股上限至40%,民營銀行可吸引外資、陸資進入擴大規模,甚至採取參股、併購等模式壯大實力,如此一來,當遇到中國銀行業者競爭時,便不會流於一面倒的挨打局面。
#@1@#黃敏助也指出,在中國107家證券公司中,僅有9家是有外資參股合資,因為中國證券市場是在政府主導下,採取保護國內券商政策的作法,既不允許獨資外資券商設立,且只要有外資券商合資或入股未上市券商,就無法承作A股經紀業務,以及A、B股的自營業務;加上中國證券市場近年來擴張相當迅速,市值又朝大者恆大的局面邁進,對台灣證券業者來說,不但入股並不容易,想合作切入經紀、承銷市場更是難上加難。「台灣證券業者並非沒有競爭優勢與條件,但亟需政府在兩岸金融市場開放的協商上,能夠大力爭取突破限制僵局。」黃敏助坦言,台灣券商相較於其他大型國際外資券商,在文化、語言的隔閡上相對具有優勢,容易適應中國證券市場環境。此外,台灣券商存有台商客戶基礎,可藉由推動台商回台上市,整合兩岸三地證券市場商機,加上在新金融商品的創新能力、信用交易市場經驗、客戶關係管理,以及風險控管能力上均較中國國內券商來得好,可善用長久累積的外資基礎,將中國作為與國際投資銀行策略聯盟的跳板。
#@1@#從中國與台灣目前基金市場結構對照觀察來看,杜純琛表示,2008年台灣前10大投信合計資產規模共新台幣9714億元,中國資產管理達新台幣1000億元以上的公司卻有32家,規模最大的華夏投信更有人民幣1750億元資產淨值,以人民幣對新台幣匯率1:5來計算,折合新台幣約8750億元,單是中國1家投信公司的資產就等同於台灣前10大投信之總和。此外,即使2008年全球遭受金融海嘯衝擊,中國基金平均規模卻仍可保有41億人民幣(約當新台幣205億元)之多(圖1);相較台灣基金平均規模減少50%至新台幣31.61億元水準(圖2),中國市場深度以及不利台灣基金業者的競爭條件可見一斑。「建議政府應將QDII與QFII(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議題一併納入金融MOU的協商範圍,不但符合雙向對等開放原則,並可抵消、降低資金流動引發匯率波動的疑慮。」杜純琛認為,相對於新加坡、香港主要以境外基金為主體的基金市場結構,台灣投信投顧產業的發展經驗對中國來說,明顯具有借鏡價值,甚至中國現行證券市場規範參考台灣法規的作法,也十分明顯。尤其近年來中國人民財富累積迅速,中國政府為求舒緩資金過剩壓力,陸續制定開放QDII投資海外等政策,這也提供中國基金公司未來在如何發展海外商品,與國外顧問公司合作,以及主管機關如何規範市場等,都有與台灣業者積極交流的合作意願,並可望促使台灣投信投顧業奠定良好的持續發展空間。也是在這裡做生意相當重要的關鍵,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