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總裁彭淮南在2009年10月底,要求銀行注意房貸授信風險控管,不要貸款給房市投資客,希望銀行不要再殺低利率搶房貸市場,助長房市炒作及投機風氣,使房價炒得更高,讓受薪階級更買不起房子。
#@1@#彭總裁的這番提醒,被房地產市場解讀為「央行擔心房市會出現泡沫化,對於房市過熱的景氣開始在踩煞車。」這也讓一向被房地產業者視為是「空頭總司令」的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張金鶚終於有了「知音」。張金鶚很高興地向媒體表示:「對於彭總裁擔心房價炒作太高,會有泡沫化危機的看法,我相當認同,而且特別是豪宅市場將最先產生泡沫化危機。」張金鶚強調,台灣目前M1B年增率隨時可能反轉向下,加上建築執照與預售屋推案量逐漸下滑,以及2010年央行很有可能升息,這對於未來房價都會產生衝擊。
#@1@#台灣房屋首席總經理彭培業對於彭總裁的警告表示「一點都不意外」,他認為:「台灣豪宅市場不會有崩盤危機。」目前豪宅供給量仍相當稀少,「尤其是具稀有性的好產品,有錢人搶翻天」,因此不會有影響。更何況,豪宅投資客握有大量資金,根本不需貸款,這些人往往都是金融機構極力爭取的客戶,銀行都想跟這些人做生意,「他們(指投資客)來借錢,都有十足擔保品,是銀行的好客戶。」一位金融機構放款部主管私下如此表示。 彭培業指出:「從國際利率走勢上觀察,雖然未來升息是必然的,但只要房屋貸款利率不超過5%,那麼對房價的壓抑將相當有限。」潤泰建設財務副總經理葉天政表示:「房地產要出現回檔修正,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讓房地產持有者的成本增加,換句話說,就是調高放款利率,當持有房地產變成一種沉重負擔之際,持有多戶不動產投資(投機)者,就會開始賣房子,市場供應量增加,房價自然會出現修正效果。」然而,以現階段利率水準以及當前政治、經濟環境來看,就算利率未來會調升,應該還不至於造成房屋持有者「沉重」負擔。
#@1@#施羅德全球主動組合基金經理人王翰瑩指出:「全球地產類股的多頭尚未走完,預期隨著景氣復甦動作加大,地產資產仍將表現亮眼,從資產布局角度來看,不可或缺。」這句話雖然談的是證券市場對資產股的操作,但是,某種程度也反映房地產的現況,「從美國或是中國基本面來看,地產資產正走在上升軌道,其復甦速度,亞洲優於全球。」王翰瑩分析指出,美國房市受惠於首購房屋的減稅措施,新屋開工、營建許可與房價等數據似已露出築底跡象,儘管首購減稅優惠的政策在2009年11月30日到期,但是經過參議員提案將此案延長1年,並將最高減稅金額由原先的8000美元,提升至15000美元,有利美國房市持續穩健復甦,這項法案已經獲得美國總統歐巴馬同意。這樣的地產景氣現象,同樣出現在中國市場,中國不論是量、價都紛紛創新高,房市榮景往上走。
#@1@#復華全球資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陳雅真指出:「根據美國4大房地產統計機構的最新報告,美國房屋銷售情況好轉、房價止跌回升,同時指向美國房價跌勢已經落底。」寶來全球不動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賴盈良也從1.利率是否轉為升息、2.金融體系穩健與否、3.房市領先指標─成屋銷售及新屋開工數據是否好轉、4.商用不動產的量價變化是否轉佳等4項角度,來證實房地產的景氣依舊維持著上揚的格局(見附表)。指標1 利息不升 房市無憂賴盈良表示:「美國經濟已見揚升,聯準會表態將維持現行0~0.25%的利率不變,預料美國最快要到2010上半年才會調升利率。」但若提前升息,對經濟成長將出現打擊。所以,賴盈良提醒大家注意美國BBB公司債與10年公債殖利率的利差變化,2009年10月下旬BBB公司債利率為6.4%,基準利率為3.4%,利差達3%,預計利差還有縮窄空間,但若利差低於2%,有過熱可能,為警戒區。換句話說,以現階段的利率狀況來看地產景氣發展,「最起碼還有6~9個月的安全期。」指標2 金融機構 穩健復甦儘管過去曾經因為美國金融機構倒閉事件引發金融風暴,但是到目前為止,以美國前3大銀行為例,2009年第3季美國銀行財報低於預期,花旗及摩根大通則優於預期。顯然美國金融體系已經度過了金融海嘯的危機,正往健康的道路前進中。金融機構的穩定,對於房市來說,當然就不會有那麼大的壓力,房市的景氣不會受到影響。 指標3 房市數據 漂亮開出再看看大家耳熟能詳的美國「成屋銷售數據」及「新屋開工數據」,這2項數據一般被市場視為房市的2大領先指標,因此,其數據的優劣,對房市未來的變化動見觀瞻。美國2009年8月成屋銷售已經回到2008年9月雷曼兄弟事件之前的水準;2009年9月新屋開工數達59萬戶,雖低於市場預期的61萬戶,但從4月低點47.9萬戶算來,已是明顯回升。 指標4 商用房產 全球成長而根據CBRE(世邦魏理仕不動產)數據,北美地區第2季商用不動產成交金額與上季持平,約100億美元;歐非中東第2季成交金額由第1季的220億美元降低至190億美元;亞太地區第2季成交金額則從第1季的200億美元,增長至270億美元。由於美國及英國商用不動產交易量在2009年第2季已初步止跌,亞洲部分城市的價格應已落底,且亞太地區成交量比歐美地區有起色,投資人可以進一步檢視歐美地區第3季商用不動產的成交案件是否增加。
#@1@#從國際房地產的統計景氣數據觀察,施羅德、復華、寶來等專業投資機構的營建資產相關基金經理人觀點一致認為,「國際營建資產景氣正處於從谷底回升階段」。在這樣的條件下,台灣房地產有什麼理由會與世界潮流背道而馳,出現「修正」走勢呢?更何況,台灣、中國之間的政治、經貿關係出現空前的進展,根據曾任國務院台灣事務主管及美國在台協會理事,現任教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等國際研究學院兩岸問題專家卜道維(David G. Brown)最新發表的論文指出,「兩岸簽定MOU與ECFA之外,加上第4次『江陳會』也可望召開,兩岸在2009年剩下的幾個月中,還會出現持續進展,應會再有突破。」
#@1@#其實,仔細算一下,從1993年辜汪會談,簽署辜汪共同協議等4項協議後,兩岸中止10餘年的協商,兩岸關係停擺了10餘年,在2008年馬英九總統上任後,採取「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前提之下,重新恢復進行海基會與海協會制度化協商。結果,短短1年簽署9項協議,這些協議都是在辜汪會談的年代難以想像的重大協議,包括完成兩岸大三通的兩岸海、空運直航協議、大陸觀光客來台、金融合作協議、共同打擊犯罪與司法互助協議等等。兩岸也共同發表1篇關於陸資來台聲明。在兩岸經濟逐步開放、政治安定的前提下,又搭上全球經濟逐漸走出2008年金融風暴的陰影,原本被低估的台灣經濟實力重新估算,台灣房地產景氣應該會持續走揚。
#@1@#房地產最怕3件事:戰爭爆發、利率上揚、政策干預。以全球政治軍事情況來看,沒有國家或區域有立即爆發戰爭的危機,儘管中國對準台灣飛彈的數目,也並未因為兩岸關係和緩而減少。但是,台灣人民已經普遍認為,中國與台灣之間,起碼在現在的總統任內,不會有類似過去「台海危機」的事件發生,這樣的「安定狀況」對於房地產而言,是有幫助的。至於利率上揚的危機,很多財經專家都已經確定「短期之內不會發生。」說得更明白一點,「就算2010年央行會調升利率,幅度也不至於太高。」因為面對台灣經濟成長,高利率會讓產業競爭力衰退,政策上面臨要提升產業競爭力的壓力,比抑制房價還來得沉重,所以彭培業說:「不用擔心利率調高對於房地產的衝擊。」彭淮南一席關切豪宅泡沫化的言論,在隔日即遭到央行發表正式新聞稿予以澄清;顯然,沒有人願意在這樣的時間點上,背負著打壓房地產的責任,政策可能會為了大多數人買得起房子而進行「疏導」,但是不會有激烈的手段進場「干預」,因為2009年底縣市長與立法委員選舉、2010年直轄市長選舉,再加上2012年總統選舉,按照過去經驗,這個時間之內的政策,永遠是「利多戰勝利空」。
#@1@#所以,戰爭、利率、政策3項利空都不存在,加上國際的營建地產資料都顯示景氣正在上揚,台灣就算現在的豪宅房價漲到每坪200萬元,甚至出現300萬元的不可思議行情,與一般升斗小民又有何干?記住戴德梁行總經理顏炳立常掛在口中的「開價嚇死人、成交笑死人」的話語。房地產業內人士私下透露:「近期市面上開價200萬元單價的個案,成交價150萬元,殺價幅度達25%。」如果照這樣的比例去看300萬元單價的個案,恐怕是開價愈高、折扣愈大,實際成交價恐怕根本不到200萬元。一位營建公司老闆私下說:「我看那個開價300萬元的個案,恐怕是用國外人士熟悉、慣用的扣除公共設施面積計算的價格,也就是用室內『實坪』面積計算,若按照台灣一般加計『虛坪』的算法,加上4成公設面積,實際每坪售價也只不過是180萬元左右。」至於是否真的如此?當然留給市場自己去想像。
#@1@#因為看不到讓房價往下修正的條件,所以儘管現階段大家都覺得房價很貴,不過回過頭來想一想,3年前、5年前、7年前、9年前……你在買房子的時候,是不是也覺得當時房價很貴?但是看看你現在的房子價值,是不是比你當初買進的價位,又往前增進了一些呢?以長期趨勢來看,房價始終維持在一個上升趨勢軌道中,也許會有修正,但是不容易出現崩跌,因為只要修正幅度大一點點,就有很多人進場買進,撐住房價跌勢。張金鶚教授認為台北市房價會有泡沫化,試想,如果現在單價60萬元的房價,往下修正1成到54萬元,「你買不買?」或許你會說「不買,等它再跌!」那再修正1成到48.6萬元的時候,再一次問你「買不買?」你的答案依舊是「不買,還會再跌,等腰斬再買!」其實,當這個區域房價下修1成的時候,就有人進場承接了,當修正2成的時候,已經有更多人買進了,你想等房價修正3成,甚至腰斬,房地產業者會笑說:「你慢慢等著吧!」
#@1@#15年前,你不管在哪裡買房子,房價都很貴,那個時候,台北市信義計畫區的預售個案,1坪只賣16~18萬元,用現在眼光看,「簡直是便宜的不得了!」但是15年前,這個價位是區域的「天價」。現在,信義計畫區預售個案的開價,都已經在每坪150萬元以上,漲了10倍。現在用150萬元在信義計畫區置產,恐怕依舊是「天價」,但是再過10年,台北市已經沒有土地,你覺得10年後信義計畫區有沒有機會站上每坪300萬元?如果有,那就算現在貴,你為什麼不買?請記住,房價在任何一個時段都很貴,你不買,等個8年、10年之後,房價會更貴。如果現在想用「投機」角度進場買房,請三思!如果想要用「長期」持有,等待增值的角度進場買房,只要能力許可、區段正確、自住需求的條件成立,為什麼不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