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兩岸金融監理合作瞭解備忘錄(MOU)終於在11月16日下午簽訂,整個金融產業也將從「預期效應」進入「實質效應」布局,牽動的更是台灣50萬金融人力的大挪移。《理財周刊》特別專訪負責執考證券期貨證照機構、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總經理邱靖博,他指出,MOU簽訂後,光證券期貨初期便約有1萬人會轉進中國大陸市場,對台灣金融人力預期也將帶來新形態面貌。以下為訪談概要。
#@1@#《理財周刊》問(以下簡稱「問」):MOU簽訂後,對台灣金融人力會帶來何種效應與衝擊?邱靖博答(以下簡稱「答」):台灣目前證券期貨從業人員約有4萬人、銀行業約10萬人、保險業則高達30萬人,都需具備證照才能從事業務開發。MOU簽訂後,台灣金融市場已達飽和,中國金融人力沒有來台的需求,但台灣金融業前往中國設立營業據點的人力需求卻將大幅激增。若以現今兩岸直航的30條航線定點城市計算,1家證券商前往設立營業據點至少需10位替換人力,10家證券商總計需3000人,若再加上二線城市,人力需求就達1萬人。目前兩岸執考證照情況如何?未來是否會有所改變?基金會目前專責證券與期貨執考證照業務,銀行業與保險業也有部分證照委託基金會執考。中國大陸證券期貨證照也是由「中國證券業協會」專一機構負責執考業務。基金會正積極與對方會長黃湘平與副會長林義相洽談,希望未來中國證券期貨證照能夠委託基金會執考,免去從業人員舟車往返考照的辛苦。事實上,台灣主管機關針對外籍人士考照已有一套相互承認制度,例如外籍人士已取得國外證照者,在台灣只需考一科(證券相關法規與實務),通過後,即可在台從事相關業務,期貨證照則需全部考,未來中國證券制度若能達到相互承認,那麼也可依循上述模式進行,達到快速讓人力投入市場的目的。
#@1@#台灣金融人士是否能透過香港轉進大陸就業市場?未來會產生何種變化?在尚未簽訂MOU前,台灣金融業多數在香港設立據點做為進軍大陸的跳板,現階段台灣已有不少金融從業人員前往香港考照。目前台灣與香港在證照認定上,台灣方面是承認其相關證照的,證券證照認定比照外籍人士(只考一科),但香港並沒有承認我方證照,因此台灣人前往香港考照,即便已有台灣證照,仍需考5科。而大陸與香港已經相互承認,且中國證券業協會已經委託「香港證券專業學會」執考證照,台灣與中國大陸簽訂MOU後,希望也能比照香港模式,簡化許多手續,達到人力快速交流目的。台灣證券期貨考照人力近2年的變化如何?產業需求是什麼?怎樣解決這個問題?以基金會承辦的8大類科證照為例,每年報考人數約在10萬人左右,但這2年出現一個有趣現象,就是報考人力中竟然有高達7成是在校學生,尤以科技大學或技術學院以及相關科系專校生為主,因為證券商普通營業員僅需高中職學歷即可。在校學生報考證照大幅增加,主要是學校有鼓勵,因此取得證照不僅對成績有幫助,也有獎學金可申請。另外,許多學生也認為盡快取得相關證照,在未來投入就業市場時,可以增加競爭優勢。也由於上述情形,造成目前證券商第一線營業員人力非常缺乏,為了彌補這個缺口,基金會與多家券商合作進行一對一面談撮合,也就是從報考人力通過測試後,由券商派員直接進行人力召募流程,達到人力快速補充目的。各類報考人數哪一項最多?合格率如何?代表的意義為何?以2009年前3季為例,證券商營業員報考人數約1萬4600人,合格人數3266人,合格比率約22.37%;證券商高級營業員報考人數1萬5531人,合格人數3746人,合格比率24.12%;期貨商營業員報考人數1萬2167人,合格人數4363人,合格率35.86%,其他分析師證照報考人數約3000~4000人。但目前台灣金融業人力最缺的是第一線人力,以上述報考人力分析,頂端的行政管理人才並不匱乏,然而在MOU簽訂後,很可能產生剛好相反的需求,也就是高階行政管理人才會有迫切需求激增的情形。一旦證照執考也能取得相互承認,未來幾年高業與分析師的報考人數將有可能會呈倍數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