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跟一家公司的經營管理團隊會談時,我想評估的是他們的能力、個人特質(例如他們個性是樂觀或悲觀)、他們較看重策略面或操作面、經營管理團隊如何運作,以及最重要的獎賞他們的方式和誘因。我發現評估經營管理團隊能力的最好方法是,在一段較長的時間定期與經理會談。當你經常與經理人會談,並持續許多年,你會開始長出觸鬚來,可以偵測出誰具備了合宜的特質,而誰不具備。通常讓我印象深刻的管理者都對其行業有廣博的知識,不管是在策略、營運或財務方面。他們往往對其行業十分狂熱,長時間投入工作,並要求其團隊要有高績效和傑出的表現,除此之外,他們自信卻不自大。一般來說,我喜歡公司的經理「自己下海」,而這是指持有相當數量的公司股份(我偏好持有股票勝於股票選擇權,因為後者比較是單向的押注)。我也想確定經營管理團隊和股東有一致的目標。有時候我訪談的大公司資深經理人只持有少量股票,讓我感覺他們的主要誘因只是管理一家大公司的聲望和地位(當然還有薪酬),而不管他們怎麼說,股東報酬率總是排在後面的目標。
#@1@#我的投資過程有一項更重要的步驟,就是觀察內部人的股票交易。我不見得會光憑這項標準採取行動,但有時候它可能印證其他指標顯示的情況。我會考量交易的規模;是一次性的交易,或牽涉其他內部人的多次交易;交易者有沒有趁機買賣股票的紀錄;交易者是執行長或財務長(我會更重視這些人的交易,甚於部門主管或非執行業務的內部人)。一些最重要的交易是公司內部人士進行出乎我意料的交易。例如,在股票已經大幅上漲後,董事又大量買進,或股票大跌後,董事又大量拋售。雖然這不常見,但要留意這類交易訊息,因為它們暗藏許多玄機。雖然現在董事往往會解釋他們買賣的原因,但除非我知道確實的個人因素,我不會很重視這類解釋。我學到的另一件事是,人不會改變。我通常會避開這種情況,或者如果我真的投資,我會比正常情況更嚴格檢視這些標的,隨時作好放棄的準備。那些曾讓投資人失望的人,比較可能重蹈覆轍。我建議投資在你信任的經營管理團隊。巴菲特說,他喜歡僱用或投資他樂於把女兒嫁給他的經理人。持有股票的好處之一是,偶爾它們會被溢價收購。併購案的平均溢價大約是最後交易價格的25%到30%,有時候在有競購的情況下,溢價還可能遠高於此。大型股鮮少遭到出價併購,因此偏重中型和小型公司將幫助你提高持有的公司被併購的機率。許多投資人常根據小道消息進出,尋找他們認為短期可能被併購的股票。以我的看法,這通常只是為經紀商創造佣金的方法。我很懷疑有人能預測很短期的併購目標,而靠明牌買進則是虧錢最快的方法。不過,一旦併購提議宣布,我發現許多投資人很快就賣出。由於最後的價碼往往高於初次出價,所以最好不要在初次出價宣布後就賣出,除非你發現有阻礙出價成功的風險。併購套利專業者只專注在投資這類情況,而且我相信只要慎加分析,這確實是賺錢的好方法。
#@1@#適用於個別股票的原則,大部分也適用於市場,雖然想評估出市場的合理價格比評估個別公司困難。股票市場是折現買賣未來的最佳場所,絕不要低估這一點。它根據投資人集體預期未來6到12個月的現實世界情況而移動。根據我的經驗,我們很難預測市場的方向,而要持續準確預測更是難上加難。我的建議(就像許多我的前輩給的建議一樣)是,原則上投資人應該避免行情預測和時機交易。成功的時機交易者必須能夠違抗整體市場氣氛,且相當程度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在評價市場的時候,我特別專注於三件事,還有一件則不加考慮。不值得考慮的是經濟的前景,因為它總是在股市高點時永遠看起來很好,而在谷底時則很糟。根據我的經驗,經濟觀點無法協助你正確掌握市場時機。我著重的三項因素是:多頭和空頭市場的歷史模式,亦即我們在多頭市場已經漲多久和多遠,在空頭市場已經跌多久和多遠,如果時間的長短和漲跌的數值比歷史較高,那麼趨勢改變的機率就大幅提高。投資人信心與行為的指標,例如:買賣權比率、投資顧問信心、市場寬度、波動率、共同基金現金部位,以及避險基金的總投資與淨投資等。我會看長期價值,尤其是股價淨值比或自由現金流量等。同樣的,如果這些指標超過正常範圍,就表示風險或機會。當三項因素都互相確認時,根據我的經驗,很可能你已經接近轉折點。你無法準確看出哪一天、哪一週或哪一個月,但你應該至少判斷出正確的哪一季。我強烈建議投資股票的散戶投資人採取至少三年的觀點,甚至五年更好。別把你未來三年需要用到的錢放進股市(或者如果你這麼做,要很小心你承擔的風險)。股市的核心是人類的兩大情緒:恐懼和貪婪。除此之外,就是終究會淹沒投資人的週期性流行。如果你能自外於這些因素,對它們保持警戒,善加利用它們而不捲進其中,並且永遠很清楚它們的本質,你就擁有成功投資人的基本特質。作者:安東尼.波頓(Anthony Bolton)譯者:吳國欽出版:大牌出版 日期:2009年11月
#@1@#猶太人致富金律
作者:丹尼爾.拉賓(Rabbi Daniel Lapin)
譯者:劉真
如出版:商周出版
日期:2009年9月
不到全世界人口總數的萬分之一,猶太人卻長居世界400名富豪排行榜的五分之一,華爾街的金融菁英,像是股神巴菲特、「金融大鱷」索羅斯以及Google、英特爾等公司的創建人都是猶太人,時代華納、夢工廠、米高梅等公司也都在猶太老闆的掌控下,為什麼僅占少數人口的猶太民族能擁有這些大成就與財富?累積幾世紀智慧,猶太民族奉行不渝的十大致富金律將讓你獲得最好的解答!
作者:安.米勒(Anne Miller)
譯者:李宛蓉
出版:商周出版
日期:2009年10月
我們必須承認:這世上絕大多數的想法和觀念都已經定型了,所以如果你正要散播一個打破刻板印象的產品或概念,它幾乎是如宿命般根本起不了作用。因此,如果想要讓你的產品或概念在市場中出人頭地,你必須在「主張自我」與「順應團體期望」之間尋求平衡,並深入了解人們在接受新觀念的過程中,如何從盲目、冷感、產生興趣到整合,才能觸發你想要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