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兩岸金融重要大事—— 兩岸MOU(金融監理合作瞭解備忘錄)簽訂,104人力銀行中國獵才部金融組負責人潘周遊笑說,他為此興奮到徹夜未眠,同時,他也接到幾家台灣的銀行來電,諮詢大陸設點或升格方面的事宜。他表示,台灣金融機構最為關心的是,將來如何在大陸「組建本地核心團隊」和「建立適合大陸的用人標準」。
#@1@#2002年台灣開始實施金控法之後,考照幾乎成為金融從業人員最熱門的話題,不論是銀行、保險或證券有關的證照,或是各種在台代理國際品牌的理財證照琳琅滿目,也讓民眾眼花撩亂。或許考照是自我專業價值提升的武器,但是在一窩蜂追求流行的心態下,卻也成為金融從業人員最沉重的負擔。隨著兩岸簽署MOU,加上其後緊跟著的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簽署後,未來台灣銀行業者將可在大陸設立分行,而除了兩岸金融證照有機會互通外,證券和保險業者更有機會前進大陸。潘周遊表示,大陸金融人才本就嚴重短缺,紐約有金融人才近80萬,香港也有30多萬,而上海只有20萬,可見上海金融人才缺口很大。中國104人力銀行獵才事業處總監黃至堯透露,目前不少台灣金融機構已開始針對大陸市場組建「核心團隊」,共商進陸事宜,由於台灣金融業對於大陸當地的人才結構、薪資水平、法律法規等都不能完全掌握,因此,能否取得關鍵人才,是進入大陸後能否站穩腳步的關鍵。因此,愈來愈多台灣上班族感受到大環境轉向可能性,積極為自己的未來鋪路,期待透過考照取得西進工作的入場券。根據104教育網「2009上班族學習戰鬥力大調查」數據顯示,「有機會就過去」或「正在做相關準備」,目前已有將近1/4台灣上班族有明確意願西進,同時有5成6的上班族表示希望更瞭解大陸證照制度,可見金融界從業人員已蓄勢待發,影響範圍更將從中高階主管延伸至基層從業人員。但大陸證照滿天飛,中央及地方級證照應有盡有,不過有些證照其實不夠罩,104教育網營運長黃漢聲提醒,考證照之前宜先就「3大重點」審慎瞭解與評估:包括該證照的「發照單位」、「證照效力」及個人「工作必須性」(表1),再問問業內過來人經驗,否則有可能白花錢又浪費時間,相當不划算。
#@1@#過去台灣各行業的證照考試加總後多達700多種,考試科目與種類也五花八門,就金管會公告的金融相關證照,含證券、期貨、投信投顧、票券、信託、內控、產壽險、投資型等,共13張。中國方面,金融領域的上崗證照包括:證券、期貨、保代及銀行從業人員資格證及理財規劃師。中國大陸目前正積極學習投資型銀行化的世界潮流,因此正全力倡導金融證照考試的資格認定。專業證照,薄薄的一張紙,卻讓每個人少則花上萬元,多則數十萬元,甚至要辭掉工作專心準備考試,只為了取得一張專業證照,光是2008年,就有超過40萬人報考各式不同的證照,包括金融、網路、資訊安全等。國內金控法施行後,對於想投身金融業的新秀,或是想持續擁有競爭力的金融從業人員,都無法避免就業市場對專業要求愈來愈嚴格的現象,而且就連專業證照也出現分級(表2)。目前國內證照中,以CFP(認證理財規劃顧問)、CFA(特許財務分析師)這兩種國際頂級證照,被認定在特定領域中是專業能力的象徵,許多人為取得這兩張證照,向公司申請留職停薪或者乾脆辭掉工作全心準備。據瞭解,要取得CFP,必須有至少3年的理財規劃實務經驗以及通過171-176模組的測驗,前後共需花費12萬元以上;至於CFA,難度也差不多,從註冊開始,連續3階段的考試,每次都要繳交將近1萬元的報名費,再加上補習、買CFA專用的書籍,至少也要花上15萬元,由此可知,要取得這張證照除了時間及體力外,還要有相當的財力(圖1)。
#@1@#職場上的專業認證可分為執照(license)與證照(certificate)兩種。CFA台灣分會理事長蘇耿賢表示,執照是從業人員執行某項業務時,法規上要求需要持有的資格;證照則不一定有法規上的要求,通常是對從業人員專業能力的檢驗,注重於其所學與加分效果。「未來5年內理財規劃師將成為繼註冊會計師、專案分析師和專案管理師後的熱門行業。」在中國金融理財標準委員會(FPSCC)擔任講師的李昀表示,預期取得資格認證的理財規劃師必將成為中國金融市場上的新寵,ECFA之後,兩岸三地CFP專業人才的整合,能否提供新的跨地區金融理財模式將是指日可待(圖2、表3)。CFP協會祕書長劉凱平表示,如果說執照就是從事金融行業的許可證的話,那麼證照就是從業人員提升自我專業能力的通行證,引進的各種證照,其課程還是要在地化才有意義,不管是CFP、CFA、RFC、ChFC等證照,其最大的用意都是在鼓勵金融從業人員接受更專業的教育及訓練,以提供投資者更好的金融服務,所以各種證照並無好壞,都必須透過學習、考試,再配合實務經驗和嚴格的道德標準來自我要求,然而還是要考慮個人的生涯規劃、希望從事的工作,以及可以付出多少時間及金錢投入在取得證照上,根據這些條件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證照才恰當。目前外派香港擔任金融業的一位CEO表示,台灣派駐海外需求的「核心部隊」是要在原本工作崗位上懂法令及具實務經驗的人才,本身符合專業技能、專業素養才有資格被欽點外派,證照對於實務上是否具有競爭力並不是絕對,要延伸工作的角色,是你依附在企業體制下需要有什麼準備,端看自身職位而定,企業未來前進大陸的業務發展,專業認可要件下有執業資格證照是必須的。「執照是基本的,證照是加分用的。」蘇耿賢表示,除了證照以外,需要思考的是本身的競爭力何在,台灣金融業有許多經驗是可以做為大陸業者借鏡的,所以想西進的金融從業人員要思考的不只是中國大陸市場廣大的機會,還要考量本身的利基在哪,以及與大陸金融從業人員相比有何競爭優勢。隨著兩岸的開放,台灣也於2004年開放保險業以參股投資方式西進大陸布局。對台灣保險公司而言,大陸是一個不容小覷的市場,主因2002年起大陸總保費收入已超越台灣,2007年規模為台灣的1.5倍,但目前中國大陸13億人口中,保險從業人員為130萬至140萬人,專業人才嚴重缺乏。由於大陸保險業除了致力於當地專業人才培育外,同時也積極借重台灣兼具實戰經驗,以及專業知識的專業經理人,台灣的保險專業人才儼然已成為對岸的保險業人才庫(圖3、圖4)。有鑑於此,針對想前進大陸從事保險業的民眾,保發中心最近推出「保險經營主管人才認證班」,希望提高台灣保險人力在大陸市場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