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2月7日到18日,全球將近200個國家的代表,齊聚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全球氣候變化綱要條約》第15次會員國大會,在大會結束時,可望制定出比《京都議定書》更加嚴格的《哥本哈根議定書》,強化規範二氧化碳等6種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標準,抑制日益加速的地球暖化現象。在1997年《京都議定書》制定之後,世界各國開始大力發展綠能產業,而《哥本哈根議定書》將使綠能產業獲得更強大的成長動能。根據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中心資深顧問楊致行的估算,到了2010年,綠能產業將有15%到40%之間的高度成長,不但完全擺脫經濟衰退的影響,成長幅度也遠高過於其他產業。
#@1@#楊致行表示,台灣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之後,綠能產業已是政府重點補助、扶植的產業,而在《哥本哈根議定書》面世後,技術、產能上更將快速提升,2010年可能是極為關鍵的一年。2009年已備受矚目的太陽能、電動車、LED等產業,2010年依然將發光發熱,而風力發電、能源資通訊、智能電網、氫能與燃料電池、生質燃料產業,則可望是下一波極具發展潛力的綠能產業。「在太陽能產業中,亞洲一直是最重要的生產基地,原本由日本獨占鰲頭,近年才由中國取而代之。」工研院產業分析師王孟傑指出,台灣現已是世界第4大太陽能電池生產國,顯示台灣太陽能廠商已具國際競爭力,而在金融海嘯之後,歐洲各國減少對太陽能產業補助,導致許多訂單流向中國、台灣,台灣太陽能產業反而因禍得福。王孟傑認為,在太陽能產業鏈中,台灣廠商的優勢在中游,除了維持高品質的代工,更要往上、下游進行垂直整合,並朝向兼具設計與服務的系統整合業發展,才能擺脫中國太陽能廠商的快速追趕,也才能與其分工合作,「韓國廠也已快速崛起,兩岸太陽能廠商唯有合作,才能共同對抗韓商。而中國大力支持太陽能產業,未來勢必成為極具潛力的市場,這也是台商的新契機。」(圖1、圖2)「2010年,將是電動車發展最關鍵的一年。」工研院都會科學研究組副組長陳文仁強調,日本車廠三菱、日產、豐田,與美國車廠克萊斯勒、德國車廠Daimler,都將於2010年量產鋰電池電動車,而BMW、通用將於2011年,福特、VW也將於2012年加入量產鋰電池電動車的行列,「可見,電動車已是全球性的風潮。」(圖3、圖4)「有別於已發展超過1個世紀的傳統汽車產業,電動車產業的結構與網絡,仍在形成之中。」陳文仁分析,世界各國對於電動車規模的預測相當分歧,最主要原因在於,對於電池研發進度與充電環境普及速度的看法不一,「而且,電動車也缺乏主流產品與標準,汽車族的用車習慣、生活型態,都有待改變。不過,這正是新的商機所在。」
#@1@#「在發展電動車上,台灣廠商擁有許多優勢。」陳文仁笑著說,台灣是全球ICT(資訊與通訊產業)的領導者,而台達電(2308)、新普(6121)為世界最大的鋰電池模組公司,且具有豐富的大功率馬達製造與組裝經驗,「中國汽車產業與市場,皆快速成長,也可望是電動車的大市場,台灣電動車產業可掌握先機。而除了整車市場,台灣更應自我定位,成為全球電動車系統與零組件整合中心。」陳文仁提醒,電動車除了電動汽車,更不要忘記市場更廣大的電動二輪車,而台灣位居全球高階自行車第1大生產國,與機車第6大生產國,且擁有完整的供應鏈與全球性領導品牌、行銷經驗,「如果進一步強化技術能力,台灣可望成為全球電動二輪車的創新中心。」至於LED產業,工研院產業分析師黃孟嬌表示,雖然受到金融海嘯的影響,相較於2008年,2009年全球LED產業營收微幅衰退了1%,影響幅度相當小,但到2010年便將恢復成長,成長幅度將超過15%,總體營收將達到78億美元,到了2013年,更將擴增至168億美元。在2009年,台灣LED產業產值約為新台幣539億元,黃孟嬌估算,到了2010年,產值可望增長至683億元,而到了2013年,更將擴大至1455億元,可望還有好幾年的榮景,而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LED市場,對台灣LED產業更為有利,「不過在2010年,台灣LED產業產值將維持正成長,獲利率卻將下滑,必須特別注意。」
#@1@#「在2010年,LED在NB背光源的滲透率,將超過80%;不過,在手機背光源方面,由於市場飽和、山寨機充斥,LED的滲透率反將降低。」黃孟嬌指出,LED車用光源與照明市場,2010年都可望繼續成長,「路燈與城市照明,將成為LED在照明市場的發展主力,加上各國加速制定產品標準,到2012年前,都可維持高度成長。然而,台灣LED廠商卻也面臨日、韓廠商的強力挑戰。」黃孟嬌透露,在2009下半年,日本大廠夏普推出低價LED燈泡,逼使東芝、日立、NEC、三菱電機紛紛跟進,讓LED燈泡進入降價的戰國時期,「對於擅長壓低價格的台灣廠商而言,這是大挑戰,也是好機會。」LED產業的新興明星產品當屬LED TV;黃孟嬌表示,韓國大廠三星在2009下半年推出LED TV後,號稱在100天內就售出50萬台之多,震撼全球電視機產業,而Sony、LG、夏普等品牌大廠,為了不讓三星專美於前,也跟著推出LED TV,「即使競爭者眾,由於三星是突破性的開創者,仍最具指標地位,但也壓縮到台廠推出LED TV的獲利空間。」(圖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