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工研院研發全球最薄(2.1mm)USB 3.0 (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序列匯流排)記憶卡,創見(2451)將於2010年第1季率先導入量產,該公司董事長束崇萬表示,2009年公司隨身碟產品出貨量估達4000萬個,16GB仍為主流產品,但32GB產品將於2010年成市場主流,尤其USB 3.0應用會在下半年呈現爆發性成長。《理財周刊》特別專訪束崇萬,談USB 3.0產業布局與發展概況。
#@1@#《理財周刊》問(以下簡稱問):台廠在USB 3.0發展現況與布局如何?其產值規模與應用為何?束崇萬答(以下簡稱答):USB 3.0是應用於資通訊產品隨插即用、不需安裝程式的傳輸介面新規格,以PC為例,儘管2大PC處理器平台供應商英特爾(Intel)與超微(AMD),預計要到2010下半年才會推出支援USB 3.0的南橋晶片,但主機板(MB)廠及筆記型電腦(NB)代工廠,卻已經將USB 3.0列為2010年新產品的必備規格,預料將帶動整個傳輸介面傾向USB 3.0方向發展,整個市場需求將呈現爆發性成長。根據拓墣產業研究資料預估,2012年將會有4.5億台PC/NB具備USB 3.0裝置,滲透率約10%,2010~2015年之間年成長率將會持續維持2位數成長,至2015年將有機會躍升為USB主流規格。此次配合工研院量產的USB 3.0記憶卡,根據工研院粗估,USB 3.0記憶卡至2015年出貨量將達23億顆,帶動的相關系統與終端軟硬產業價值鏈估可創造高達2000億元產值,台廠應可取得40%市占,約1000億元產值。由於USB 3.0傳輸速度最高可達5G bit/sec,為現有USB 2.0的10倍,等於下載一部高容量藍光電影,由14分鐘縮短為僅需1分鐘,未來應用市場發展潛力十分值得期待。問:公司在第1季即投入量產,預估量產規模如何?市場布局規劃為何?答:目前與工研院配合量產的薄型USB 3.0記憶卡,它同時可以支援USB 2.0各項產品傳輸介面,因此應用層面相當廣泛,包括隨身碟,或直接焊接在PC主機板上,甚至升級高容量手機記憶卡等,率先量產是在新舊消費需求交替前先測試水溫,將來產品爆發需求時比較能快速掌握狀況。公司將先配置一條產能線負責生產USB 3.0 16GB記憶卡產品,至於量產規模目前很難預估,主要如前述整個供應鏈與消費環境面都還不是十分成熟,因此,預估要至2010年第2季以後,才會有比較確切的數據出來。
#@1@#問:隨身碟目前全球需求量規模以及未來2年的成長性如何?容量主流規格是否會有變化?答:2009年估全球隨身碟銷售量達2億個,目前市面上仍以16GB容量隨身碟為主流,但隨著影音等高容量下載需求愈來愈大,32GB產品在2009年滲透率已達30%,預期2010年32GB隨身碟仍會有一定的成長幅度,也就是隨身碟末端消費需求對於高容量產品會愈來愈提升。而USB 3.0記憶卡容量從16GB可以擴大最高達2048GB,應用在隨身碟產品上相當迎合未來消費市場需求變化。問:未來產品規劃策略為何?哪些產品為公司未來業績成長動能來源?答:公司除將持續開發DRAM及NAND Flash相關產品,目前產品線除了原有的記憶體模組、快閃記憶體相關產品外,近年積極發展的策略性產品,包含MP3音樂播放器、外接式硬碟、固態硬碟、數位相框等消費性電子產品,其中USB 3.0記憶卡相關應用就是相當看好且具帶動公司營收大幅成長的來源,不僅如此,工研院研發的薄型USB 3.0記憶卡若能夠成功打入手機記憶卡供應鏈,那麼每年可以節省6%權利金,對挹注每股盈餘也有一定幫助。問:創見2009年前3季整體營運表現仍相當亮麗,似乎未受金融風暴影響,談談如何突圍穩住獲利以及針對未來發展與布局?答:2008年爆發金融風暴,造成包括DRAM與NAND Flash顆粒價格大幅下挫,所幸NAND Flash在東芝(Toshiba)減產30%後,才讓價格回穩。公司因在新興市場耕耘許久,即使受金融風暴衝擊,新興市場需求量尚能溫和成長,2008年整體NAND Flash出貨量仍達6886萬片,是穩住營運主要原因。2009下半年全球景氣復甦快速,前3季公司稅後獲利29.6億元、EPS 7.11元,較2008年同期大幅成長82.94%,預估第4季仍會有不錯的表現。展望來年以目前訂單能見度看相當樂觀,尤其台北新廠預計2010年完成投入運作後,公司整體營收與獲利應該都會呈現亮麗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