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來說,2009年台股走勢穩健,多檔ETF都傳出配息的好消息,寶來台灣中型100ETF 2009年漲幅高達78.22%,12日第一次公告預估配息金額為每單位配發1.7元,以收盤價計算現金殖利率為6.03%,市場認為2009年長抱ETF將有極大的獲利。看到獲利的市場訊息,不免讓之前搭上網路泡沫風潮,將多年來辛苦血汗錢付之一炬、心有陰影的淑華,在經歷2008年金融風暴後,2009年股市表現又讓淑華心動不已。但面對股市陰影未除,日前朋友建議她不妨投資ETF,但她對於ETF一知半解,究竟何謂ETF?其有何風險?在資金控管配置上又該扮演何種角色?哪些族群適合購買?
#@1@#「ETF(Exchange Traded Funds)其實就是一籃子的股票,每一股的ETF就代表了這些股票的結合。」寶來投信副總經理黃昭棠表示。ETF一般稱為「交易所買賣基金」,在台灣證券交易則稱為「指數股票型基金」。它是一種兼具股票、開放式共同基金,以及封閉式共同基金特色的金融商品。自2003年寶來成立第一檔ETF「寶來台灣卓越50基金」以來,市場接受度慢慢提升,至2009年11月底為止,ETF整體規模已達到670億元新台幣,較2003年底成長14倍(圖1)。另外,截至2009年10月底,MSCI World Index(US)上漲20.25%,全球ETF資產規模增加32.5%,不免令人好奇ETF究竟有何魅力及誘因?「ETF是一種分散投資風險的金融商品。」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系副教授鄭義表示。ETF須在集中市場掛牌交易,買賣方式與一般上市、櫃股票一樣,也可以融資融券;再者ETF會有一個追蹤的指數,指數的成份股就是ETF的投資組合,ETF以持有與指數相同的股票為主,例如投資人買進「寶來台灣卓越50 ETF」,就等於擁有台灣市值最大的50家上市公司投資組合(圖2)。ETF是一種被動式策略的基金,即將資金投資於某指數內所有(或部分)的成份股中。部分ETF不僅投資於有關指數內的成份股,甚至會根據各股票的比重來投資,整體表現會緊貼指數的走勢。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國際商務系副教授盧智強表示,ETF是被動跟隨指數波動的一種指數基金,投資人除了可以很清楚知道自己擁有的ETF是由哪些證券組成,這種追隨指數的方式,也可以讓ETF不需雇用基金經理人來進行選股,一方面避免選錯投資標的的問題,另一方面也降低營運成本。ETF和一般開放式基金最大的不同在於,ETF在整個交易日的營業時間,都可以交易。黃昭棠表示,ETF只要有成交就會有新的報價,和開放式共同基金一天只結算一次淨值不一樣,投資股票的做法也可適用在ETF的操作模式,不論是放空、下市價單或是限價單、停損指令等,都可以執行(表1)。至於主動型的共同基金,盧智強認為,在全球市場景氣不佳時,難以做到有效分散風險,加上收取過高的管理費用;長期而言,其績效更難以打敗市場大盤指數。簡單來說,衡量基金操作績效的標準,即是基金長期的績效要能夠擊敗大盤指數,因此更進一步強化「被動式管理」的思維。黃昭棠表示,如果投資人擔心賺了指數卻賠了價差,或是認為類股輪動快速不知如何選股又怕買到地雷股,不妨用懶人投資法,交給ETF去操作吧!(表2)
#@1@#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席捲,各國金融市場呈現高度恐慌,國內投資人也產生鉅額的損失,目前金融改善幅度已超過原先預期,普遍對於經濟復甦的預期心理也已開始升高,因此,全球各景氣預測機構陸續調升2010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的預估。盧智強認為,當投資人擔心無法掌握市場個別企業景氣反轉的差異性,可以採買賣股票方式進行單筆的ETF交易,達到買賣標的指數一籃子股票的效果,並同時加以用來對其對應的標的成份股或相關指數期貨與選擇權進行套利動作。無論是投資股票或基金,甚至是ETF,一樣要有資金控管準備。盧智強認為,好的投資觀念是成功投資的不二法門,其中「資金控管準備」在投資上占有極大的重要性,就如同投資人關注企業內「現金流量」的控管一樣,所以投資ETF、股票與基金一樣,都必須要有良好的資金控管準備。良好的資金控管有2大好處,第一是可避免因投資決策錯誤,而帶來致命的風險;第二是可以防止錯失任何一個好的投資機會。因投資ETF的績效會隨標的指數報酬而變動,建議投資人的資金控管策略可採50~60%的準備,當市場景氣處於開始復甦階段時,投資人可適度降低其準備比率;反之,當市場景氣處於開始衰退時,投資人更應適度調升其準備比率。如此,充分做好有效資金控管,雖然沒有短期刺激高報酬,但就長期而言,充分掌握資金運用於好的投資機會,應能帶來持久且穩定的獲利性。
#@1@#投資ETF的投資報酬有2項,包括買進與賣出ETF的價差報酬及持有ETF所派發的股息收入。但相對的也會有隱藏的風險,綜合鄭義、盧智強及黃昭棠的看法,ETF的投資風險可歸納為以下6點:風險1 標的指數的市場風險:ETF的資產淨值會隨著其所持有的股票價格變動的風險,就是所謂的系統風險。在各式各樣的ETF中,以單一產業、單一國家、貴金屬、貨幣和原物料為投資標的的ETF,占了很大的比重,這些投資單一市場的ETF波動相對較大。風險2 被動式投資風險:因ETF投資標的指數中組成股票的挑選,非採取主動方式管理,基金並不會試圖挑選或隨時調整其中的組成股票,或在逆勢中採取防禦措施等所產生的風險。風險3 追蹤誤差風險:由於ETF的基金發行公司(投信公司)會向基金持有人收取管理費用,加上基金資產與追蹤指數成份股之間可能存在少許的差異,會造成ETF的基金淨值與標的股價指數間存在些許落差的風險。風險4 總費用率風險:購買ETF的運作需要3種金融機構的參與,首先是資產管理公司受投資人託付,負責管理ETF的日常運作;其次是保管人負責看管ETF的資產,保管人可以是銀行或是信託公司;最後則是指數提供者,指數提供者要負責指數的建構和維持,他們授權ETF使用指數,也從中賺取授權費用,投資人每一次買入ETF時都要付出佣金或手續費,有時會抵消ETF的便宜優勢,特別是進行小額定期投資時(表3)。風險5 標的股票流動性風險:所謂ETF就是指追蹤特定股價指數的基金,操作上貼近指數表現,進出標的也是以指數成份股為主。由於多數的ETF都是以特定市場的指數成份股為主,因此投資特定市場ETF也等於是投資該特定市場,在看到這些特定市場亮眼表現報酬率的同時,也要留意流動性太低的問題。因此,只要投資人維持長期持有、分散投入時間及市場的原則,即可避開風險。風險6 次級市場折溢價風險:ETF內建有一套利機制,會讓它的市值和淨值不會有太大的差距出現,而其實就是為了這個套利機制,ETF才必須追蹤一個公開的指數。次級市場的供給與需求決定ETF的折溢價,但次級市場的供需關係卻未必與大盤情形相同,使ETF的價格表現未必能與大盤一致(圖3)。由於ETF在集中市場掛牌交易,成交股價即為ETF的市價,盤中和收盤均會有市價產生,同時ETF也為投資一籃子股票或基金標的,因此ETF本身的淨值也會每日變動,ETF本身所持有證券的總市值除以總股數可以算出ETF的淨值,市價與淨值的差異代表該檔ETF處於溢價或折價的狀況。當市價高於淨值即為「溢價」(Premium),反映市場買氣熱絡,投資人對該檔ETF的需求大於供給,使得股價高於淨值;相反的,當市價低於淨值,則形成所謂的「折價」(Discount),顯示ETF的股價低於其本身的價值,投資人信心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