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金錢遊戲的記憶猶新,台灣似乎又在重演同樣的噩夢。1980年代後期,因為連年出超,在外匯管制之下,央行的沖銷行動使貨幣供給量不斷大幅增加。對台灣出超忍無可忍的主要貿易對手美國,不斷施壓,終於迫使央行將嚴重低估的台幣升值,從1美元兌40元,兩年之間達到26元以下,升值壓力招來全球投機熱錢競相套匯,使資金氾濫的現象更加惡劣。但猶不止此,當時的政府與央行一念之仁,規定台幣每天只能升值一分,因而14元的升幅,化為1400個連續升值的日子,讓全世界錙銖必較的投機高手簡直樂得合不攏嘴,於是全球熱錢滾滾而來,令台灣錢淹腳目,股價大漲至1萬2千點以上,房價倍數翻升,全台一片紙醉金迷,被唾手可得的資本利得沖昏了頭,投資、生產兩皆不顧,數十年積蓄的實力不數年就淘蝕殆盡。從此以後,台灣就揮別了高速成長的黃金時代,每下愈況,直到今天這步田地。金融海嘯之後,全球政府追隨美國之後,競將利率壓至空前低水準,量化寬鬆政策則漫無限制狂印鈔票,造成一個全球錢淹腳目的慘況;各國股市、房價節節高升,儘管經濟猶在衰退、失業率居高不下,金錢遊戲的狂潮席捲整個世界,資產泡沫不斷鼓脹,脹得愈大,就為日後的破滅埋下更大的風險。為禍最烈的,當屬台灣。我們的經濟基本表現忝列後段班,但股價的高揚則名列前茅,而且當美元對各國貨幣擺脫頹勢,止貶回升,台幣反而愈挫愈勇,兌美元大升特升;究其根本原因,無他,正是熱錢氾濫作祟,而且熱錢對台灣情有獨鍾,瘋狂地四面湧來。情有獨鍾的原因是,兩岸經過20年鎖國的折騰,台灣經濟價值被嚴重折價,如今兩岸忽爾復合,更要全面開放,過去的折價都要轉成溢價收回,對愁眉深鎖的全球經濟而言,此處是最亮眼的利基。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雖未簽署,但已是大勢所趨,今年上半年簽成的機率極高,這本是無比誘人的題材;而已經簽署到本周末生效的MOU(金融監理合作瞭解備忘錄),允許大陸的QDII(境內合格機構投資者)挾其3700億資金來台投資股市,更將在下周一入場,形成熱錢的「諾曼第登陸」,其衝擊簡直令人震驚。熱錢如禿鷹一般成群來襲,挾其驚人的巨資,往往可以自動推升股價,然後吃飽喝足,一哄而散,留下一個慘不忍睹的殘局。這次我們真要為央行的後盾,一同全力阻絕禿鷹,千萬不能為虎作倀,貽患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