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施壓,要求日本央行提出因應通貨緊縮解決之道後,日本央行決議提撥10兆日圓(約3.7兆元台幣),提供商業銀行利息僅0.1%的3個月期貸款,強化現有的寬鬆貨幣政策,同時對抗通貨緊縮,相關措施將以每周1次提供8000億日圓(約2961億元台幣)的方式,達成總額10兆日圓的新資金供給,以大量的資金供應,緩和市場需求不足。儘管日本央行與日本政府都出面為新資金措施背書,但有「日圓先生」之稱的大藏省前國際事務次官、現任早稻田大學教授?原英資認為,日本央行此舉對經濟效應有限,就算日本央行真的出面干預日圓,也只有極為短期的效應,「日本央行的干預或許會推升日圓走升2、3天,但是卻改變不了日圓走升的趨勢,2010年底前日圓兌美元可能走升逾80元。」市場分析師也普遍認為,日圓仍會維持在高檔;三井住友銀行首席策略師宇野大介表示,原本預期日本央行將會增加長期政府公債的購買規模,但其只增加新資金供給的作法讓人失望,海外投資人將利用當前的低利措施大舉投資,並預估年底前日圓兌美元就會飆升至80元;巴克萊外匯策略師逆井雄紀表示,由於日本央行仍決定維持0.1%的低利不變,因此可能再度引發市場日圓買盤,「日圓兌美元走升的壓力依舊不變,很有可能升至85元左右。」日圓飆升重創日本出口產業,但也有部分分析師卻認為,日圓走升等於增加日本製造業與醫藥業購買海外資產的籌碼。而據彭博統計資料顯示,過去2年日圓兌美元飆升30%,日本企業已藉此在海外達成逾800件收購案,總規模高達908億美元(約2.92兆元台幣)。
#@1@#根據經合組織數據顯示,日本2009年12月的淨債務(總債務餘額-養老金儲備等金融資產)占GDP比例已達到104.6%,成為財政最糟糕的工業國家,已超過原先第1名的義大利。而以債務水平的國際對比為基礎,1999年日本的債務占GDP比例已是工業國中最高的,但當時以凈值為基礎來計算,義大利的債務占GDP比例已超過100%,而日本在50%的區間與其他工業國的水平相當;美國和歐洲的淨債務比例從2000年以來就波動不大,日本的數據卻逐步走高。高舉的債務讓日本財政可能是工業國中最糟糕的,更糟糕的是,日本久未進行財政重整,日本民主黨政府2010年初步預算支出為創紀錄的92兆日圓,日本政府計畫到6月前制定中長期財政重建目標,但因擔心經濟可能陷入雙重衰退,將面臨鞏固經濟環境,並重塑財政赤字的艱難任務。2008年世界各國的GDP排名中,美國和日本分別以14兆2000億美元和4兆9100億美元,繼續保持第1和第2位,當時中國的GDP總量已經躍居世界第3位,達到3兆8600億美元。2008年日本人均所得為38371美元,排名全球第19位,而中國的人均所得為3215美元,在世界182個國家中排名104位。但爆發力驚人的中國在2009年第4季GDP快速跳升至10.7%後,2009全年GDP已提早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2大經濟體,這對日本長期以來一直被稱為全球經濟強國,世界第2大經濟體的地位而言,恐有莫大的恥辱。
#@1@#但日本雖然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持續下降,但卻與世界上增長最快的亞洲新興國家為鄰,而且隔著太平洋與已開發國家中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美國相鄰。日本必須利用這一優勢來繁榮經濟,過去日本的企業只為全世界最上面的10億人製造產品,所以今後應該轉變戰略,為新興國家中產階級的30億人服務。過去日本向美國的富裕消費者提供產品,日本的出口產品正在向高附加價值產品轉變,出口的主流是高檔車、大型SUV和大型高畫質電視或家電等,美國經濟一旦出現不景氣,消費者就會削減對非必需品的支出,所以消費需求將向低附加價值產品轉移,日本的高附加價值產品勢必遭受沉重打擊。如今日本的整個出口中,對東亞的出口比重正在上升,但對美國的出口比重卻在下降;與之相反,對中國的出口卻與日俱增,中國正在崛起,按照購買力評價計算其GDP已經占到全世界的17%,逼近美國的20%,尤其今天的中國是可以影響全世界的強大經濟實體。對於認為自己理所當然是亞洲老大的日本人來說,雖然很難接受這個事實,但現實終歸是現實,我認為日本只能一邊與美國保持合作、一邊維持自己的獨特性。然而要求日本回歸亞洲的呼聲也很強烈,日本面臨著艱難的抉擇。日本東証一部指數2009年最後一周大漲8.05%,表現居全球之冠,仔細分析外資回籠為主要因素,統計2009年外資買超日本186億美元中有143億美元是12月買入,比例高達7成,尤其日本政府採取積極貨幣政策、財政刺激加大規模、各國經濟好轉提振企業出口獲利,加上2009年漲幅不大,從價值面來看是最便宜的市場。由於具有補漲抗跌空間,日股持續上漲趨勢明顯,但若美國經濟出現雙重衰退危機疑慮,日股將跌破10000點,甚至測試9000點,這將是個好買點;若美國經濟躲過雙重衰退風險,日股也將受到鼓舞,上衝至1400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