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小美現年30歲,每月3萬多元的薪水,扣掉開銷後所剩不多,由於已出社會多年,小美一直想買份保單以得到保障,雖然很多人建議她可以購買兼具投資與保障雙重功能的投資型保單,但保守的小美對於在投保時必須挑選投資標的,加上還要隨時留意投資標的績效,既沒時間又不懂投資理財的她,總覺得麻煩。但小美財力有限,加上年紀漸長,若投保傳統壽險保費頗高,近來有保險業務人員向她推薦「變額萬能壽險」,不但可選擇投資上百檔海內外基金,還能擁有保障。眼前她面臨2種選擇:一是購買傳統終身壽險,二是購買變額萬能壽險,小美該選擇哪一種商品?保險專家提出4大錦囊,提供小美在投保前的參考。
#@1@#常會有民眾質疑,為何現在許多保險公司推出的保單都是強調保險加投資?對此三商美邦人壽業務部協理浦中敏表示,隨著低利率時代預定利率只有2~2.5%,造成傳統型終身壽險收取的保費相對提高,想要購足所需要的保額,有可能會遇到預算不足的窘況,例如購買20年期繳費、300萬元保額的傳統終身壽險,年繳保費就要7~8萬元,對於預算有限的年輕族群來說,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投資型保單兼具保險與投資,保單價值隨著投資標的帳戶價值高低起伏,保費部分除了相對便宜外(300萬元保額,保費約5~6萬元),也擁有彈性繳費功能,只要維持保單有效即可,很適合收入不穩定或常有額外收入的族群。保額高低也可以隨著人生階段調整,當然也可提領帳戶價值作為教育基金、退休金等各種用途。隨著年齡增長,在相同保費及保額下,變額萬能壽險(DVULA)保單相對於傳統終身壽險(AWL),提供了較高的保障,同樣以9%的投資報酬率為基礎,當小美70歲時,投資型保單保障會比傳統型高出157萬元,且逐年遞增。對於想要購足壽險保障兼顧投資理財的年輕人來說,不失為最佳的理財商品!剛步入職場的年輕上班族平均年薪普遍不高,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6、7年級生平均年薪僅34萬多元,平均月薪約2萬8千元,所能規劃的保險預算也相對有限,許多投資型保單強調可以藉由保單特性幫助客戶長期彈性繳費、長期投資基金,讓資產得以穩健成長,甚至享有大於5%的投資報酬率。大多數曾購買共同基金的人,常有以下的投資經驗:1.市場大漲後才跳進去購買;2.獲利時不出場,虧錢時耐不住性子認賠出場;3.選擇去年績效第1名,但這檔基金往往就不是今年的第1名;4.追高殺低,單筆買進就長期套牢,定期定額扣款卻在半年就出場。對此,豐泰保險經紀公司總經理盧憲才提到,對於喜愛投資的人來說,不妨購買變額萬能壽險,保單的投資功能連結國內外各種ETF、債券、股票、基金,進行適合個別屬性的投資,而客戶帳戶價值的資金與保險公司的資產是分開的,故當保險公司遇到財務困難時,客戶的分離帳戶並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1@#由於周遭朋友有過失敗的投資經驗,讓小美對於投資基金更加保守謹慎,也因此對於目前投資型保單中的變額壽險和變額萬能壽險,名稱上有無「萬能」2字,究竟有何差別?浦中敏表示,實際上也只是在「是否可彈性繳費」的差異而已,兩者皆結合保險和投資基金,投資風險也均由保戶自行承擔。有別於一般傳統壽險具有固定繳費、給付的特性,「變額萬能壽險」是讓保戶自行決定繳費時間及支付金額,且可任意選擇調高或降低保額,相當具有彈性。而相同的地方是,「變額萬能壽險」及「變額壽險」所連結的標的,都會影響到帳戶價值及保額變動。 由於這兩種保單皆為投資型保單,帳戶價值會隨著投資績效的好壞而變動,所以購買前應先進行投資風險承受度測試。浦中敏表示,「變額萬能壽險」因繳費具有彈性,較適合一般的民眾購買,客戶可選擇定期定額,亦可彈性繳費,尤其是對剛出社會的新鮮人,第一階段理財目標通常鎖定在未來結婚、購屋所需為主,風險承受度較佳,可依財務能力慢慢增額,很快就可以存到自己的第一桶金(100萬元);「變額壽險」則因為必須定期繳納保費,較適合青壯年族群用來加強家庭的壽險保障,並且作為退休規劃之用。
#@1@#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投資型保單,在保費結構中的附加費用方面分為「前收型」及「後收型」2種,浦中敏表示,差別在於,「前收型」保單會在前幾年收取年繳保費一定比例的契約附加費用,以及每月固定小額的保單管理費,例如投保變額萬能壽險300萬元,目標保費6萬元,若第1年前置費用率(附加費用率)為60%,第1年實際用於投資的保費僅有40%,即2.4萬元,再依照投資標的的漲跌波動情形,決定帳戶價值高低,每月還要從此帳戶價值中收取保險成本,與每月約100元的保單管理費,在扣除所有必要費用後,剩餘才是該保單的實際價值。若保費屬於「前收型」,繳費期間的附加費用率是「前高後低」,以目前的前置費用多在前5年收取,目前金管會保險局規定首年費用率不得超過平均年費用率的2倍(例如5年總費用150%,平均1年為30%,首年上限30%×2=60%),第2年起會逐年遞減,到了保單滿5年後就不再收取該項費用。且由於費用已經事先收取,之後若因為資金周轉,而需要解約時,通常就不會再收解約費用,但若是每年部分解約次數超過4次,則須收取行政費用,但這部分的費用也不高,因此資金彈性大,較適合作長期投資,攤低前5年的前置費用。
#@1@#而「後收型」的投資型保單則是比前收型多了保單月管理費與提前解約費,並強調在第1年就將保戶所投入的資金,做百分之百的投資,但保單管理費用收取卻相當高,且通常在前5年解約時會收取解約費用,第1年解約費用為5%至25%不等,之後陸續遞減。所以選擇後收型保單通常會鼓勵保戶長期投資,只要持有超過6年以上才沒有目標(基本)保費帳戶解約金的問題,惟額外保費帳戶會一直收取解約金費用,因此費用後收型的投資型保單並非不收費用,只是將收取費用的時間點往後移。投保後收型變額萬能壽險每月帳管費約0.1%(1年1.2%),以前面的例子來看,首年的6萬元保費可以100%投資,再按月扣除保險成本以及帳戶價值╳0.1%的帳管費,故初期投資的金額較高、費用較低,首年帳戶價值可能與保費相差不大,但若持續不斷的投入保費,帳戶價值也隨之大增,例如20年後當帳戶價值累積達300萬元時,每年費用即高達300萬╳1.2%=3.6萬,此為「前低後高」的收取方式。浦中敏表示,由表2可以看出,「後收型」投資型保單標榜「百分之百投資」,並不收取任何附加費用,但「保單管理費用」卻暗藏玄機,以每月保單價值的0.4%(每年4.8%)收取管理費,若保單價值達1000萬元時,每年將要收取48萬元;即使10年以上保戶降為每月0.1%(每年1.2%),每年都還必須付出高達12萬元的管理費,這種按保單價值比例收取管理費的方式,對於想長期持有的保戶而言,並不一定划算,必須要先確認自己的資金運用計畫,再決定要用何種方式投入。
#@1@#變額萬能壽險的投資帳戶可以補足錯誤的基金投資經驗,但是否有哪些錯誤迷思要加以矯正,部分業務員在銷售投資型保單時,常用一些話術及承諾,讓保戶對未來可能的獲利保證有所期待,而引起日後的糾紛!對此浦中敏及盧憲才提出以下4點提醒消費者注意:1. 保證獲利或可能獲利:部分業務員在銷售此類型保單時,會誇下海口,強調日後可能年獲利20~50%,但股市的趨勢並不是永遠那麼好,而且幾乎不可能永遠維持在高報酬率,景氣不好時,也可能會產生虧損。要謹記過去的報酬並不代表未來收益的原則,即有可能會看得到、吃不到,也因此客戶在認知不足的情況下,很容易與保險公司引發糾紛。2. 避談風險及費用:許多業務員銷售過程會避重就輕,只強調高報酬等優勢,而避談各種高額費用與投資風險,還有保單前幾年所繳的保費只有少部分進行投資等細節。3. 現買現投資: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投資型保單分為「前收型」與「後收型」,有的業務員為了拚業績未盡到告知義務,即前收型保單前幾年必須收滿150%的附加費用,造成客戶誤以為第1年就可以百分之百投資,等收到對帳單時才發現並不是那麼一回事,讓客戶氣到向主管機關申訴,甚至解約。4. 彈性繳費,不用繳錢也不會停效:或許你的業務員會告訴你,變額萬能壽險最大的優點就是保費可繳可不繳,但他並沒有告訴你,前提是保單帳戶價值必須足夠繳交保障費用及行政管理費,才不會造成停效。任何人辛苦工作之餘,應當重視人身風險的保障,要規劃人身風險就必須買保險,過去的觀念,買保險要花錢,而且這一筆錢有可能一去不回。假設30歲的小美購買「變額萬能終身壽險B型」,每月從薪水中提撥3000元定期定額購買投資型保單,以投資報酬率5%計算,到了40歲時,帳戶價值已累積到44萬元及144萬元的壽險保障,再加上連結投資基金,透過時間的複利效果,到5、60歲便可以累積不少資產,正好可以當作退休金,個人資產將隨著時間與預期投資報酬率日積月累,同時也將人身風險規劃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