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與「高齡化」的社會趨勢,「不婚、晚婚」的新世代思維,成了罪魁禍首,也替結構巨變的「未來世界」種下了恐慌變數(據2010年3月最新民調顯示,台灣人只要結婚,都會想生,台灣人口出生率偏低,主要原因不是不想生,而是不想婚)。記者問我,現代人「不婚、晚婚」的主因?閃過我腦海的第一個答案是「需求」(need),概現代人對婚姻的需求效應遞減(decreasing)。兩個原因:(一)古代男子征戰,裹屍沙場者眾,而民間動輒病疾肆虐,醫藥鈍化,能活到半百,便是高壽,因此,對婚姻的需求年齡,自然甚早;而今,醫藥發達、生科進步,年齡普遍長壽,既然來年還長,何來婚姻急切之需。(二)再者,過去期待婚姻伴侶能夠滿足彼此「生活」乃至「生理」的需求,被「多元」及「開放」的現世代價值觀徹底擊潰。而一旦最適合繁衍下一代的黃金生育期,也是最適婚年齡的20餘歲一過,那份純真的婚姻基本需求,多由於理性漸長,而對婚姻抉擇更多出許多顧慮,因此「晚婚」、「晚婚」、再「晚婚」,終究踏上「不婚」路。
#@1@#最近一期《康健雜誌》有關婚姻的一篇文章,寫著:「結了婚才覺得自己好孤單」,這樣的論調,引發我一些聯想,經過與一群已婚朋友的分享,可想而知的,它激起了偌大共鳴。的確,社會變了,科技、資訊,讓社會更富彩姿,拉近了人類互動距離,但卻也間隔了人們的心靈空間,因此人與人的互動,雖往來頻繁,卻表面虛浮,即便男女相交、夫妻相處,也拜科技所賜,愈顯得不真實了。封建時代的傳統社會裡,「家庭導向」(family oriented)的宗族模式,根深蒂固,「男主外、女主內」生活互補,是為佳話,「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傳統思維,也了然人心。唯,時代變了、變了,而且還會再變!當記者告訴我,本期《理財周刊》對適婚的未婚女性所進行的擇偶條件調查中,發現「祈求心靈契合」為未婚女性之最眾數選,我認為「生活中的現實考量」,應該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只是在面對調查當下的理想化心態,通常會偏離務實一些。至於男性擇偶,我的認知仍多以「外貌協會」者居多,而個性,亦為重要考量因素。男人的「主動不婚」,引領著女人的「被動不婚」,重點是,在過度理性的擇偶心態下,如何成就婚姻?說了這麼多,其實,我所最想要強調,家庭與婚姻有其根本之社會需要,「少子」與「高齡」種下台灣前途之憂。為台灣前途打拚,適齡但尚在理性的朋友,是否考慮「昏」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