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金融服務業早收清單出爐,對台灣銀行業釋出大利多。其中金管會也同步核准4家銀行的大陸辦事處升格分行。4家銀行之一的第一銀行副總經理周伯蕉大呼,「ECFA不但會是台灣銀行業的維他命,更是大力丸。」中華信評副總裁張書評則認為,台資銀行西進大陸,短期內對於獲利不會有大幅度的成長,然而中長期來看,對於銀行業務的分散性有加分的效果。
ECFA金融服務業早收清單出爐,對台灣銀行業釋出大利多。在銀行業部分,將台資銀行辦事處升格為分行的等待期從2年縮短到1年,同時,放寬台資銀行只要設立分行或子行屆滿1年,且盈利,就可以承辦台資企業人民幣業務。
同時,金管會也通過核准4家銀行包括土地銀行、合作金庫銀行、彰化銀行及第一銀行大陸辦事處升格分行。另外,國泰世華銀行、華南銀行在補件後,也可望通過申請。
由於存放款業務向來是銀行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一旦台資銀行獲准承辦人民幣業務,表示未來台資銀行在大陸地區將有獲利來源。
另外,為鼓勵台資銀行深入落後地區,ECFA協商結果,大陸也允諾,台資銀行若選擇中西部與東北等地區設立分支機構,大陸當局將開闢「綠色通道」,讓台資銀行快速落地。日前第一金新任董事長蔡慶年公開表示,只要參股陸銀比率能由目前20%提升至40~50%時,將積極參股大陸二、三線城市銀行,並優先選定中西部、東北、渤海灣等「綠色通路」布局。
《理財周刊》採訪了第一銀行副總經理周伯蕉以及中華信評副總裁張書評,討論簽署ECFA後對於台灣銀行產業將會引起什麼樣的影響及變化?以及台灣銀行業將會面臨到什麼樣的挑戰及隱憂?
ECFA是銀行業大力丸
第一銀行副總經理周伯蕉直言,「台灣銀行業已經悶很久了,此次ECFA協商結果,對台灣銀行業而言,不但是維他命,更是大力丸。第一銀已經準備好要大展拳腳了。」
從台灣經濟發展的軌跡來看,台灣企業界與銀行界的發展一向是相依相存的。然後自1990年代開始,雖然產業開始外移了,但由於政策的限制,銀行業並沒有隨著產業移動。對於台灣產業國際化,始終缺少一塊台資銀行的資源。台灣的銀行僅能透過OBU(Offshore Banking Unit,「境外金融中心」或「國際金融業務分行」,可承作貿易融資業務)間接性的支援台資企業,然而OBU畢竟是在台灣設點,而不是在境外,對銀行而言,總是綁手綁腳的。未來直接到大陸設立分行後,對於銀行的徵信及風險控管將有很大的好處。
另外,由於目前台灣的存放款利差只有1%的空間,反觀大陸銀行業的存放款利差有3%的空間,台資銀行西進後,有機會進一步提升獲利空間。
以第一銀行為例,已著手布局整個大中華經濟體,無論是在大陸、新加坡、澳門或越南以及柬埔寨等地積極開拓分行,可望和當地台資科技業的發展腳步有更深層的結合,提供企業整合金融服務的平台。
在西進大陸市場部分,和台灣相比,銀行業者要承受的市場風險更大,主要是因為大陸的法律複雜,政令穩定的不確定性高,加上兩岸文化隔閡等問題。就以金融法令為例,雖說大陸金融法令主要是移植台灣,但細節部分就有很大的不同。周伯蕉表示,像中國銀行在全中國有1萬多個營業據點,但在上海僅有一家分行,大陸的法令是一個大城市只能有一家分行,第2家叫支行,光這點和台灣的金融法令就有很大的不同。更別說像是授信規定,大陸的更是複雜,這些對台資銀行的經營都是很大的風險。
通路難掌握是瓶頸
另外,台資銀行進入大陸市場最重要的瓶頸,在於金融通路。周伯蕉直言,通路真的很不好掌握。
但是由於大陸的內需市場大,資金的流動性高,銀行存放款利差更達3%以上,整體而言,正面的影響大於負面的不利因素。
在挑戰的部分,一銀在海外的分行如澳洲分行,將面臨的問題在於澳洲是全新的市場,要從零做起。
反觀在大陸設分行的話,由於大陸有很多台商,都是一銀的潛在客戶,一旦台資銀行在當地設點,台商還是會比較習慣和台資銀行合作。周伯蕉強調,初期當地台商會是台資銀行最大的客戶,待長期深耕後,再慢慢拓展當地陸資客戶。
至於台資銀行除了有台商客戶作為後盾外,另外,中小企業放款風險控管機制向來為台灣銀行業的優勢。周伯蕉說,過去台灣經濟主要是中小企業支撐起來的,因此台灣銀行業累積數十年的中小企業授信專業經驗以及控管機制,都是台灣銀行業者的優勢。反觀大陸銀行過去大都是對國營企業放款,欠缺和中小企業接觸的經驗。總而言之,大陸銀行業有市場和通路的優勢,而台資銀行則有完善中小企業授信控管機制的優勢。
然而,周伯蕉也指出,進軍大陸市場,業者仍有通貨膨脹等隱憂需面對。由於大陸貨幣政策作仍屬於較為寬鬆策,通貨膨脹隱隱作遂,加上人民幣升值以及工資上漲都會是台資銀行在在需要注意的隱憂。因此,周伯蕉認為銀行業者對於資產品質的問題必須要採取審慎的態度,由於通膨可能造成房地產等資產泡沫化的問題,因此徵信的機制,以及呆帳風險控管顯得格外重要。
談到第一金控在大陸的布局,周伯蕉認為,目前一銀在上海浦西的分行,不管是行舍、人員、資金都已然就定位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就只等公部門的執照下來,上海分行就可以開門營業。
已儲備人員進軍海外
周伯蕉表示,針對大中華地區市場,一銀早已訓練出一批30人的大中華業務儲備營業員,主要就是針對海外設點的需求。在長江三角洲部分,以上海分行為據點,主要服務科技業等台商上市公司為主,而7月15日將開幕的澳門分行則是著眼在整個珠江三角洲客戶,以台商中小企業為主。一銀的澳門分行早在3年前就已經著手申請設立,直到去(2009)年才獲准。澳門其實離珠海很近,地理上是相連的,鎖定的也是珠海的客戶。
另外,在新業務的部分,周伯蕉看好黃金商品的長期業務潛力,繼台灣銀行之後,一銀也將與一家歐系銀行合作推出黃金存摺業務,今年底前將送件主管機關核准,可望在明年初上市。會找上該歐系銀行合作的主要原因,是看中這家銀行擁有黃金鑄造廠的優勢。
對於ECFA簽訂後,台資銀行西進大陸會有什麼樣的影響?以及對於銀行的營運貢獻度如何?中華信評副總裁張書評則提出其看法。
張書評認為,台資銀行西進大陸,短期內對於獲利不會有大幅度的成長,然而中長期來看,對於銀行業務的分散性有加分的效果。從營運彈性增加的角度來看,未來台資銀行新增人民幣業務,對於營運的多角化是有貢獻。然而大陸市場風險性高,相對的台資銀行要承受的風險也較高。
如果從對於獲利的影響看來,由於現階段台資銀行西進大陸,僅有零星幾個據點,營運規模仍太小,有其業務拓展上的限制,難以形成規模。另一方面,大陸銀行業的狀況也不同。在大陸市場,要吸收存款比放款還來得困難,主因是存放比的關係。台灣的銀行存放比大約在70~80%左右,也就是說銀行收進來每100元中,放款的額度大約是70~80元,但在大陸,存放比很容易超過100元,通常都高達120~130%。
應嚴格管控授信風險
由於大陸市場放款容易,資金的流動性高,且存放款利差達3%,因此和台灣相比,銀行的獲利會較高,但是相對而言,市場風險也較高。以資產的品質來看,大陸資產的信用品質較台灣差,因此銀行在經營上,必須要注意放款風險的管控。再者,大陸至今並不是一個完全法制的社會,市場的透明度差,對台資企業而言,相對也是較不了解的經營模式,面對大陸同業的競爭威脅,有先天上的限制。
從香港銀行業前進大陸市場經驗來看,張書評觀察到,受惠於CEPA,港資銀行進入大陸市場後,其營運規模成長得很快,但是其獲利能力並未隨之大幅度的成長,其總資產報酬率(ROA)僅維持在1%以上的水準。
因此張書評認為,大陸市場是高潛力但也高風險的市場,台資銀行如能慎選放款對象以及客戶,有機會能穩健成長。
對於台資銀行西進大陸,中華信評抱持的看法是,短期內對於台資銀行獲利的影響有限,在3年內獲利不會有大規模的成長,但若能以審慎逐步成長的方式經營,有效改善存放比,中長期來看,對於企業多角化的營運模式,增加其業務的分散性,會有加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