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自8月10日公布7月營收之後見到8054高點,至8月30日的摩台指最後結算日共拉回了392點,完成了回測季線支撐。嚴格來說,從5月25日的7032低點所累積的1022點漲幅,目前的回檔還在強勢整理格局的範圍內;但問題是,該如何看待8054高點低於4月15日的8190高點,而8190高點更低於1月19日的8395高點,如此這般的高點愈來愈低的整理結構?傳統旺季採購潮 恐會落空就如同在《理財周刊》10周年「兩岸三地投資趨勢論談」中所提示的,8千點關卡之所以難突破,除了今(2010)年的景氣對策信號已達歷史相對高值的39,恐下半年景氣放緩之外,另外就是技術面上卡到12682歷史高點連接10393歷史次高點所形成的超長期下降壓力線,從2007年起連續4年壓制著台股上檔的空間,想要突破如此超長期的下降壓力線,如果沒有相當的成交量,自然假突破的機會較高。但是8054點低於8190點,又低於8395點,則表示8395高點至7032低點不是單純的abc整理波,如此一來,在13種整理型態當中,只剩下雙重三平台、三重三平台、三角形等整理型態有可能發生。既然今年上半年台灣GDP成長率達到13.1%,但全年主計處預估為8.24%,表下半年的GDP成長率僅3.38%,不僅驗證第3季的歐美返校潮需求落空,甚至因為打銷庫存將延續到第4季,使得聖誕節的需求恐怕也不樂觀,導致台灣的電子權值股頻遭外資調降投資評等。而事實上從聯準會釋出將盡全力挺經濟復甦的決心之後,也就預告了美國下半年的景氣將較現在更加嚴峻,可是弔詭的是,單看上半年的數字是感受不到的,例如美國商務部公布第2季GDP成長率為1.6%,較第1季的3.7%明顯下滑,源自於美元強勁升值,第2季出口僅成長9.1%。但由於企業固定投資增加17.6%,以及實質個人消費增加2%,使得第2季GDP成長率優於華爾街預期的1.4%,被投資人視為利多解讀。但華爾街並不因此預期第3季會優於第2季,主要是因為第2季的美元強升造成進口額大增32.4%,然而美元指數從第2季末的86.18貶至目前的82.867;甚至於8月初還貶至80.08,所以支撐第2季GDP成長動能之一的消費者支出,並不一定會在第3季,甚或是第4季出現傳統旺季的採購潮,所以當7月份的房地產數據公布之後,市場不安的情緒就被挑起。美需求不彰 通縮陰影浮現美國7月份成屋銷售創歷史單月最大跌幅的-27.2%至383萬棟,低於市場預估的470萬棟;7月份的新屋銷售量大減12.7%至27.6萬棟(圖1),顯示缺少了補貼政策的刺激之後,市場的買盤仍不足以支撐房市回歸到正常供需機制,餘屋庫存增加。同時美國7月耐久財訂單月增率僅0.3%、年增率由17.1%降至9.3%,皆低於華爾街預期,表民間消費力道減弱,吻合消費者信心指數處在相對低檔的現況(圖2)。也正因為消費者信心薄弱,處在失業率高達9.5%的背景下,聯準會擔憂美國將因6個月以上長期失業者占45%,導致勞工市場效率降低,結構性失業率提高,而長期通膨又受到控制的情況下,需求不彰將導致通貨緊縮出現。而這樣的通貨緊縮又恰好遇上全球史上最寬鬆的貨幣環境,令聯準會擔憂過去困擾日本深陷流動性陷阱的通縮環境會重演在美國市場。因此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在8月27日的世界央行官員貨幣政策座談會上表示,「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將強力阻止物價偏離穩定,呈現下滑走勢,FOMC已準備好通過非傳統措施來加大貨幣政策的寬鬆度。」這背後的意思當然是聯準會已經預見到下半年的景氣會有更差的數據出籠,因此事先進行信心喊話。那麼到底情況有多糟呢?何以聯準會要如此事前的提醒市場,關鍵就在預期落空。回顧年初惠普(Hp)、宏碁(2353)等NB大廠對於Windows 7的測試效能感到滿意,皆認為5年來最大的商用換機潮將有機會在下半年湧現,而供應鏈正基於這樣的預測而準備庫存,豈料第2季的歐債危機及各國政府的救市措施相繼退場,讓二次經濟衰退的疑慮升起,導致第2季末的庫存大幅增加,此時法人圈已經開始耳語相傳下半年旺季不旺的觀點;可是畢竟第3季的台北電腦展隨後而來,且第2季末的電子法說會也大多報喜、淡化憂的模式,讓市場對於歐美返校潮的傳統旺季需求還是有所期待,結果就在台北電腦展之後,期待正式落空。本季台股盤勢 整理或探底這預期落空的修正要回溯到英特爾的第2季創歷史新高的財報講起。當時英特爾認為伺服器用高階晶片成長強勁,使得整體CPU的平均售價出現連續3季的上升,第2季營收達到107.7億美元,優於市場預期的102.5億美元,毛利率更優於市場預期的64%,達到67%,創歷史新高;單季EPS為0.51美元,超出市場預期19%。此財報公布之後,英特爾僅出現一日行情,隨後即傳出英特爾第2季財報的好成績是架構在塞貨給下游,這樣的觀點當然澆熄了投資人樂觀的預期,也讓NB相關族群股價開始進入盤跌階段。至於第3季展望當時為季營收成長8%,結果8月27日調降財測的展望修正為大幅下修至僅與第2季持平或小增4%,理由為歐美等成熟市場的電腦銷售量明顯放緩。但這觀點不該是早在第2季歐債危機時就已經眾人皆知了,怎麼身為最上游的英特爾整整落後了一季才承認呢?不論英特爾的動機為何,總而言之,這中間的落差就是目前投資界要進行修正的重點;簡單說,當初相信英特爾的多頭籌碼如今被迫面對第3季打庫存、第4季恐砍單的窘境;而偏偏這場景正好令悲觀者聯想起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所引發的金融海嘯,當時所造成的下半年景氣急速冷凍的劇情。而這影響有多廣呢?時間將長達至英特爾公布第3季財報的時間點:10月12日。範圍包括上游的IC封測已經接到客戶9月降訂單的通知,ODM/OEM電腦廠第3季接單恐大幅低於預期,例如某外資將NB的出貨量從原先季增12%,一路下修至-1%,負值的NB出貨量已經不是旺季不旺可以形容。因此上半年炒作的缺料、搶產能的題材熄火,如被動元件、玻纖布等族群將失去股價推升的動能;其他供應鏈如晶片組、繪圖晶片、電源管理IC、LCD驅動IC、無線網路晶片、監視器等都將面臨砍單威脅,而這些族群至少占了台股3~4成的指數權重,自然意味著第3季的台股處在整理或探底的格局。本波拉回 上櫃比上市慘烈 8月31日的台股正好適逢收月K線,增量收跌144點,以留上影線的實體黑K做收。當月的8054高點略為地突破12682歷史高點連接10393歷史次高點所形成的超長期下降壓力線,但因融資從8月24日見到波段的2817.75億元新高,短短的13個交易日融資增加147.56億元,恰好是ECFA三讀通過的背景,形成利多而不漲的格局,讓8月下旬的兩周累積了310跌點,多頭氣氛頓時冷凍。主要的關鍵還是在於進入到下半年,景氣恐怕會一季不如一季。剛公布的7月景氣對策燈號為紅燈,景氣對策信號38分,回顧1990年之後的20年,景氣對策信號來到39分就進入到景氣由盛而衰的轉折關鍵,對照領先指標連2個月下降至117.6,頗吻合下半年景氣擴張力道將逐漸放緩的觀點。此外M1B年增率自2009年11月起緩步下滑,預期8月持續下滑,表股市缺乏資金動能(圖3),而事實上台股自2010年1月19日的8395高點至今,已的確7個月未創新高。就籌碼的角度,這波拉回修正上櫃市場遠較集中市場來得慘烈許多。軋空股的唐鋒(4609)繳不出半年報,以及益通(3452)半年報EPS慘賠12.65元,嚴重衝擊中小型股的投機炒作氣氛,並造成上櫃市場於8月25~31日的5個交易日內出現4根長黑K,儘管已經來到135.17點的年均價支撐,但就5~7月的經驗來看,年均價支撐力道並不強,後續恐怕得把下檔支撐下移至前波低點的122.77~119.88點附近。但集中市場的低點也許可以稍微樂觀些,原因在於政府四大基金將釋出2千億元給投信委外代操,及年底五都選舉的變數。中概族群 也將難有表現如果每天有仔細觀盤的話,可以發現即使是國際盤逢利空重挫而拖累下跌時,大盤總委買張數還是遠遠大於委賣張數;甚至差距達百萬張以上,而且就算當下委買張數遭逢到特定賣壓調節而被消化掉,過不久,大量委買張數還是會續掛出來,成交-續掛-成交-再續掛,換言之,防禦式的低接買盤的決心夠堅定,但卻沒有意願逆勢而為,所以容易留下影線收縮跌幅。或許有人會寄望中國大陸下半年的十一長假與農曆春節的消費需求可以拉抬台股的傳產與中概族群,但很可惜這樣的預期恐怕也會落空。首先中國PMI指數已連續3個月下滑,官方淘汰落後產能,預期固定投資將持續放緩。在傳統的「金九銀十」的房市旺季即將來臨之前,官方在8月份不停地宣示打房力道絕不手軟,但地產開發商也苦撐待變,雙方的決戰點就看9~10月的銷售量是否明顯回升,否則拖至明春時,應該就會有較小的開發商撐不過養地的成本而缺乏現金流入,導致骨牌效應發生。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則中國大陸就算想要維持8%的經濟成長率,也得花費一番力氣與時間來扭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