痲瘋樹 林家璿的生質能源夢得知痲瘋樹(Jatropha C urcus .L)是未來取代綠色能源的唯一燃料後,華能環保能源科技公司董事長林家璿積極覓地,終於在菲律賓找到出路,但篳路藍縷,他們如何開啟新能源的希望?
在中台灣的潭子加工區最偏僻的角落,一棟毫不起眼的小工廠,但裡面一桶一桶的油質,都是拯救地球減少碳排放,免於暖化的開端。華能環保能源科技公司董事長林家璿為雲林麥寮農家子弟出身,對於農業有著無比的熟悉感,5年前無意間聽到一位移民加拿大多年的長輩提起痲瘋樹是未來取代綠色能源的唯一燃料後,興起他從一磚一瓦從頭開始鑽研環保領域,他到世界各地20幾個國家尋找適合耕種痲瘋樹的土地。
「綠色能源研發之路不容易。」一路走來的艱辛讓林家璿有了這番體會,華能公司資本額7千萬元,對比大財團持續在大陸擴產,利用當地龐大勞動力進行量產的競爭,在潭子加工區內華能這家中小企業,其議價能力不如大企業,雖然靠著天然環保清潔能源用品,掙到第一桶3千萬元營收的現金,但馬上投入研發另一種新能源,往前看,瓶頸儼然成形,菲律賓,就成為他們尋求出路的答案,從研發到種植,都在那裡完成。
在菲律賓東北部,從台灣高雄到馬尼拉機場直飛1.5小時,再搭10小時軍用卡車才能到達的菲律賓伊莎貝拉省,找到20萬公頃土地,開始種植痲瘋樹,歷經千辛萬苦的車程,沿途舉目都看不到高樓大廈,而且物價高得嚇人,一份套餐也要新台幣100多元,吃的、用的都是來自外地。
在菲律賓這個勞務輸出最大的國家,有1千多萬人在國外從事勞務工作再匯錢回國,但林家璿花了3年多時間才在這裡找到希望,雖然是屬於落後國家,但它卻是人類社會新能源的希望,林家璿要在這裡種植油田,他的環保夢想也將從此展開。
他看好新能源市場前瞻性,加碼投資菲律賓,看好其人力、土地低廉,加上技術的能力,他將菲律賓視為在清潔用品第一波成功後,邁向第二波成功的升級天堂。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菲律賓種植痲瘋樹的只有華能公司,但其土地資產也開始吸引一些外來投資客關注眼光。回想當初尋覓土地的過程,林家璿也是滿腹辛酸,如今把菲律賓當成追逐品牌之夢的作戰基地,為了搶得市場先機,從研發到開墾,華能砸下4千多萬元,去(2009)年公司營運才達到損益兩平,林家璿只希望讓環保及能源議題受到社會重視。
經過5年透過產官學的研究實驗渠道,已完成生質柴油上、中、下游生產鏈的整合作業,林家璿希望借助台灣人的技術能力,打進世界舞台,今(2010)年10月,首批痲瘋樹產出的種子將運回國內榨油,並提煉生質柴油,明(2011)年計畫銷往日本、韓國、大陸等國家,預計可創造5~6千萬元收益。
生質能源 未來全球趨勢走入這塊未來前景看好但短期只能像無底洞燒錢的行業,林家璿堅持初衷,表示使用生質燃料替代石化燃料,改善空氣品質及氣候變遷效應,符合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al)精神。
對現代人來說,能源、空氣一樣重要,全世界能源供應量占80%(煤、石油、天然氣、化石燃料),有專家預估,石化燃料將在40年內枯竭,國際能源總署(IEA)預估未來5年內災難性的石油危機恐危及全球經濟復甦,而生質能源2050年將提供全球近38%的燃料需求。
在目前油價逐漸高漲及氣候變遷的情況下,人類開始面臨能源短缺及糧食不足的威脅,各國無不積極尋找替代能源,諸如風能、太陽能、海洋能及生質能等。以能源消耗最多的美國為例,2004年生質柴油的產量只有8萬噸,但是2006年快速增加至83萬噸,2007年估計?為149萬噸,成為近3年來全球能源消耗成長最快的國家(資料時效性?)。
1998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20條,就專門提出了「痲瘋樹油可作為極佳的柴油替代品」,應當大力推廣,印尼、印度、菲律賓及泰國等熱帶國家正從種子逐步培育,這些原本屬於弱勢國家都希望藉由痲瘋樹扭轉其價值性,未來能種出全世界面積最大的痲瘋樹林,成為最大的生質能源國,可見得痲瘋樹未來將是生質柴油產業的新綠金。
今年3月,馬英九總統前往南太平洋進行「太誼之旅」,進一步援助友邦,當時考察過程中,已有協種種植痲瘋樹的構想,若種植痲瘋樹成功,除了可提煉生質燃油、提供電力,痲瘋樹還可以當成籬笆擋風。發展生質燃油也可以協助這些國家脫貧,藉此讓島國自給自足。許多專家認為這是在太陽能發電外,另一項有發展潛力的綠色替代能源來源。
台灣中油 與印尼合作重種植另外,美國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也加入生質柴油的投資,在印度種痲瘋樹,其面積有四個台灣大,台灣從2009開始研究痲瘋樹,預估至2016年將投資303億元,研究項目包括能源科技、技術、節能減碳、人才培育。台灣中油2009年9月2日與印尼農漁業合作社全國總會INDUK KUD簽署痲瘋樹合作種植備忘錄(MOU),未來將共同投資2.5億美元,分5年在印尼東加里曼丹省種植10萬公頃的痲瘋樹,估計每年可產出約35萬公噸痲瘋樹油及200萬噸碳權(約占中油排碳量的2成),並能穩定取得生質燃料的料源。
印度政府認為,若將印度所有沒被利用的荒地都種上痲瘋樹,將會滿足印度的所有能源需求,當局已規劃出1100萬公頃適合種植痲瘋樹的土地。史瓦濟蘭第一座痲瘋樹發電廠預計3年內投入營運,印尼也開始規劃1200萬公頃土地,種植痲瘋樹,預計可生產3600萬噸的生質柴油。在此同時,從歐洲到印度,許多國家都正在非洲洽購土地來種植痲瘋樹。
當全世界為了因應油價高漲與油源耗竭危機而竭力搜尋替代燃料之際,痲瘋樹引爆了全球的淘金熱。林家璿說:「一棵痲瘋樹的樹果可連續採收50年,一般要第2年後才可以全熟採收,華能的技術第1年就可以達到60~70%全熟採收量,每公頃的痲瘋樹田第1年可以生產出8噸的種子,透過轉脂化或氫化處理,就可煉油35~40%,第2年可以到15公噸,且每年種子含油量會愈來愈高。」林家璿表示,華能目前在菲律賓有20萬公頃土地將來要全面種植痲瘋樹,預計今年華能在菲律賓首批產出的150公噸種子將運回國內榨油並提煉生質柴油,此生產基地1300公頃的痲瘋樹預估在明年底達到滿產能,年產生質柴油可達3800公噸。
台灣石化能源有98%須從國外進口,因此為了降低對石油的依存度及降低排碳量,台灣在2008年7月15日開始,全面實施B1油品,預計今年增加至B2。林家璿認為,台灣已於2007年7月起規定柴油需添加1%的生質柴油,以台灣每年柴油消耗量400萬公秉計算,每年所需生質柴油量約為4萬公秉,%;中國則規定2020年要有15%的生質柴油,進口需求約300萬公噸,若加上印度需求,則兩國對生質柴油的需求將占亞洲62%,未來商機相當龐大。
一次種植 可多年採收隨著近年來因為石油需求殷切導致的能源危機問題,各國政府紛紛開始尋找各種替代能源用,其中生物柴油也是候選之一,但目前大多數的生物柴油都是以糧食作物進行製造,如此會對糧食供給造成威脅,也會對第三世界國家人民的生存造成威脅。如果開墾新的農地,則會對生態造成嚴重威脅,也會釋放大量二氧化碳。
林家璿表示,痲瘋樹可在一些非常惡劣的環境裮生長,即使在年雨量只有250毫米半荒漠的地方生長,它的種子有毒,本來就非糧食作物,痲瘋樹的含油量多寡取決於土地及溫度,最好是在赤道上下25緯度間的地方種植較佳,愈熱的地方愈好,在熱帶含油量才會較好,目前華能在痲瘋樹的種植上,果實含油量目標是30~40%,因此選擇在菲律賓種植。
「痲瘋樹油與石油不同,具有可再生(一次種植,多年採收)、清潔和安全等三大優勢,燃燒痲瘋樹油或其製成的柴油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燃燒石化柴油所產生的排放量更少(約少78%),因此痲瘋樹所製成的生質柴油性能明顯優於普通柴油。」林家璿表示,痲瘋樹的種子油脂含量比其他植物多了4成,當把種子壓碎,產生出來的痲瘋樹油可以用來作為一般柴油車的燃料,剩下的渣滓則可送進火力發電廠燃燒發電。
在全球各地都在研究痲瘋樹,並圈地種植的同時,之所以會選擇在菲律賓種植,林家璿表示,由於菲律賓土地沒有私有化,而且當地勞工工資一天才約100~150元新台幣。此外,生物柴油也存在一些技術限制,為協助生物柴油的開發,不少國家都會投入生物科技的發展,透過相關物料的生產和開發的過程結合,以減低生物柴油的開發成本。目前華能已經開發「生質柴油生產計畫」,引進外來種痲瘋樹並成功馴化及基因改良,可在台灣氣候及土地推廣種植,並已經在菲律賓完成母苗種植,數量足夠支應台灣土地500公頃的種植需求。
名詞解釋》桐油樹:學名Jatropha curcas,又名麻風樹、痲瘋樹、南洋油桐等,為大戟科落葉灌木,桐油樹的種仁含油率很高,達到40%以上,經過加工適用於生產生物柴油。在一些熱帶國家,桐油樹被選為出產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之一,它可以在荒地上種植,不與糧食作物搶耕地。
此外,痲瘋樹可在9天內發芽完成,但是隨季節不同與緯度的高低,在實際培育經驗中也有高達50天才發芽完成的情形。
生物柴油:Biodiesel,又稱為生質柴油,是用未加工過或者使用過的植物油以及動物脂肪,通過不同的化學反應製造出來一種被認為是環保的生質燃料,這種生物燃料可以像柴油一樣使用。
生質柴油的環保優勢是可降低引擎廢氣排放,且幾乎沒有含硫化物,排放的廢氣自然也沒有硫化物,研究顯示,如果用20%生質柴油的比例混合,柴油引擎NOx(氮氧化物)排放會增加2%,但微粒排放會降低12%,碳氫化合物排放會降低20%,一氧化碳的排放會降低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