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開始買第1張股票,74年次的彭綺瀅,已經有7年的投資經歷,這7年來,她學到的是:「停損」很重要,投資,一定要有風險意識。 「市場就是你的老師,」25歲,還很年輕的彭綺瀅這樣說,口氣有點老練,她從18歲開始玩股票,到現在已經累積有7年的投資經歷,一心想趁年輕多賺點錢的她,深知金融市場累積資本最快,股票、期貨、選擇權都是她投資的工具。問她為何那麼年輕就介入股票市場,原來與家庭背景有關,她說,在她國中畢業前家境一直都很好,父母親自己開公司,從事精密陶瓷業。由於父母很疼愛小孩,從小就溺愛她們家的孩子,彭綺瀅說,她小時候每天上下學都有人接送,父母沒讓她做過一天家事,物質、教育都是給她們最好的,買名牌禮物更是很常見。父母投資失利 開啟賺錢動機但是,當她讀專一那年,父母親投資股票失利,爸爸買股票買在最高點。當年,父親為了想蓋更大的廠房,把蓋廠房的資金拿去投資股票,投資了800萬元,還以槓桿操作,從事融資融券。但是當股市崩盤、股價回跌時,卻沒有當機立斷作停損的措施,導致負債上千萬。她一下子從坐在雲端上的小公主,摔下來變成什麼都沒有的平凡小女孩。父母親投資失利後,家庭常常籠罩在低氣壓中,父母親經常常吵架,雖然從不在孩子面前爭吵,但是彭綺瀅總是可以感受到那股壓力。家中經濟不再寬裕之後,父母親變得很節省,父親更是加倍努力工作,想儘快還掉債務,母親連上餐廳吃頓飯都被親戚講閒話,彭綺瀅在自己小小的心靈裡,暗自下決心,想要用自己的力量來改善家裡的環境,她捨不得母親辛苦過日子,想著自己能否多賺點錢,給媽媽一點小小的幸福,她想要趕快賺錢,讓爸媽能過好日子。想來想去,只有投資股票最容易賺錢。雖然父母親在股票投資上跌了一大跤,卻反而激發起她想在股市中賺錢的念頭。以她18歲的年紀,打工賺來的錢並不多,每個月僅有數千元,唯有用錢賺錢才快。因此,她18歲那年,就到證券公司開了股票戶頭,買了她人生的第一檔股票──裕隆。買股 看公司負責人品行「一家公司好不好,經營者的品行很重要,」彭綺瀅說。她那時對股票沒有深入研究,憑著媒體對裕隆公司董事長嚴凱泰(那時嚴凱泰為裕隆公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的報導,她認為嚴凱泰是值得投資人信任的公司負責人,當時裕隆股價約14、15元,她打工賺錢,一有錢就買裕隆,她壓寶嚴凱泰,相信嚴凱泰不會讓投資人失望。18歲那年,她才讀專三,就讀於台北商學院五專部會計科。為了學習如何投資股票,她每天必讀財經報紙,也熟讀各種理財相關的雜誌,常到圖書館借投資理財的書籍回去研讀、上網瀏覽投資訊息,盡力地吸收財經相關知識。為了累積買股票的本錢,她也很勤快地打工賺錢,一個五專學生,只能到餐廳端盤子,到飲料店打工,假日就到賣場做推銷人員,因為推銷的時薪較高,每小時可以賺150元。任何能夠賺錢的方法,她都願意去試試看,先試再說。打工賺來的錢捨不得花,全部投入股市裡,4、5年下來,最多的時候,她擁有裕隆11張,平均成本約22~23元。當她五專畢業,考上暨南大學財金學系之後,她將裕隆股票全部出脫,相信懶人投資法,將資金投入購買基金,交給專業經理人去操盤。轉投資 賠光股票本金獲利但是她也不是沒有失敗過。因為太想成功了,當朋友的男友創業,找她投資健康食品時,她沒有想太多,因為相信那個人,就把股票賺來的錢投資到他的生意裡,想著將來可以按股份分紅,彭綺瀅的考量是要多元化投資,自己專心研究基金,創業的部分就相信朋友,由朋友負責。但是後來,所有投資股票賺來的錢全化為烏有,連本金及獲利通通都沒剩下,只換來對方一句「錢沒了」,她只氣自己沒思考太多,連對方有沒有真的投資保健食品都不知道,只能說自己涉世未深。所幸彭綺瀅是個樂觀的人,痛定思痛之後,她決定重新再來,她要重操舊業,再開始到處打工賺時薪,賺來的錢仍然選擇要投入金融市場,但是這一次,她的投資工具選定基金。經過評估之後,她選擇買進景順拉美基金,這是能源類的基金,她覺得能源類基金波動幅度比較大,她不諱言自己是「風險愛好者」,她很想趕快賺很多錢,自己還年輕,就算跌倒了還可以再重來,但是父母年紀大了,不能等,所以她做任何決定都很衝。彭綺瀅就讀的暨南大學位於埔里,不像台北商學院在台北,有很多工讀的機會,工作不是很好找。她選擇定期定額投資基金,投資基金有時賺,有時賠。她自己形容,讀大學在知識上獲得不少,但是在金錢上卻沒什麼成長。彭綺瀅的父母一直想栽培她繼續升學,她卻一心想賺錢。彭綺瀅將大部分的心力都放在工作上,暑假時到寶僑P&G工作,每天到各大賣場賣洗髮精,底薪2萬多元,還有業績獎金,對一個大學生來說,算是很不錯的薪水。她拚命地工作,認真地工作,為了提升業績,她還讀了很多行銷的書籍,業績曾經達到全區第1名。全心投入選擇權 很瘋狂雖然自己本身學會計、統計,但是彭綺瀅卻不相信財務報表,「財報可以做假、媒體報導也可以做假,」她說。她開始鑽研技術分析,自己看書學,之前投資股票,只看公司經營者,現在,她要用技術分析來賺錢。她認為,她在投資上最大的轉捩點是在勤益科技大學讀研究所,當時她辛苦地打工,有同學在玩期貨,看到她那麼辛苦,建議她投資期貨,那位同學玩當沖,一天可以賺好幾百元,比打工好賺多了。彭綺瀅承認自己是被誘惑,她也跟著跨入,她玩選擇權,因為本金更小,可以以小搏大。彭綺瀅將所有基金全部贖回,將不多的資金投入選擇權,剛開始幾個月,她有賺有賠,因為錢都在選擇權裡,她很認真投入,早上看盤,看台指期貨,下午就休息,晚上美盤開始,她又看美盤,有空就到圖書館借投資理財的書籍。因為這段時間實際投入,她才學到選擇權如何玩,什麼策略才能夠賺錢,她說,「時間價值很恐怖」、「如果看錯方向更慘」。在歐豬4國出現歐債風暴時,彭綺瀅因為Buy Put,買「大跌」,建立空部位,而賺到錢,她開始沒再打工,而是全心投入選擇權的投資。她說,建議她玩期貨的同學都沒有她那麼熱衷,彭綺瀅形容自己「很瘋狂」。彭綺瀅自己投資有了心得之後,更進一步開始幫別人操盤,主要也是為了賺錢,她為朋友的母親操盤,約定好賺的錢她可以抽1成,一開始代操,部位只有5萬元,後來增加到20萬元。但是幫別人操盤,自己的心理壓力比較大,當有了一定的獲利之後,彭綺瀅就把它結算。題材只是故事 只看技術面彭綺瀅目前在康和期經實習,她把自己想像成一個海綿,盡量學習,盡量吸收,她說,在康和期經實習讓她學到很多,觸角更廣,在這裡可以看到很多前輩實際在操作,康和期經有外匯操作,也看農產品期貨,使她的視野變得更廣。將來畢業後,她想進入金融界,應該會選擇期貨業。談到自己的操作哲學,彭綺瀅表示,自己還是以技術分析為主,不會被消息影響多空策略,她說,很多題材,都只是一個故事,套句康和期經交易室主管所說的一句話:「不要預設立場」,她也學到不要預設漲跌,「市場自然會告訴你答案,」她說。彭綺瀅表示,預設立場會影響到決策,很容易當該作的點來到時,反而不出手。所有市場盛傳的中秋變盤、選舉行情等等題材,彭綺瀅都認為不是可相信的。她形容她的操作哲學,「以技術分析為主,是主角,其他的只是參考,是屬於背景。兩者結合,才形成一幅圖畫。」那幅圖畫就是她的操作策略。彭綺瀅說,操作不能隨心所欲,要順勢而為,你不可能每次都對,當做錯時,要立刻停損,「當趨勢反轉時,若不立即停損,很可能全部變零,」彭綺瀅說。她強調,進場點不是那麼重要,出場點很重要,最重要的是要有風險概念。順勢而為 嚴控風險彭綺瀅說,當你出手時,要先預想好風險與報酬的比率,舉例來說,若你目標是想獲利30點,如果做錯的話,在那一刻就要出場,先想好比例,例如只能賠10點,一定要嚴格控管好風險。在投資上影響她最深的一句話是「順勢而為,以市場為師」,因此她「不摸底,不猜頭。」彭綺瀅最佩服的投資大師是傑西‧李佛摩(Jesse Livermore),因為他曾經大起大落過10次,彭綺瀅說,在交易市場生存不易,尤其是在跌倒的那一刻要爬起來很難,她很欣賞傑西‧李佛摩不屈不撓的精神。彭綺瀅74年次就讀勤益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碩二目前在康和期經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