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淑君事件火紅延燒,昨日電視機鏡頭出現了一個畫面,萬華區「韓僑」學校遭人蛋襲,那位校門前擲扔雞蛋的中年男子,被維安警員驅離時,口中大喊著:「愛國有罪嗎?我愛國情操錯了嗎?」「愛國」有功,當然無罪,然而,我擔心的是,因一時之氣而假愛國之名,行「為所欲為」之實,則社會公理,恐將殆盡。當韓籍學生家長說道:「不應欺侮小孩子」「反過來想,如果是你在韓國的台僑要怎麼辦?」……等等話語時,我心中很有感觸,心想著,台灣人動輒歸咎他人並牽涉無辜的無理作為,是真民族意識的表徵嗎?我認為,反怒情緒再大,也應認清對象,即便到韓國領事代表處抗議,也不該將激情擴大發展到要置所有無辜韓籍人士於死地不可吧!我非韓籍、也不哈韓,更不喜有時韓國自大狂妄、凶悍霸氣的過度民族氣焰之囂張。「君」事效應之後,台灣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反韓熱潮,韓貨下架、拒看韓片……,台灣人為爭一口氣的民族情操表徵無遺。然而,我總認為對異常事件發生之處理態度,宜審慎客觀、理性對待。無論是亞運、世界跆拳道錦標賽,一連數次的(四次)遭遇裁判不公之情事,看在國人眼裡,當然心有不堪,氣之不過,因此做出大燒韓旗、蛋襲韓校等諸多超出常理的擴大行徑,並在第一時間便將反怒情緒拉升至國與國間的民族對峙。此時正又適逢五都選舉當頭,在野黨乘機大肆消費「君」事,指責政府失能,執政黨也無法背離媒體民意,開始大肆捍衛台灣尊嚴,護我抗韓。我有時在想,台灣的媒體是否有時過之宣染議題,而政治團體又過之操弄媒體,演變的是,一堆不分青紅皂白的民眾跟著盲從起舞。記得小時候,眷村常有揪眾「幹架」情事,有一次,我掛了彩,回家控訴某巷子鄰長的欺人太甚,豈料,我的母親非但不寬慰我,為我出氣怪人,反倒責難我一定是惹人生氣了,她一向以「自己小孩沒錯,哪會惹得人欺」的自省理念教育著我,讓我對看事情的觀點,顯得客觀、理性得多。我們不該被欺侮,但在事情真相並未大白之時,應冷靜沉著,跳出局外,先以第三者的角度來推估事件原委,再「客觀」以理性做狀況處置,否則惹得國際之笑柄,更恐怕取消來日參賽之資格,則實不划算。如此之理性宏觀,才能得到國際組織永恆的關愛與支持,也唯有如此之沈著應戰,才有機會成為世界真正的贏家。凡激動之事,應收斂情緒,忍一時之氣,方能成萬世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