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演進,金流的速度也愈來愈快,民眾常有資金需求而向銀行借貸。然而,若是在非以向銀行借貸的用途情況下,而將身分證及印章交付他人,卻遭到利用向銀行貸款時,該放款銀行是否有權向證件及印章所有人要求按期償還貸款債務呢?Q:我將印章及身分證影本交給姑媽,請姑媽代為辦理電匯郵局轉帳。姑媽持我的印章及身分證影本,以我的名義向丙銀行借款新台幣100萬元。請問:丙銀行得否向我請求返還借款﹖A:若您拒絕承認,丙銀行不得向你請求返還借款。理由如下:(一) 關於此消費借貸契約,係姑媽代理你所為,惟姑媽並無代理權,故為無權代理。(二) 無權代理尚分為「表見代理」與「狹義無權代理」,本題是否構成民法第一百六十九條前段之「授權通知之表見代理」,有待檢討,因為印章及身分證影本,皆屬一般性文件,與消費借貸契約並無密切關連,尚難認定具備足夠之權利外觀,仍應屬「狹義無權代理」,是故最高法院60年台上字第2130號判例謂「表見代理之成立,須由自己之行為表示以代理權授與他人者,對於第三人應負授權人之責任,必須本人有表見之事實,足使第三人信賴該他人有代理權之情形存在,始足當之」即明。再者,參考最高法院70年台上字第657號判例之邏輯認:「國人將自己印章及身分證影本交他人辦理特定事項之習慣,比比皆是,倘持有印章之該他人,除受託辦理特定之事項外,其他以本人名義所為之任何法律行為,均須由本人負表見代理之授權人責任,未免過苛。原審徒憑上訴人曾將印章交付與呂某之事實,即認被上訴人就保證契約之訂定應負表見代理之授權人責任,自屬率斷」可資參照。故而本案中身為銀行之丙,營業上應極為重視其放款之確實度及回收可能性,殊難想像銀行在放款時,與借貸人從未會面,僅憑印章及身分證影本即信賴該他人為借款人之代理人,是故應認本案中之丙銀行無值得保護之信賴,而不得主張表見代理使你負授權人責任。(三) 綜上述,姑媽無權代理你與丙銀行締約之行為,效力未定,且丙銀行不得主張構成表見代理。故於你未承認該消費借貸契約前,無須負契約上返還借款之責任。換言之,本例既屬「狹義無權代理」,若您拒絕承認,該消費借貸契約對你自不生效力,民法第170條第1項「無代理權人以代理人之名義所為之法律行為,非經本人承認對於本人不生效力」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