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紅極一時、以「日本第一」為全球艷羡的鄰國,從1990年經濟陷入低成長、頑固通縮,迄今已20年,但向前展望,看不見絲毫曙光,行將陷入第3個「失落的10年」。詢其緣由,眾說紛紜,而且的確原因非一,但日本領先全球陷入少子化、人口老化、人口負成長的過程,恐怕咎不可辭。人口負成長4年,去年即減少12.3萬人,而總人口中近1/4是65歲以上的老人,食之者眾、生之者寡,國內總生產要如何有效增長?擁有生產力者日減,且實質所得還不斷縮小,內需市場怎能不持續萎縮?即使不受其他因素拖累,這樣一個國家想要生機勃勃、蒸蒸日上,真是戛戛乎其難哉。面對這樣的前車之鑑,我們不僅不知警惕,而且以比日本更快的速度降低生育率,已成全球之末,只得0.9%,比日本的1.4%還少。經建會5年前估計,總人口7年後開始減少,揆諸近幾年生育率的直線墜落,恐怕撐不過4、5年。日本在經濟失落15年之後人口開始減少,那麼台灣經濟的失落豈不是從10年前即已出現端倪?看看近年來台灣的成長率,的確不十分光彩,平均已在4%上下,還是靠著對大陸的出超快速成長支撐,一旦對岸世界工廠關門,更將伊于胡底?數十年來,生育率快速下降已是先進國家普遍的現象;有些歐洲國家發現問題嚴重,就動用全民的力量力抗狂瀾,如法國,將每一個新生兒視為全民共同的責任,共同參與撫育教養,終於扭轉了少子化的危機。有些國家,如新加坡與瑞士,則有計畫地引進移民,靠這些年富力強同時學有專長的新移民一舉兩得,既避免人口負成長的趨勢,也快速強化其生產力。我們則不然,少子化問題一年比一年嚴重,其惡化速度竟已到了創造世界紀錄的地步,只聞官員嚷嚷要以有效政策鼓勵生育,或者對新生兒提供若干不痛不癢的補助,根本是杯水車薪;另一方面則緊閉大門,將各方優秀人才摒諸門外,生怕他們搶了台灣勞工的工作機會、污染台灣人民的優越文化,或是變成敵人的先頭部隊。因而我們親眼目睹國家走入鄰國的覆轍,卻束手無策。但我們一定要認清,日本正陷入第3個失落的10年,再怎麼掙扎也無法脫困,這個泥淖反而愈陷愈深。台灣或許尚未深陷到無可挽回的地步,但還有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