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評機構標準普爾(S&P)將美國債務長期展望下修至「負面」,但S&P仍維持美國經濟的評等在「AAA」級,結果4月18日道瓊開盤大跌200餘點,終場收跌140點,10年期公債利率上升至3.37%,但美元指數逆勢上漲0.89%,收75.504點,美元上漲1.4%至1.4283兌1歐元。隔日亞洲盤時間續漲挑戰失守3個月的月均價反壓;4月16日博鰲論壇中達成降低美元在國際金融交易上重要性的目標下,美元逢利空而上漲,是時候該買美元了嗎?QE2即將到期 美元弱勢有限先來看美元指數走勢圖(圖1),自2004年9月7日的92.33點收盤價開始,美元呈現29個月的貶值,到2008年4月22日的71.19低點為止,主要反映美國房地產的瘋狂漲勢下的崩盤疑慮,當然這中間也的確出現了2007年中的次貸風暴,讓資金加速逃離美元資產。此71.19低點即為全球金融市場流動性風險遽升,所創造的35個月低點,換言之,如果沒有再度出現類似雷曼兄弟破產事件的震撼性利空的話,71.19點不容易被跌破。即便目前有歐債風暴與美國預算赤字危機,甚至加計日本311強震下的核災,中國大陸的持續升息等利空匯集,也還沒跌破2009年11月26日杜拜公債違約機率急升,影響歐美銀行共400億美元缺口。市場擔心二次金融海嘯重臨的陰影,所淬煉出來的74.17低點,那麼今(2011)年4月15日的74.62低點,距離前面兩個低點分別僅0.6%、4.81%,在美元重新發揮避險貨幣的作用之後,距離QE2到期僅剩70天左右,若聯準會(Fed)改變繼續實施非常態的寬鬆貨幣政策立場的話,那麼弱勢美元再弱也有限。由中國大陸為首,巴西、印度、俄羅斯和南非共同參與的博鰲經濟論壇,16日甫落幕,金磚五國同意彼此加強使用本國貨幣進行國際貿易,降低美元的地位;且金磚五國開發銀行皆同意未來彼此將以本國貨幣取代美元,發行信貸或贈款,在各種結算和貸款方面也將逐步停止使用美元,旨在撼動美元的霸權地位。美元仍是重要貨幣 人民幣取代不容易中國大陸甚至還希望國際貨幣基金的特別提款權(SDR)一籃子貨幣中能加入人民幣,自然對於邁向多元貨幣儲備具有深遠影響。可是美元不貶反升,意味著人民幣要成為一種完全成熟的儲備貨幣,還有好長的一段旅途要走。在當下國際經濟局勢如此混亂且不均的情況下,誠如台灣的中央銀行高層官員所言:「美元還是國際上最重要的儲備貨幣,不是人民幣或是歐元等幣別可以馬上取代,就算回到金本位,黃金也不可能無限量開採。」單單就從歐元正式上路已經10年的歷程來看,人民幣要擠下美元的路還很遙遠。現行的SDR包括美元、歐元、日圓和英鎊,是一種綜合性的準儲備貨幣,主要用於IMF內部運作的賬戶核算工具;此外,成為SDR組成貨幣的另一個條件是一國必須是主要出口國,金磚五國皆符合,IMF定在2015年再次審視SDR。就在4月8日及9日在匈牙利舉行的會議中,葡萄牙向歐盟提出金援之後,歐元一度突破1.45美元關卡(圖2),正當市場以為歐債危機可能就在此築出防火牆之際,18日風波再起,穆迪(Moody's)將愛爾蘭公債打入垃圾等級,讓愛爾蘭股市再次面臨創擊。歐債問題再浮現 歐股3大指數重挫無獨有偶的,芬蘭的反對援助歐元債務危機國之最大反對黨真芬黨,在內閣聯合政府中贏得重要席次,真芬黨大選勝利意味著歐盟欲提供葡萄牙更多金援的計畫將面臨更大障礙。歐洲全面的問題將拉低投資者信心,18日歐股3大指數全面大跌超過2%,葡萄牙、希臘、愛爾蘭、西班牙的信貸違約掉期(CDS)在芬蘭大選後相繼攀升。葡萄牙5年信用違約掉期周一(18日)升了26個基點,攀至625個基點。投資人認為希臘在5年內違約的機率逾64.5%,希臘的5年期信用違約到期升84個基點到1220個基點,意味擔保希臘1000萬歐元國債的成本增至122萬歐元。更麻煩的是,市場認為歐盟並不會因為歐債危機未解,而鬆動升息壓抑通貨膨脹的立場,造成這些歐盟邊緣國的債務負擔更加沉重。經濟衰退和多年赤字財政政策,使美國公共債務總額不斷累積。目前美國公共債務總額正日益迫近國會批准的14.3兆美元上限。於是S&P將美國債務長期展望下修至「負面」的新利空題材威力,照說應該會蓋過歐債危機的舊戲碼,結果美元升、歐元與日圓皆貶(圖3),並創11月以來最大漲幅。說明資金重返美元避險,凸顯值此全球經濟失衡的環境下,在已開發國家同時面臨不同的困境之下,美國還是在「比爛」的競局中略占優勢。美債若真的違約 利率將大幅竄升S&P全球主權評級負責人David Beers表示,調降美國債務長期展望的關鍵在於美國龐大的15兆美元赤字。美國財政部預估,5月中之前就會超越14.3兆美元的舉債上限,若國會不行動,最快6月初美債就會違約。一直以來,市場認為美債為零風險,如果美債真的違約,利率將大幅竄升,不安的恐慌將蔓延至全球金融體系,其威力絕對比歐債危機,甚至是雷曼兄弟破產的影響層面更廣。雖然白宮承諾提前推動長期減支計畫,共和黨也已向歐巴馬保證將及時調高舉債上限,但可能趕不上美國債務破表的時間。因為共和黨打算善用此政治籌碼迫使白宮進一步減支;歐巴馬也承認,若沒有新一輪減支行動,共和黨不會答應擴大舉債。如果輿論過度於傾向支持大幅刪減赤字的話,對於美國而言,只怕是短多長空,畢竟投資才是經濟復甦的主要動力,若大幅削減政府支出,可能引發另一波大規模衰退。所以這種政治角力通常不到最後一刻,絕不會見真章──歐巴馬提12年刪減4兆美元預算,共和黨則提10年刪減5兆8千億美元預算。對於金融市場而言,不確定的因素干擾愈久,籌碼浮動的殺傷力就愈大,所以美股恐怕還要觀察到5月中。中國大陸3月的CPI年增率為5.4%,創32個月新高,首季CPI破5%,遠高於年度目標的4%,而且這個數據還是在中國大陸官方刻意人為調整過計算公式之後的結果,由此便可知道歐美已開發國家大印鈔票之後的通貨膨脹壓力有多大。因此中國大陸年度內會升息幾次才是觀察重點。尤其在日本震災強力釋放120兆日圓,是美國QE2的2.5倍,換言之,就算美國刻意不提QE3的字眼或作法,日本央行實際上已經實施了比QE2更大規模的寬鬆貨幣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