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客自由行」試點開放在即,旅館業、餐飲業、航空業、精品業??無不虎視眈眈,坐待政策再開放所將帶來的更龐大商機。然而,兩岸人民藩籬60餘載,其間文化離異、文明差距,已儼然形成一道鴻溝。兩岸人民直接接觸往來,將刻劃出哪些新的「愛恨情愁」?令人關注。當「台胞證」形同「皇帝證」通行無阻且優惠享用不盡的90年代初,我就經常往返兩岸。目睹著大陸經濟發展後的基礎建設軟硬體實力倍增,到民眾消費實力增強後的人民富裕指數攀升(由全球中國富豪數比例可得證),感觸萬千。然而,想要躋身世界「強而富國」之林,甚至登上全球「金融中心」與世界「經濟重心」的國際寶座,中國「是否準備好了?」就目前的「文明」水準看來,似乎仍落差甚遠。這周應好友(衛平教授)盛情邀約,我赴華中科技大學給予5月4日的講學演說。飛往武漢的座機上,滿載大陸團遊客,從他們搶購飛機上免稅商品的闊氣,看得出多是富裕或高位的高層級陸客。但飛機啟航那一刻,喧嘩吵雜也罷,起身站立,甚至離位走動者有之,空服員再親切的笑容似乎都無法規勸這些滿載歸鄉興奮過了頭的大陸遊客們。一時,我按捺不住,對著陸客說「請大家坐下好嗎,你們這樣是違反國際飛航安全法規的」,總算替空服員的服務形象解了圍。我是一位能接受「大中華」思想的人,但一批批陸客團帶給台灣民眾的文明差異印象:大聲喧嘩、不守秩序、隨地吐痰、亂丟菸蒂??,處處讓我很擔心在目前文明水準落差之下,如何能防避兩岸人民更直接交流後所可能產生層面既深又廣的「負向」衝擊?這回我在華大演講的題目是:「走過金融海嘯,世界在轉變」,內涵當然離不開談論中國大陸在經濟及政治上的世界主導優勢與日形成,但我在強化大陸的國際地位信心之同時,不免擔憂著大陸目前文明落後的外強中乾、華而不實的虛浮假象。畢竟「文明」乃治國根本,若失去文明的本質,則再富之國、再強之邦,也難得到國際地球村其他成員的認同。更對於日趨緊密的兩岸關係而言,兩岸的文明落差,將有可能種下未來兩岸軟性接觸的「情愁」隱憂。好不容易,馬政府大開兩岸「開鎖治國」之門,從通商、通郵、通航??到自由行方便門即將開啟,為避免主觀性的人本「歧視」及不必要的認知「衝突」,大陸政府實應擬定妥適政策,自普民大化教育著手,學習台灣「人文、民主、法治」之實,拉近兩岸文明層級,讓兩岸關係的良性互動更加持續,永無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