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豹財務長郭恭克早年投資股票大舉擴張信用操作,大盤從高點下滑足足跌了1萬點,個人資產由正轉負,後來專注個股財務研究,長線抱股,41歲賺進足夠退休的一桶金。獵豹財經部落格版主同時也是暢銷書作家郭恭克,年輕時也曾慘賠過,他的人生第一桶金是工作存下來的,甚至當年因為年輕,投資股票失利,還是靠著薪水將股市賠的錢再賺回來,從此,他的投資哲學徹底改變,不再盲從市場趨勢,用心分析持有股票的財報,並嚴守紀律。他奉勸所有想要投資致富的年輕人,好好工作,多買幾本好書來研讀,先學習怎麼投資,將自己的腦袋先改變、弄清楚了,再投入市場。擴張信用 慘賠出場談到早年的投資經歷,郭恭克形容自己當時很嫩,卻自以為很厲害,當年他在國泰人壽的證券投資小組任職,工作就是研究股票,分析產業趨勢,就像時下想要靠股票一夕致富的年輕人一樣,很有夢想,於是他天天盯盤、畫線圖,他融資、舉債買股票,大舉擴張信用,然而1990年,大盤指數從12682點一路跌到當年10月的2485點,整整少了1萬點,他的資產也由正轉負。市場的殘酷使他徹底反省,自此他恍然大悟,再也不相信技術分析、消息面那一套,決定好好把基本工夫練扎實了,回歸基本面,「你永遠抓不到短線股價波動,沒有人算得準的。」郭恭克說。由於所學就是財務分析,他開始認真研究有興趣的公司財報,而且是很專業、很深入的分析,從中找出獲利具成長潛力的公司,然後一直持有,直到情況改變。他不看持股成本,只單純看這家公司營運狀況是往上或往下,不論持股賺或賠,只要將來獲利趨勢向上就一直持有,若趨勢向下就賣出。所以,在他的投資邏輯裡,也沒有所謂的停損、停利。郭恭克表示,股市投資人那麼多,每個人持股成本都不一樣,所以他並不以持股成本去推算出場時間點,而是依據各項財報分析,去做出企業評價,再與當時的股價相比較。若市場出現不理性,而導致股價短線大漲、有超額利潤出現時,就賣出持股,獲利了結,因此他從不追逐所謂明星主流股。郭恭克說,投資股票其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複雜,他認為,那些拿著股票線圖畫來畫去的名嘴、老師們,自己都不見得賺錢,若會賺錢,自己賺就好了,他在市場裡看太多了,他帶過研究團隊,也當過基金經理人,看到很多人花很多力氣猜測股市漲跌,那些人其實可能都沒有賺錢。郭恭克說,投資股票,要回歸簡單,其實就是自己拿錢出來當那家公司的股東,因此,要關心的是那家公司的財務好壞、有無獲利,一家公司長期的股價會反映企業的價值,有獲利就有題材,而股價短期波動是沒有人能掌握的。因此,郭恭克研究公司,首重企業獲利,再根據當時股價是否合理,再決定介入與否。不要成為愚蠢投資人他強調,短線股價的波動,多是市場眾多投資人的心理所造成的,與企業評價無關,「要利用市場投資人的愚蠢去賺錢,而不是自己成為那個愚蠢的投資人。」因此,他介入股票的時間點往往比別人早,早在個股還很冷門時,就發覺到企業獲利向上,股價被低估,於是先行介入。雖然當市場還不認同時,也會遇到套牢,他曾經買過一檔股票,由19元一路買到15元,但因為有公司獲利的基礎,即使短線被套牢,他的心情仍然篤定,不會被市場氣氛影響。等到市場終於發現這家公司的獲利題材,開始追逐大漲時,他就出脫持股。也因此,他投資股票幾乎都是大賺小賠,也累積了可觀的財富,得以在41歲便退休。郭恭克表示,他從不看盤,只定期觀察所選公司的營運狀況,因此不會被盤勢綁著。因為很深入研究一家公司的財報,因此,他列入有興趣追蹤的股票不超過20檔,自己真正核心持股不超過5檔。當選到想追蹤的標的時,郭恭克會先看公司的歷史,何時成立?何時上市、上櫃?再看經營者的誠信。上市不滿3年的公司他不碰,因為很可能在財務上灌水,而且經營者的誠信需要時間檢視。接著,他會觀察產業的位置,再追蹤營收、獲利動能趨勢。分析財務時,看得很細,不只看EPS、本益比,包括現金流量、資本支出、短投、長投、股本與獲利來源、存貨、應收帳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