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為金融圈炙手可熱的「超級理專」,學校給予的金融專業養成教育,不過是第一步,政府和企業還必須透過法令和社會教育,進一步深化理專的品格教育。楊家彥小檔案現職:台灣經濟研究院六所所長學歷: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經濟學博士、中興大學經濟系經歷:台灣經濟研究院研六所副所長、台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實踐大學會計系兼任助理教授、龍華科技大學國貿系兼任助理教授、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經濟系助教大家常在銀行VIP室看到身著深色套裝的理財專員,要讓客戶心甘情願把一生的積蓄、錢財等「身家」交到手中,肯定需要「有兩把刷子」才行,要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讓客戶放心交付財產,成為一位出色的理財專員,必備的基礎條件還不少。台灣經濟研究院六所所長楊家彥指出,學校教育對理專的培訓,僅止於專業知識,其餘包括道德操守或企業社會責任,在學校能涉獵到的部分相當有限。學校傳授專業知識在學校時,必須充分吸收專業財金的學理背景,並盡力與實務結合,養成隨時留意總體宏觀經濟,並進行投資分析的能力,當然,基本的數理技巧及計算能力的熟悉與強度也是基本條件。根據一項調查顯示,金融從業人員,有相當高的比例是畢業於財務金融學系,財金系所學生的出路以金融業的銀行、證券、投信投顧、期貨、保險最為常見。初出茅廬的新鮮人晉升「超級理專」的第一步,就是要充滿自信,展現專業,過於內斂、害羞的性格,面對要把數百萬,甚至數千萬資產的大老闆,無法侃侃而談,自然也很難勝任理財專員的工作。目前國內的財務金融學系,還是以金融專業學科為教育基礎,至於理專所需具備的道德品格、銷售話術則較少著墨。楊家彥說,通常只要不是職場上必要的技能,很難透過學校教育去完成。儘管學校教育並沒有專門為理專開設的課程,但是透過參與學校內的活動,培養積極開朗的人格特質,卻並非不可能。企業應予訓練社會責任銀行主管認為,要成為頂尖的理專,必須具備幾項基本人格特質,不只個性要活潑開朗、具親和力,更要機智穩健,不能太油條,給人十足信賴感,進而肯定專業理財眼光與投資決策。在學校時參與社團活動、練習演講,就是訓練話術的好時機。此外,理專有如客戶的「私人財務長」,對於個人最為私密的身家一清二楚,不能取得客戶信任,就不能算是一名優秀的理專。話又說回來,正因理專需要幫每一位客戶量身打造最適合的資產配置,對於各項理財商品,基本的知識一定得具備,包括股票、保險、外匯、基金都要非常熟悉。一名優秀的理專,還必須懂得稅務規劃、金融法令,當客戶願意把所有的財產都交給一位理專操作時,管理的資產越多,理專的手續費收入也會隨之成長。當然,不管個性再怎麼優,沒辦法打理好客戶的資產,絕對無法成為一名「超級理專」。一名在大學任教的金融系教授說,對於金融市場與新金融商品變化敏感度,如風險意識及風控能力,在學生時期就可以開始練習、培養。為客戶進行投資規劃,理專對金錢的敏銳度要強,英文能力的培養也很重要;金融自由化、國際化後,衍生性新金融商品不斷推陳出新,外語能力強,自然能接觸到最新的國際金融商品,有助於業務量及操作績效的提升。2008下半年,突如其來的一場金融海嘯,重創全球金融圈,連動債投資人血本無歸,銀行客訴電話接到手軟;為了賺取佣金,向客戶推銷連動債商品的理專成為眾矢之的,理專的教育與培訓,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政府透過法令培訓楊家彥認為,想培育出一名有社會責任,不會進行不當銷售的優秀理專,除了學校外,企業自身的教育訓練,甚至是政府部門,如金管會,透過法令和金融教育對從業人員培訓等課程,就變得非常重要。不論是理專或投資人,始料未及的一場風暴,給全球一次血淋淋的教訓,也喚起國內的風險意識,「政府若是認為理專的教育很重要,就必須列為施政上的重點。」楊家彥說。正因為過去在學校與社會教育比較缺乏企業責任這一塊,以至於爆發連動債危機,金融機構也喪失信譽,若想要提升,必須從學校、法規和企業教育三方面共同著手,有危機、有警覺,更是加強學習的好機會。比如說,除了消費者的教育,金融從業人員教育在訓練的課程裡,增加企業和社會責任的課程。楊家彥說,若是想在學校教育中強化這一塊,政府必須挹注經費,或是交由金融研訓單位來執行;唯有金融從業人員強化社會責任概念,觀念逐漸深化,對社會大眾和理財專員而言都會有好處。國內銀行林立,理專挑戰性高、業務活潑,且可能創造高收入,「畢業後,想進銀行當理專,比起一般行員,只要業績好,賺到的錢更多。」想成為優秀理專,學歷反而不是最重要的條件,服務熱忱、專業知識、小心打理客戶的資產,從學校教育開始,循序漸進深耕專業,才是邁向「超級理專」的致勝撇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