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至8月1日,我帶學生前往美國黃石國家公園,巴士途經猶他、愛德荷、蒙他拿及懷俄明四個州,所到之處都隱約聽聞關心美國政治的論辯聲。原來,時值8月1日前夕,美國國會舉債上限正是大家最關心的議題。然而,教人不解的是,包括巴士司機在內的該些州居民,反歐巴馬之聲普遍明顯。一路聽聞一面倒的反舉債上限提高政策,難道是全美國人民真正意向?在巴士緩緩駛在幾乎見不著黑人朋友的美國中西北部的寬廣大地上,我作了個淺淺的推敲,途經的這四個州,在白人優越主義及共和黨勢力凸顯下,反現任民主黨黑人總統政策之聲,發出必然。諷刺的是,眾議院投票結果,卻是以269:161通過收場。當然,為避免美國政府出現債務違約接連可能再造成國際骨牌效應衝擊,而讓舉債上限提高並削減赤字之法案通過,應該是美國國會所共識出的明智抉擇。美國最新國債鐘才敲響14兆美元的龐大數字,此時值得探究的,應該是美國債務上限提高與國際間尚未平息的債務危機問題,對美國、整個世界及至對台灣經濟金融面向影響何在?深遠如何?美債上限提高,加諸前景不明的財政疑慮,又在兩黨談判僵局之下,標普(S&P)8月5日美股收盤後公布美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級的調降,並置以負面展望。此乃美國自1917年被授予AAA評級後首次信評調降,亦為70年以來標普首次下調美國信評,國際股市因之連身翻動。這些天來,台股像是吃壞肚子,狂瀉再狂瀉,投資人憂心忡忡,媒體急切追問金融後市如何?國際大型投資及金融機構也不斷進行金融願景預估,國家層級單位亦作出各式評估報告,為穩定未來金融後市把關。評估報告中,看來除了中國大陸認為美國應該削減舉債而不以樂觀預期之外,其餘國家多樂觀看待後市。日本對美國國債仍持完全相信態度;蘇俄更堅持長期持有美債的投資策略不會改變;南韓則認為AAA與AA+評級差異不大,市場不該有太大反應;英國認為美元仍是主要國際貨幣準備,一些美國國會犯的錯誤很快會得到修正;法國甚至質疑標普的信評調降依憑數據,認為與美國財政部數據不符,且另外兩家評級機構(穆迪和惠譽)雖對美債上限提高後持負面展望,但仍維持AAA信評等級。這樣看來,台股的連番狂瀉是否是過度反映(overshooting)了,值得投資客細細推敲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