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大學IEMBA當代管理論壇邀請施敏雄理事長擔任客座講師,在動盪不安的此刻,娓娓道來世界金融史,揭開太平洋兩岸500年來盛衰更迭,更道出台海兩岸的未來。太平洋兩岸的貿易要從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Treaty of Tordesillas)談起,這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國於1494年6月7日,在西班牙卡斯蒂利亞的托爾德西里亞斯簽訂,一份旨在瓜分新世界的協議。協議規定兩國將共同壟斷歐洲之外的世界,由於麥哲倫的環球航行,1529年兩國又重新簽訂了薩拉戈薩條約(Treaty of Saragossa),用以明確這一分割在太平洋的位置。清政府1661年實行大規模遷徙瀕海居民政策,稱為遷界或遷海。並於收復台灣後,1684年開海禁實施安平─廈門間「單口對渡」,100年後才逐漸放寬。太平洋兩岸貿易與金流美國商船中國皇后號(Empress of China)首航(紐約─廣州),緩解美國受經濟封鎖之苦。由於獲利豐厚,引起中國貿易熱潮,清末民初中國百年戰亂,美國經濟大蕭條對白銀生產造成很大的打擊。之後國際銀價上漲,超過中國國內銀價,雖然政府對白銀徵收出口稅和平衡稅,但白銀多數走私出口,造成大量外流,其結果是物價下跌、信用收縮、利率上升、出口惡化、經濟衰退、工商企業大量倒閉。國民政府於1935年11月3日頒布「財政部改革貨幣令」,廢除銀本位制,發行法幣。中國於宋、元、明年間,整體國力強大,造船與航海技術領先全球,康乾盛世,疆土擴大,鎖國政策,拒不與英國等國家貿易,GDP從占全球1/3,下降至1/12。歷經內戰與文化大革命的經濟與社會動亂,經濟成長停滯不前,加上抗美援朝,與印度、越南戰爭,鎖國自足。直到1978年開始的務實改革,農業部門效率提高,經濟快速成長,貿易急遽擴張,外資和技術湧進。經濟成長速度從2010年以後逐漸減緩,預計到2030年中國GDP將超過美國(見附圖)。中國經歷U型反轉2050年亞洲GDP將超過全球一半(50.6%),中國占亞洲GDP的38.5%,不但在亞洲GDP居首位,也是全球的龍頭。亞洲金融業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中國有將近6億成年人口尚缺銀行服務,亞洲金融市場中,債券市場所占比重落後歐美甚多。中國的儲蓄率和投資率特別高,雖然高儲蓄是高投資的支持因素,但也顯示金融部門發展不足。1978年以前,掛牌價、調劑價雙軌制,匯率併軌柔性釘住美元。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採取剛性釘住美元。2005年7月匯率改革,匯率開始變動,1979~1994年人民幣貶值幅度最大,從1979年的1美元兌1.555元人民幣,貶至1994年的8.619元人民幣,貶值幅度4.5倍。1994~2005年,匯價維持在8.27元人民幣以上。美國逼升人民幣2005年匯率改革後,人民幣進入升值階段,到2008年7月,升值到6.8128(幅度為21.48%),2011年10月25日為6.3425,是2005年以來新高。匯率制度從1994年以來實施管理浮動匯率制,2010年二次匯改,實施一籃子貨幣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美國將對中國的鉅額貿易赤字歸因於中國的匯率操作,認為是不公平貿易,經常以人民幣幣值低估,對美國造成損害為由,主張徵收反補貼、反傾銷或雙反關稅。只要中美雙方貿易不平衡,人民幣匯率的爭執乃至貿易糾紛不可避免。人民幣是否被低估?學術上的研究,人民幣是被低估10~20%。人民幣的升值對國際資金流動,是在邁向國際間的結算工具。同時,成為國際貨幣特別提款權的一部分,但是做為國際貨幣,中國須有相當強大的經濟能力,以支撐國際間資金流動造成的影響。壯大台灣 連結亞太 布局全球未來,兩岸在互補產業上應加強合作,尤其在兩岸都是弱勢的產業上更須合作,目前中國大陸致力於建立亞洲的債券市場,但是債券市場需要有評等才能建置「資信評等」。台灣對於信用評等較為健全,以台灣信用評等協會的力量,協助中國大陸建立起亞洲的債券市場。兩岸發展是絕配,以期貨為例,大陸主要發展商品期貨,而台灣是以指數期貨為主要發展,相互間的交流與合作,可以成為產業互補的一個方向。在開放人民幣OBU業務上,則能進一步加強人民幣資產配置上的機會,如目前的港幣持有者,藉由換成人民幣資產以提升價值,長遠來說,新台幣能自由兌換人民幣是下一步的重要議題。在金融機構的互相投資或相互持股,主管機關則可以更進一步的開放交流。歐美經濟成長緩慢,大陸內需足以支撐經濟成長,是台灣長期可以依賴的方向。ECFA簽訂後,兩岸經濟關係沿著正常化和制度化方向前進,共享和平紅利,促進互利、雙贏和優勢互補,先易後難漸進開放,逐步建立兩岸互信和共識。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和台灣「黃金十年」構想,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化服務業,有諸多共同之處,可進行對接,擴大產業合作領域,提升合作層次,完善合作機制,壯大台灣,以達到連結亞太、布局全球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