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職:活水顧問公司執行長、新人類文明文教基金會祕書、專業書籍導讀人(作家採訪與書評撰述),為華人地區最資深的書評播客學歷:輔仁大學社會心理研究所碩士經歷:行銷業務與教育訓練十年以上經驗部落格:http://forbooks.pixnet.net/blog回顧人類的歷史,每一次生產模式的革命,都會帶動經濟的跳躍性成長,而產值增加所對應的,是實際的產品與服務灌注到一般人的生活中,雖有因變化而來的動盪不安,但仍能看見正向遷移的軌跡。從農業到工業,從工業到資訊服務業,具體地給了生活便利與進步。按此邏輯,人類在剛邁入二十一世紀的幾年內,有了驚人且高速的成長。從二○○○年到二○○六年間,全世界的財富增加了一倍!二○○○年全球的總GDP為三十六兆美元,到了二○○六年,這個數字是七十兆美元。對照一下這些年全球媒體的關注焦點,幾乎集中在小布希的選舉、九一一恐怖攻擊、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等。而在經濟議題,此時網路泡沫崩盤,我想是很多人的惡夢,另外影響民生消費深切的油價,從一九九九年的每桶十美元,漲到二○○八年七月的一四七.七美元。大債根源:濫發衍生性商品似乎一般人在生活品質的主觀感受,與全球財富倍數的成長,失去了應有的正相關,反而有日子愈來愈難過的感覺。那麼,這些財富到哪兒去了呢?又,為什麼在此榮景下,卻發生了毀滅性的「次貸風暴」與「歐債風暴」?《大債時代》幫我們找到了問題的答案。作者約翰.蘭徹斯特(John Lanchester)以幽默寫實的文字,多方調查採訪關於全球債務現象的一切,輕快地告訴讀者:「他們不只埋下災難,還與災難約好日期,確保災難一定會來??」「輕快」是他的文字風格,我想所有人在讀完《大債時代》之後,會明白這是作者帶給讀者最大卻也是僅有的慈悲了。若回到債務危機的探討,可以從發債的本質說起。不管是國家政府或私人企業,發債都是一項吸收資金的工具,債券給投資人一定的收益,而收益的多寡,取決於發債單位的信用風險評估,風險愈高,收益愈好,但到時候還不了錢的機率也愈高。我想這是一個很單純的金融行為,怎麼會演變成全球性的金融災難呢?這得從衍生性商品(derivatives)說起。所謂衍生性商品,顧名思義就是此商品的價值,是「衍生」自某種產品(underlying products)而來。多數人對衍生性商品的認識,就是期貨與選擇權,在本質上,這些是用來「避險」的工具。假設我手上有一個價值五萬美元的商品,為了避免行情下跌所造成的損失,於是我以五百美元買進選擇權。當行情下跌時,我可以藉由選擇權的履約彌補損失;而行情上升時,我則放棄選擇權,於是我的最大損失可能只有五百美元。簡單說,就是幫自己的資產或商品「買保險」。「天才」發明:信用違約交換可是換個角度想,我以五百美元的代價取得了五萬美元的「權利」,代表我的資金價值被放大了一百倍,這就是所謂的「槓桿」。所以若我不用做避險,而是投資,雖然資金利用效能被百倍擴大,但原本避險的工具也同樣是加大風險的原因。而衍生性商品如果只有期貨、選擇權也就罷了,偏偏今日的金融市場中,充滿了只有數學天才或火箭科學家才能弄懂的各種「異形」,其中最惡名昭彰的,就是「信用違約交換」(credit default swap,簡稱CDS)。用最簡單的方式理解CDS,可以聚焦在「交換」這個概念上。假設你與鄰居都有房貸要繳,你最初的房貸是採「固定利率」,但你覺得未來利率會下降,如此就要負擔較多的錢;而鄰居的房貸是採「機動利率」,他剛好跟你相反,他覺得未來利率會上升,他不想多付錢還貸款。於是你倆決定交換,互繳對方的房貸,皆大歡喜。你們在房子沒有換手的前提下,互相取得滿意的房貸條件。災難的發生,往往從一個微小且表面上無關的事件開始,就像蝴蝶效應的道理。如果債務可以交換,那麼「違約風險」能不能交換呢?若這樣行得通,會發生什麼事?又怎樣一步步的演變成全球性的金融災難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