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蔥在臺灣是重要調味菜,幾乎家家必備,且一年四季都能栽培生產。「蔥麵包」可謂臺式麵包的基本代表款,但是傳統蔥麵包的做法放很多豬油,烘烤出爐時才會香味四溢。臺灣人很愛吃的蔥麵包,是臺式麵包的獨特做法,每家麵包師傅的做法都大同小異,大家吃的蔥麵包其實吃到的是豬油味和沙茶味,沒有蔥味,甚至等於吃豬油麵包。青蔥在臺灣是菜市場菜販拉攏消費者的人情菜,「買菜送蔥」的優惠,臺灣人習以為常。我喜歡吃海產攤的炒螺肉、蔥炒蛋、蔥爆牛肉等料理,雖然蔥不是主角,卻是不可或缺的要角。為了訓練自己的味覺,特別去品嘗很多異國美食做比較,發現各國都有自己的麵包文化,例如法國麵包、猶太人的貝果、日式奶油麵包等,中國大陸也有大餅,那麼臺灣的麵包文化是什麼呢?可以說蔥麵包、肉鬆麵包、紅豆麵包等是臺式麵包的代表。我曾立志,如果有能力自己開麵包店,一定要推出足以代表臺灣麵包文化的蔥麵包,但考量放太多豬油的蔥麵包,很難得到國際美食人士的認同,因此我開始認真試吃各家知名麵包店的蔥麵包,希望以蔥的原味做出好吃又健康的蔥麵包。決定改變蔥麵包放很多豬油的傳統做法,思考如何保持蔥麵包材料的新鮮度,發現一定要使用當天採收的蔥;洗乾淨後,晾乾備用,但蔥花卻不能太早切,必須等到麵包快烘烤前才切蔥花,並且以蔥白、綠色蔥管各一半的比例為佳。此外,我使用橄欖油取代豬油,加上礦鹽提鮮味,再加傳統配方的白胡椒、少量蛋白,蛋白不能放太多,以免蓋掉蔥的原味,蔥花加入蛋白主要是將蔥黏在麵團上。蔥麵包的麵團也很重要,麵包體口感要能吃起來鬆軟,不能很Q,才能吃出蔥的原味。我要證明自己不是只會做歐式麵包,傳統臺式麵包我也能做得很好。青蔥達人》蘇勝隆蘇勝隆務農數十年,十多年前才轉型為專業有機農戶。他說,很多農民向來保持「自己吃的菜不噴藥」的耕作方式,噴藥的菜賣相好,種菜為了能賣好價錢不得不噴藥。蘇勝隆屬於自覺轉型的有機農戶,剛開始他找到中藥殺蟲劑,勉強達到抑制菜蟲的效果,但難以種出賣相好的有機蔬菜;蘇勝隆子女幫他找農改場、農會幫忙,找農業專家協助解決蟲害問題,終於步入正軌。蘇勝隆說,近年來不少都市人興起「回歸田園」當農夫的風氣,但直到自己親身體驗才知道,種田不僅很辛苦,而且是大有學問的。蘇勝隆說,臺灣農民一向只會默默工作,靠天吃飯,沒有保障,辛苦一年可能只有微薄的收入。勝隆有機農場採取與固定經銷商合作的模式,賣出的有機蔬菜價錢和慣行農戶差不多,因為雙方採取契作固定價格,所以不論市價漲跌,勝隆都用相同價格賣出,比較有保障。蘇勝隆說,他轉型種植有機蔬菜,就是覺得有機耕作對自己身體比較好,蔬菜吃了也健康,他陸續申請了中華有機、里仁慈心等有機認證,並且強調「種有機蔬菜是給眾人吃,不是只給有錢人吃」。勝隆農場目前採用網室栽培與露天農田兩種方式並行耕種,農產品種類約二十多種,每週出貨量穩定,是全臺各大賣場有機農產品的主要供應農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