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夏令營愈來愈多元化,不少父母不只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點,連各種課外技能、才能也不落人後。 在台中一所私立小學生,出國比賽,打敗大學生,拿下理財冠軍後,理財課立即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理財營更是這幾年的寒、暑假,乃至於各金融機構爭相開授的課程。 教小孩怎麼開戶、存提錢,或是進階看懂股匯市,甚至買賣有價證券,就算是理財教育了?孩子就懂得如何用錢了嗎?我認為最基本也最關鍵的點,是建立正確金錢觀,才是正道。 「媽,一條褲子為什麼要上萬元?」這是兒子小三時,有一天放學回家問我的問題。事情是這樣的,當天在學校第三節下課時,二位同學在追逐,跑在前面的同學跌倒,褲子破了,氣沖沖地回過頭來罵追他的同學:「你知道這條褲子幾萬塊嗎?」這段對話兒子聽到了,於是狐疑又訝異的回家問,怎麼有這麼貴的東西。 上萬元的童褲貴嗎?對台灣八成以上的家庭來說,貴;相對的,不覺貴的家庭也是有。雖然景氣狀況持續走低,但從小baby起就全身名牌的孩子卻有增無減,是父母供得起、捨得花、愛面子或本來就是有錢人,各種可能都有,只是這樣的物質需求標準,會造就孩子什麼樣的金錢觀? 我告訴兒子,各種物品都有很多種價位,一分錢一分貨,材質好,價格當然就會高,日常生活中,吃的、穿的、用的,要花多少錢買,最重「量力而為」。至於天天在學校追趕跑跳碰的小學生,不只磨破、扯壞機率高,長高、長胖也很快速,用高價位物品,確實容易可惜。 孩子在經濟獨立前,多是伸手族,無法體會賺錢的辛苦,如果從小又都什麼用貴的,未來他(她)有能力維持同樣的生活水準嗎? 當然,孩子的金錢觀,源於父母,要想孩子以正確的態度看待金錢,怎麼收穫要先怎麼栽,賺錢、用錢、花錢,層次都不同,賺得輕鬆,不一定就要花得凱;賺得辛苦,可就得銖錙必較,這些金錢概念,理財課有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