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經濟數據愈差,市場就愈預期聯準會的QE3即將出動救市;市場心理預期強烈,讓道瓊指數距離一三三三八前波高點僅剩五十七點(圖一),能否創新高,市場寄望八月二十二日即將公布的最新貨幣政策會議記錄內容能夠提供些許的蛛絲馬跡,支持市場信心。不過筆者認為機會不高,主要是今(二○一二)年的美國房市終於露出曙光。大選前推QE3機率不大先檢視製造業的情況,美國ISM製造業指數自去年一月份的五十九.九點開始進入停滯,然後隨著美元的走強,出口成長趨緩,ISM製造業指數逐漸下滑至今年七月最新數字為四十九.八點,因連續二個月跌破多空分界的五十點,加上西班牙十年公債殖利率飆破七%的利空下,市場因而強烈預期QE3即將推出。但市場忘了聯準會為了維護獨立決策的超然立場,勢必會避開政治因素,尤其距離總統大選僅不到百日,這個時候如果推出QE3勢必會被共和黨認為政治立場不中立,有理說不清,所以筆者認為QE3很難在十一月之前推出。當然另一個理由則是要保留QE3等到明年初的「財政懸崖」利空實現後,若真的衝擊甚大,屆時才有籌碼可用。此外,聯準會最重視的就業人數依舊成長,儘管七月份的失業率略微升高至八.三%,但非農業就業人數依舊維持二○一○年三月以來的成長趨勢不變,所以對於聯準會所強調的「通膨控制與經濟成長」兩大任務似乎看來只需要頂住出口的成長趨緩即可,那麼房市的好轉正好抵銷出口轉弱,所以才說聯準會並沒有急迫性推出QE3。美國房市好轉的關鍵有:1.買屋比租屋便宜。美國住房持有率在今年第一季持續下滑至六七.五%,造成第二季公寓租金的漲幅,來到二○○七年以來最快,根據《經濟學人》的報導指出,如果用「房價租金比」以及「房價與個人可支配所得」二項指標來評估合理價格,則美國房價約被低估一九%;2.房市庫存量下滑速度比預期更快;3.三十年期抵押房貸利率僅有三.六五%水準;4.中國大陸富豪為子女將來移民就學問題而進場抄底,單純就匯率的角度,目前房價較二○○六年時便宜了三成之多。機構紛紛調升營建業評等儘管如此,反映在房市數據上卻明顯發現,跟供應端有關的數據優於需求端,顯然建商較消費者來得有信心,或許跟總統大選前的政策支持有關,包括聯準會祭出QE2的「扭轉操作」,降低長期利息,大幅降低長期融資成本,以及計畫把到期的機構債返還本金再投入不動產抵押證券。八月十五日全美住宅建商協會(NAHB)公布八月建商信心指數站上二○○七年二月以來最高,達到三十七點(圖二),其意義是建商已經開始走出二○○七年次貸風暴,同時七月份營建許可較前月上升六.八%至年率八十一.二萬戶,並大幅優於預期的七十六.九萬戶,勁揚至四年新高。由於聯準會努力讓利率水平處於歷史低點,讓市面上待售成屋量減少,例如市場上折價約一五%的短售屋逐漸取代折價約四○%銀行回收屋,根據最新統計,美國成屋的餘屋去化天數降至六.三個月、新屋則降至四.九個月,皆降至近一年低檔水準,而美國上市營建公司今年來訂單量陸續增長,讓七月新屋開工為七十四.六萬戶維持在相對高的水位。反映在財報上也是相當亮眼,美國REITs第二季財報有高達四八%超乎預期,並有三○%符合預期,僅有二二%不符合預期,且財報不符合預期的比率為二○○六年第四季以來新低的水準。在今年科技業旺季不旺的環境下,營建類股成為股市的亮點,高盛證券於七月底調升美國營建業的投資評等由「中立」調升至「具吸引力」,MDC控股今年以來漲幅近一倍,高盛仍評為「強力買進」,調升為買進的KB Home從六月的七美元以下漲至十一美元,豪宅指標的Toll Brother則是從去年十月的十五美元以下起漲到至今的三十二美元以上,依舊維持買進的投資建議,只因高盛有信心認為美國的房市景氣的超級循環已出現轉折,房價走揚將帶動房市未來三到七年的景氣上揚。持同樣樂觀觀點的還有股神巴菲特,他在七月接受CNBC專訪時表示:「如果我有辦法買下並管理數十萬棟獨棟房屋的話,那麼我就會出手買進。」營建股Q4可望展開補漲對照美國房市好轉、營建類股的漲勢,再回頭看台灣房市的情況。打房是台灣房市近年來的政策基調,可是從二○○九年至今三年過去,不管是空地稅、豪宅稅,還是實價登錄,似乎都撲滅不了房市多頭的信心,頂多就是量縮、價微跌,想要買到二○○八年金融海嘯的價位,只能說「回不去了!」再加上第八次江陳會簽定「兩岸投保協議」,等到兩岸貨幣清算也簽署後,那麼陸資來台置產的速度會更加快,也是這波台灣房市投資人所預期的利多將逐步落實的時候。這種樂觀的預期反映在傳統房地產禁忌的鬼月,預售屋推案量竟超過一千五百億元,較去年成長四四.一%,為近五年來新高,刺激營建類股在上周連續兩天爆量跳空推升越過年均價二六○點反壓,然後本周前兩個交易日呈現量縮回測的走勢來看,第四季的營建類股很有機會跟隨美國營建類股進行一波補漲(圖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