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社會一片檢討聲浪,檢討你為什麼比我「好」。「好」什麼呢?薪水好、福利好、地位高,能想到的都要比,唯一沒比的是:自己做得好不好?大學畢業前一年,政府放寬當老師的資格,不再非師範體系不可,只要在有開教育學程的大學上一年課,修完教育部規定的學分,再通過考試,就能到小學教書。對於讀中文系的我而言,這是個好的改變,一條已經鋪排好的就業之路,宛如天上掉下來,但是最後我並沒有去當還算被稱羡的小學老師,因為,為人師表談何容易。當老師該有什麼專業?師範體系四年要學的,教育學分班一年修完,可能嗎?當然不可能。於是,當老師的應有養成課程被省略,技巧類課程過關,新一批小學老師就誕生了。當老師工作穩定、薪水不差,二十年前也還有社會地位,但是讀師範的學生卻未必願意當老師,因而出現老師荒,才會有這個開放政策,只是,藉此管道成為小學教師者,是有教育熱忱的多,還是只想有份好工作?我有一大票學商的學姊們,當年搶得頭香,考上學分班,一年之後,順利進入小學教書。一次聚會上問我:學妹,妳中文系畢業的,「著」的破音字共有幾種啊?接著拿出一張學校要猜燈謎的題目,請大家幫忙腦筋急轉彎,還說自然不太會,國語也不是太懂。我嚇到了,這就是小學老師的水準嗎?國家未來主人翁的基礎教育,恐將問題多多,至今驗證,果不其然。層出不窮的校園「新聞」,腥、羶、色、貪、暴力、不當管教比比皆是,當局可曾想過,何以至此?最近有則新聞,台中市有家長反映,一門課一學期三位代課老師教,孩子都聽不懂,五都尚且如此,何況偏鄉?什麼叫做「好」工作?有了「好工作」,有把它「做好」嗎?該檢討的,有檢討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