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核災二周年,催生了歷來最多人參與的反核遊行,也逼著才走馬上任的江內閣丟出核四公投震撼彈。台灣到底需不需要核能,其實是何其重大的課題,不是一場破紀錄的遊行就能決定核四命運。中天新聞「台灣顧問團」節目從去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起,每周五都做一小時的核四存廢大辯論,準備作業期間,跟台電、清大及反核團體多次討論,一次訂出一季主題,每週邀請正反兩造專家,針對核四問題、電價、供電、褔島核災的衝擊等議題,藉由同樣的申辯時間和相互提問,把最正確的資訊傳達出來,沒有政治口水,只有理性對話。但是這還不夠。支持或不支持核電,正反兩方都必須拿出道理來說服人民。執政黨想用公投了結核四爭議,撇開公投門檻和不在籍投票等政治操作,馬政府能不能完全公開核四資料和台電經營真相,關乎人民能否做出對現在的自己和未來的子孫最有利的選擇,政府不能把決定權丟給人民,美其名是民主,實是不負責任。而主張反核甚至廢核的團體或政黨,也要告知大眾沒有核電生活會受到什麼衝擊,以及替代能源的發展真相,不是喊風力、太陽能就好,苗栗縣苑裡居民就反對架設風機、太陽能板的製程超級污染;台灣只有冬天吹東北季風時,風機才發得了電,太陽一下山,太陽能板就無用武之地,替代能源的發展,無法立即到位,如何因應?簡單說,有沒有核能,大到關乎經濟發展、未來會不會找不到工作;小到人民能付得起什麼樣的電價、回家有沒有電梯可搭。不是執政者說電價會漲幾成、股市會跌幾千點,就能唬人;也不是演藝圈發起的「我是人,我反核」,名人效應帶起人氣,就能解決。實際上,不管非核家園是蔡英文主張的二○二五年實現,還是江宜樺說的二○五五年才可能成真,大家都要做好過簡約生活的準備,否則一切都是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