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齡化社會來臨,坊間銀髮族保單琳琅滿目,專家提出留意有兩年等待期不理賠等五點建議,可以買得既安心又適合需求。林先生說,他年近六十歲的母親去(二○一二)年聽了電話行銷「免體檢」的保單,進而投保,繳了半年保費高達近十萬元,結果母親今年初子宮肌瘤開刀後申請保險給付,保險公司認為客戶沒有誠實告知,最後連同保費及醫療費只退回將近一半的費用,讓林先生覺得受騙。而台灣老年人口中,高達一半以上同時罹患三種慢性病!據國民健康局統計,有八成老人至少患有一種慢性病,七成患有二種,五成患有三種,其中以高血壓、白內障占多數。失智症長期照顧費用可觀再者,據世界衛生組織二○一二年資料統計,全球每四秒鐘就新增一名失智症患者。此外,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統計,台灣每年有一萬人罹患失智症,成長速度超過全球,到二○一六年台灣每二十位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就有一位罹患失智症。台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蔡佳芬指出,老年失智症病患罹病期可長達十年,一名失智症病患一年平均的醫療及照護花費可能超過新台幣三百萬元,長期照顧費用相當可觀。由此可知,老年人面臨的疾病問題層出不窮,因此,有保險公司特別推出銀髮族保單,例如康健人壽日前推出台灣首創老年失智症專屬特定疾病保險「智足長樂」專案,鎖定四十歲到七十歲的中老年族群,一旦經醫生診斷為老年失智常見的阿茲海默病、巴金森氏症及腦中風等三項主要病因,符合保單約定就一次給付特定疾病保險金,且強調「免體檢」、「不問家族病史」及「保證承保」。事實上,保險公司推出強調「免體檢」、「不問病史」及「保證承保」的銀髮族保單,主要是針對一些想要購買保險,卻常常面臨超過投保年齡,或是疾病纏身無法通過體檢的困境,在人生最需要保險時,卻買不到保險的「弱勢族群」。五大考量買對保單但這類保單比起一般壽險保單,在保費計算上是否划算?挑選保單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對此,保險專家認為,消費者在購買這類保單有幾點必須特別注意:一、衡量需求再下手:應確認購買的目的與因素,例如以住院給付為目的,擔心病房差額會額外增加負擔,想藉由保險住院給付來補償,或者因害怕住院時延伸的看護費用、不能工作的損失等考慮因素。二、依照個人財務預算:如只須考量住院給付每日三千元,最少每年只要約五千元的保費即可解決需求,注意最高續保年齡或契約條款有關保證續保的相關規定等。三、考量逆選擇,保費較貴:保險公司提供免體檢、一定保、無須健康告知保單,就要承擔逆選擇的問題,在保費計算上會計算過度危險機率,假設老年人是某一種狀況下的非標準體,假設發生率相對高,這些族群會去買不需體檢的風險較高,相對的費率高,因此,保費相對也會拉高。四、有兩年等待期不理賠:投保此類保單的人,身體或多或少有些病史,這些不問病史、保證承保的壽險保單,也因為「道德風險」考量,一般限制投保的第一、二年內因「疾病」或自然因素身故,只理賠所繳的保費,第三年後,才會理賠實際投保的保額,若是意外身故則按照保額理賠。另外,不論任何保單在保險過程中有兩種狀況,一是根據保險法六十四條規定,要保人有告知義務,如前述林先生母親在投保前已有就診紀錄,因此,保險公司認定其為未盡告知義務。 五、無法搭配附約:買一般保險公司推出的傳統保單,通常都可以搭配醫療險、防癌險及意外險等附約,這些附約通常都是長期累積的保障,傳統保單大部分保障架構都在一般保險公司既有推出的商品附約可以組成,但這類保單較難搭配附約組合商品。目前這類保單差異性不大,建議消費者依同類性質請從業人員依個人需求及規劃預算,分析二至三家保險公司就理賠內容、給付金額、給付項目與給付限制等條約,對應保費一一分析,找出最適合需求的保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