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的《21世紀資本論》甫出,即受到高度矚目,譽之為經濟思想分水嶺之作,還快速打進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可見其影響力之大。但此書論點與政策建議卻似當不起如此盛名,甚至可說只是隔靴搔癢,未能觸及問題的根本;故不論對問題的真正理解或探究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恐怕助益都不多。皮凱提跳出當代美國經濟學家糾纏理論模型,對於現實社會的所得及財富變化等閒視之的態度,而長時間投入相關歷史數據的蒐集分析,其精神大可讚佩。但他據以論斷戰後三十年貧富差距的縮小只是「反彈波」,未來將更惡化的臆測則未盡妥適。其實,經濟學的祖師爺們早已清楚指出,所得分配的關鍵,端在於勞動、資本之間的相對生產力;而此又與兩者的相對供求及技術變化有關。過往且不論,近三十年在所謂「反彈波」後的貧富差距擴大,正與此密切相關。一九八六年台灣的迷你世界工廠為環境所逼,大舉「飛入尋常百姓家」,開啟開發中國家競相釋出廉價勞動、爭取資本與技術與之配合的新潮;全球九成國家釋出數十億廉價勞動,為史上所僅見。於是先進國家的資本家結合其大擅勝場的知識與技術盡享其紅利,而薪資則向最貧窮國家看齊;遂炮製出人類史上最強大的所得分配巨變,貧富差距自日趨惡化。明乎此,則知近三十年乃是畸形現象,為調整過程的必然後果,在此之前乃至調整完成後才屬正軌;豈可將正軌視為反彈波,而將惡化當作未來命運?因此,我們對未來不必悲觀;要改善調整過程中的所得分配乃至大力縮短調整過程,其關鍵有二:首須全力且有效地將更多的勞動轉化為生產所切需的中高級技術人力,一面化解供求缺口,一面大幅提高薪資所得。其次則在於設計最佳機制,令廉價勞動所創造的紅利可為普羅大眾所共享。當兩者得兼,新資本論即無其用武之地矣!